迎 春 琐 忆
作者 熊伟
(一)
过罢元旦,春节就开始悄无声息地迫近了,满街满巷也便开始氤氲起热闹喜庆的氛围。
而像我这样岁数的人呢,心境就相对复杂了一点,并非完全只有盼年的期待。不管怎么说,跨年就意味着吃上了七十五的饭了,就跨入了“过七(十)望八(十)之年”。君不见三国时期的曹孟德,年不过五十上下就感谓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然,今非昔比,世人寿命普遍在延长,并且大有越延越长之势。鄙人退休之后,常到市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乒协去打卡打球。别的年长球友且不提,只说协会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会长,因有军旅背景而被会员们敬称“吴将军”。老会长已届“望九(十)之年”,而打起球来脚下移动迅捷,左推右挡,虎虎生风。不仅如此,将军思维更是清晰过人,在协会前几天举办的迎春座谈会上,他老人家即席致辞,力赞他的后任们办会用心用力,讲来有理有据,条分缕析,不失将军风范!比之于这样的长者,在下我,还有什么好骄傲,又有什么好叹息的呢?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人上了一定的岁数,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记忆力,还是在衰减,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知道从哪年哪月起,我就惊讶地发现自己有点忘东忘西,有时甚至前脚想去拿个东西,可后脚竟忘了要拿什么,真叫人哭笑不得。哪年?哪月?我有时不免突发奇想:苏轼当年不是在《水调歌头》一词中,醉对着苍穹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吗?这一神来之问,何其浪漫,又何其精彩!如果我辈能从中得其精髓于万一,虚幻一点,洒脱一点,当不会因老来容易忘年忘月、忘东忘西,而过于懊恼和羞愧吧?
还记得四五年前,不才曾为乒协题诗一首:“趋步门厅外,便闻乒乓声。莫道君来早,更有早来人。挥拍争高下,摆手论输赢。缘结长相约,快乐此人生。”如今又联想到曹孟德的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此不妨将此句借用一下,是云“何以解忧,唯有乒乓”。
(二)
人的情感世界确实是奇妙,越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反倒越是想努力唤起对一些陈年旧事的记忆。而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念旧怀旧的情结也越来越浓郁。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那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人或事中,凝结和沉淀着美好的愿景吧。
也是前几天,我刚从活动中心打球加游泳回家,背包未卸,老伴便激动不已地让我看几幀她妈妈及其战友们数十年前的合影,并滔滔不绝地讲述人物背景,讲到动情处,语调急促,几近哽咽……
原来,早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她姥爷和姥姥就投身于党的地下工作,他们的家就成了地下交通站。不料后来交通站被叛徒告密遭破坏,姥爷被杀害,姥姥侥幸逃生,颇费周折将她妈妈送往新四军五师在湖北大悟开办的一所学校。那时她妈妈才十四岁,与几位女学员结成了姐妹情、战友情,其情其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照片上的她们相依相偎,于温馨甜美中透出英武。不难想见,她们当年是怎样的豪侠,怎样的不让须眉!
这些旧照出自于一本旧相册,因为几经搬家,相册一度被放失了向。二十余年后,才被姨妹不经意从一堆旧物件中翻出,一家人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内弟程涛平先生,得知我对此颇感兴趣,即以学者型的冲动,赶忙抱过来几本他珍藏的相关资料,还悉心地将珍贵处逐页做好记号。展读之下,就觉得这些资料都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其中有一篇是一位名叫朱文华(曾用名陈静波)的老八路所写。这位“三八式”女战士,解放后曾任武汉市机关党委组织科副科长、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
她在《往事回忆》一文中讲到,自己十一岁时最难忘的是,当地苏维埃政权妇女协会教唱的一首歌,名为《大脚好》,歌词有点长,但挺有意思,不妨将其大意照录如下:
“大脚好处有十样。样样向你讲一讲:一好上学堂,能去上操场,男女平等都一样;二好能走路,两步当一步,翻山越岭都能够,哪人敢欺侮;三好能当兵,提刀敢杀人,杀尽土豪和劣绅,能成女将军;四好作生意,武汉上海都能走,多得几分利;五好能种田,赛过男子汉……”
你听听这些歌词,多浅显,多贴心,多有鼓动性!这位前辈回忆说,她的“小脚母亲”正是在听了几次这样的宣传后,毅然决然将女儿的裹脚放开了。如其不然,哪有其女儿后来可叹可赞的革命生涯?很显然,像这样的宣传品,只有与底层民众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才能被创作出来。当年的一些国民党要员,不老是攻击共产党人就会搞宣传吗?借此不妨反问一句:换作是那些个满脑子争权夺利,尽想着如何收刮民脂民膏的达官显贵们,能想得出这样的宣传吗?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乃是历史的铁律!
至于这位前辈与我老伴上辈人的关联,则要追溯到1941年秋。据她回忆,是时,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她经组织决定几度转移,住到了身为地下党交通站站长的徐源清(即我老伴的姥姥)家,徐源清有个女儿叫马仁群(后改名徐华,即我的岳母)。母女俩对她十分照顾,她们朝夕相处。她教村里孩子认字,给徐源清母女俩讲革命道理,到离开时仍恋恋不舍,遂将随身携带的指南针留作念想。这个物件被姥姥珍藏多年,最终被送到枣阳县(已改县为市)革命博物馆作展览之用。
区区一块指南针,价值几何?但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此乃无价之宝哇!
(三)
要说战场,不光是战争年代有,现如今也有,只不过战争的主体以及作战对象等等,有所不同罢了。
譬如说对病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而言,医院、病房就是战场,病魔就是敌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里,每日每时都在演绎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对此,我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当了一回见证人。
就在前年底去年初,我老伴不幸旧病复发。起因在去年元旦前的两三天,我们老两口眼看要过年了,“勤快疯”发了,我擦玻璃她洗冰箱,忙得不亦乐乎。不料洗着洗着,她突感腰疼,并且疼得直不起身。我一下慌了神,赶紧扶她上床,而她却并不十分在意,说怕是腰闪了,躺躺就会好的。谁知躺了一天又一天,热毛巾敷了,药也擦了,膏药也贴了,就是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我们四出求医,广泛检查,从CT、核磁共振直至“天花板级”的PET,最终确诊:乳腺癌转移至腰椎!
这一下就让人六神无主,似乎是天都要塌了!我连同儿子媳妇,动用一切能动用到的社会资源,四处托人求人,好不容易住进了一家大医院的肿瘤病房,先行腰椎感染病灶切割术,后作内分泌干预治疗,以及放疗……
那些日子究竟是如何度过的?真的是一言难尽,不堪回首。依稀记得,约莫四五十平方米的病房内,密密匝匝摆放着七张病床。即便如此,也是一床难求,就连楼道里摆放的病床,也是一张挨一张。患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治疗着,抗争着。
我们所在的病房内,基本上没人请护工,都是家人在陪护。据我揣测,要么是请不起,要么是请的人不如家人贴心。想来后者恐怕是主要的,因为患者毕竟是重症,心灵上的抚慰,精神上的支撑,对于她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而无论是患者或是其亲属,最难熬的并非是环境,而是治疗及其护理。所谓治疗,无外乎是化疗与放疗之类。这种治疗最为痛苦之处,简言之,就是明明承受不住,还非得去承受。其较为典型的反应,便是恶心,呕吐,厌食……那一段,我老伴的反应异常剧烈,上吐下泻,就连喝水都吐,似乎连肠胃都要吐出来似的,看着让人心焦,心碎……
然而,我们所在病室的患者及其家人,好像基本上没有为这些难以言说的痛苦所击溃。大家相互勉励,相互安慰。病房内的气氛,于压抑中透出温馨。有一对母子,母亲已告不治,但儿子不能明说,就侧身依偎在母亲床边,与母亲头挨着头,以其右手一遍遍轻抚着母亲的鬓发,其难舍难分之情态,让人动容。有两个小病号,约莫十岁上下,治疗时一声声啼哭叫唤,显然是疼痛难忍,让人泪目;而不治疗时则蹦上蹦下,蹦进蹦出,像小天使一般,无忧无虑,逗人怜爱。病房内并不乏欢声笑语。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患者特别爱笑,刚治疗时可能是因为反应过于强烈,一老天将头埋进被窝里,大气不出。可猛然间听有人逗她“我们的开心果怎么不出声呀”,竟立马翻起身来,咯咯连声,银铃般的动听。我老伴年龄最长,并且有二十余年抗癌经历,如今治疗尽管反应大得不行,但豪气不减当年,与大家分享抗癌经验,讲述父母及姥姥当年的革命故事,像是没病似的。她这人有个特点,凡事处变不惊,心情笃定,这一点大概是遗传了她父母的基因。室友们被其感染之余,无论年龄大小,一口一个“程阿姨”地叫着,都夸她是抗癌模范、学习榜样……
在一般人看来,肿瘤病房可能会像被死神笼罩一样,充满着寂寞甚至是恐怖。而我在那一段身处其中,虽说也见过了无奈、痛楚与惶恐,但受感染最深的还是顽强、勇毅与达观。我曾跟室友们闲聊到,何妨在社会上形成一个管道,组织某些意志薄弱或有精神疾患的人,譬如精神抑郁者,定期或不定期来这样的病房当当义工,让他们感受一下这里开朗乐观的氛围,感知一下如何走出困境,如何直面挑战,说不定有助于他们恢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如此,则于社会于患者大有裨益,善莫大焉。
不错,精神不是万能的;但精神的力量确是巨大的,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历经几个月的治疗与康复,我老伴竟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且在一定的“护卫”之下,能够买菜做饭,精神头十足。病友们相继出院,在微信群里互报平安,互相祝福。这个群的群名,是我给起的,就叫“XX健康荟”,满病房的人纷纷叫好。
但愿得此群,名副其实;但愿得群友们,福星高照!
(四)
有一种说法我很以为然,即所谓幸福总是相对的。处于饥渴中的人,认为有口饭吃的人是幸福的,不论他吃得好与不好;无衣可穿的人,认为有衣在身的人是幸福的,哪怕他穿的是破衣烂衫;而有病在身的人,认为无病一身轻的人是幸福的,就算他穷得一文不名……
就我们家的生存状态而言,吃喝不愁,儿孙不缺,整体上还算幸福,我们挺知足的。缺憾不能说没有,譬如对含饴弄孙的乐趣,就不如有些朋友体验得那么充分。我们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按说,孙子应该由我们来带,谁叫我们是他的亲爷爷亲奶奶呢!但很遗憾,早在孙子降世的五年前,她奶奶染上重疾,动了个大手术。尽管后来死里逃生,拣回了一条命,但毕竟从此元气大伤,一直处在调养恢复的状态,有点自顾不暇,就谈不上带孙子了。而我呢,平时忙于工作不假,而不屑于家务的坏毛病也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说得好听一点叫“事业型”,实则是于家务一无所长,无能为力,自然也带不了孙子。如此一来,孙子除小时候请人带,到现在已经是十六岁的高中生了,一直是由他姥姥及他父母带着的。
虽然如此,也不能说是当甩手掌柜。必要而又力所能及的资助且不谈,一颗牵挂的心总是悬着的,这也是实情。从孩子上幼儿园到读小学,我们虽不便上学时去送,但尽可能放学时去接。若是几天不见,不免想得慌。
最挂心于他的是什么呢?比学业还重要的是他的身心健康。据我的观察,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像识字、背诗文、搭积木什么的,他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来得快,有时候似乎是无师自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的专注,看小人书专注,搭积木专注,就连看动画片、玩手机也特别的专注。我想若是没有外在的干扰因素,他恐怕可以一坐一老天,而毫不分神的。
记得有一回,好像也是年节临近,他姥姥临时回潜江老家,父母要上班,只好把他留在我们这边。那时他似乎还没有上幼儿园,不大好带,他想干什么都得由着他,否则一旦哭闹起来,我们就难以招架了。
他先是嚷嚷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看着看着,一只胖嘟嘟的小手就把我的食指捏得死紧,我就知道他准是看入了神,不能再看下去了,否则时间长了会伤眼睛。电视叫停了不一会,他又转弯抹角地缠着我要看手机,说是只看一小会,一副信誓旦旦的小样。我就知道他一旦看入了神肯定退不下来,于是便耍了个小花招,不待他看入神便喊出“熊家昕快看,窗外是什么?”待他扭头往外看,我则猛不丁将手机藏起。“爷爷,手机呢?”他回过头来奶声奶气地问。我回说:你没看见?手机已经飞到窗外去了。他似乎委屈得不行,默然片刻后,嘴含食指瓮声瓮气地追问道:“那它还能飞回来吗?”这够叫人忍俊不禁的吧?我当时真的是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貌似认真地回答他:那就要看家昕听不听话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爷爷奶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昕当年小屁孩一个,还比较好哄,如今已长成俊朗帅气的大小伙了,他会原谅爷爷当年那些饱含善意的谎言,能理解其中良苦的用心吗?应该会吧!这孩子一贯单纯,执着。小毛病并非没有,譬如说时不时地喜欢谯气,爱耍点小性子,这应该是孩子的天性,无伤大雅。不过,我以为对此也不可听之任之。有那么几次,我也曾为此发过火,动过怒,想要强扭,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当然,也曾作过循循善诱的努力。还在他上小学时,有次开车带他去市青少年宫学打网球,我指着车窗外的行道树开导他:你看那些苗木,为什么四周要用一根根棍棍撑着呢?就是怕它长歪了。如果小时候不想办法扶正,等它们长高长大,想扶正可就难了……
这话里的一番喻意,一个小学生能听得明白吗?恐怕顶多也只能是似懂非懂。当然,如此煞费苦心,也不是毫无原由的。咱熊家到我的孙子辈,乃是一脉单传,要说对其不寄予一点点期望,那是假的。“家昕”这个名字,就是我给起的,一来他出生之时天刚破晓,有“昕昕然”的意态,二来此“昕”音同彼“兴”,暗含着“家道中兴”的期盼。所幸截至目前,这小子颇为用功,加上不失聪慧,学业上佳,去年夏即被一所省重点高中录取,让人大喜过望!说到这里,不可不提的是,其父母姥姥长年以来善加引导照料,功不可没。尤其是我那亲家母,即家昕的姥姥,为照料其外孙,几乎是累弯了腰,常被我树起大拇指,以“功臣”相称相誉。
其实,要说我对孙子有太高的期许,企图让他将来扬名立万,成为所谓“人中龙凤”,倒也不是,这也不现实。我有时不免掐指一算,到他高中以至大学毕业,很可能还会读博读研,然后迈入社会谋职公干,会到何年何月?又会干出点什么名堂?都是未定之数。而有一点大概是一定的,即我辈一年年加速老去,如果有幸在进入“坐八(十)望九(十)之年”,或更长那么一点,能看到个究竟,那就太令人欣慰了。
我已盘算好了,待到今年吃团年饭,作为爷爷,一定要继续给他发压岁钱,发红包,并且一定要优厚于往年。不仅如此,还得与其订上那么一个爷孙协议:爷爷奶奶要力争益寿延年,孙子要事业有成以报效于国,报效于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宋代诗词大家陆游在《示儿》中的名句,是他于八十五岁的风烛残年时留下的绝笔。这其中所抒发的浓烈的家国情怀,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承,必须庚续,断不可忘!
眼看农历大寒将至,据报天气将转致极寒。这就等于是在昭告世人,那漫山遍野、满园满地的迎春花,就要竟相绽放了。
2024年1月15日于陋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迎 春 琐 忆 作者 熊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台湾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