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艺荟 | 再寻桃花源:旅澳艺术家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在沪展出
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犍陀罗研究院和法国无极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协办的“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上海站”26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现旅澳艺术家任建国在水墨语境中持续追寻的自我对话与桃源理想。
“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上海站”。主办方供图
本次展览分为“记忆重启”“乘物游心”“云海听风”“桃花依旧”“自有我在”五大单元,共展出任建国创作的近60幅画作、40幅速写,从20世纪80年代的工笔重彩画到21世纪的新写意作品,勾勒出艺术家在“古意”与“今趣”的平衡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轨迹。
创作伊始,任建国笔下的世界就具有桃花源属性。20世纪80年代初,他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成为最早用工笔重彩描摹全新风貌的国画家之一。
例如巡展中的《冬去春又来》系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改革开放后四川凉山地区农民生活的全新图景。熙熙攘攘的人群赶集场景占据了画面,人物肢体语言在简括的造型中显得异常生动,生动传达了改革开放给川西农村带来的积极变化。
“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上海站”。主办方供图
进入21世纪,中国画语境焕然一新,任建国将更多人生感悟与豁达率性的性情注入所画对象。他将古老的桃花源母题引向当代,将写意的“即兴游心”与抽象表现的“自动主义”合而为一,形成“新写意”笔墨风格,让更多西方观众得以窥见那份源自东方的诗意归宿。
在任建国看来,“新写意”不是要“以色貌色,以形写形”,而是要得山水内在之理,此“理”归于“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而此中的“道”联通了古人寄情山水的“士人传统”和当代人追求美好生活之道。“笔墨当随时代,我用自身心中的‘今意’去激活和转换传统画境中的‘古意桃源’。”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表示,“再寻桃花源”是旅澳艺术家任建国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中国心、水墨情”的精神写照。“他重归中国水墨创作后,沿着自己的青春足迹,重返故土、重游旧地,创作出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激情迸发后的艺术迁跃,也彰显了他近十年来在水墨领域向抽象表现进发的创新探索,追求‘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境界。”
艺术家任建国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作品《暖风》《山外山》。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认为,传统桃花源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是超凡脱俗、逃离世俗生活的理想化境界;而任建国笔下的桃花源是极为实在的,是对真实生活的深刻反映与关照。“在他的绘画世界里,桃花源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这使他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桃花源的理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当天的开幕式上,任建国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了两件大型作品《暖风》《山外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侨艺荟 | 再寻桃花源:旅澳艺术家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在沪展出》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土耳其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