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14:10 阅读量:9k+
华人号:华人头条-陕西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命题,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树立了文化旗帜,为新时期金融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一年来,全国各金融机构在党建引领、文化融合、学习教育、典型示范、氛围营造、实践探索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单位还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单位和干部员工绩效考核及评先表彰中,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以上这些成效表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正在逐步深化,并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事实证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要提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软实力”。“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能在金融文化建设中找到症结。这折射出一些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人士的站位、格局、情怀有待提升,而站位格局情怀正是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有赖于金融主体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凝聚、升华、优化、积累,需要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发展,从而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引导力、推动力。
优秀的金融文化能塑造金融从业人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产生内在激励和约束作用,让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成为金融从业者的自觉遵循,从而赋能金融事业,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劣质的金融文化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社会信任、阻碍金融健康发展、加剧金融不公平竞争,诱发金融危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是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因此,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世界观、华夷一体的民族观、贵和尚中的处世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等。这些思想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刻洞察世界万物运转规律,形成了应对世界复杂变化的处世哲学,是中华民族性格、世界观、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种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独特文化形态。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同时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既有“根脉”也有“魂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金融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而且为金融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内在动力。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提升中国金融文化软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成就。
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身份和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行为守则等,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方面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内在相通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根铸魂赋能,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治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意义深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思想之源。探寻中国货币的起源,“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管子·国蓄》),亦蕴含了金融因繁荣经济而生之意。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蕴藏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金融伦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在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精神之基。文化是一个民族显著的特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和自信,事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脉与灵魂,蕴含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基因和深厚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身之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源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吸收了当今世界文明成果。这一文化强调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和依法合规等原则,旨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并在防控风险、创新和监管等方面提供指导。
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的文化铸魂功能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和金融精神,其中蕴含的中国特色,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也不是中国传统金融经营和金融治理文化的再现,而是将优秀传统金融文化注入现代金融理论,实现本土传统金融智慧与现代金融理论的有机结合。
要深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推进其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深度结合。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的金融思想,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经济社会活动中凝聚而成的道德观、义利观、经营观、创新观、治理观,这些观念与现代金融治理高度契合。
要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进一步推进其与当代中国金融体系治理深度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金融体系建设,贯穿于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在全社会尤其是金融机构内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断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规矩意识和规律意识,从源头规范其个人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者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发扬“铁规、铁账、铁算盘”的“三铁”传统,始终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守防线,诚实经营,珍惜信誉。
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其与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深度结合。建设金融强国,人才是基石。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既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要以文化人,教育金融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平衡好功能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坚持盈利服从功能发挥。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纯洁性和战斗力。
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文化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唤起金融从业者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金融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这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级金融机构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文化自信。党性鲜明地体现了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政治追求和人格修养。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成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中,多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有利于净化身心、培基固本、提升修养、增强党性。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文化建设,提升金融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包含了丰富的哲学观念、爱国情怀、道德规范和奋斗精神,这些都是金融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文化建设能够提升金融教育的实效,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教育体系。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经营管理中,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等,集合道德文明与思想精神。从管理思想角度出发,儒家倡导的“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富民、惠民”“中庸”等核心思想,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法家倡导的“法”“时移而治不易者乱”等,皆可运用于金融机构管理中。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