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加力扩消费,多地有筹谋

2025-02-18 09:30

华人号:IBD

 

编者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中国今年要抓好的九大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

如何促进消费扩量提质,释放消费“主引擎”强劲动能?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创新消费场景,拓宽居民收入渠道……连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振消费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回望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企业社区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统筹推动以旧换新补贴优惠加速落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超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约6000万件。

新年伊始,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迅速落地——1月15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1月20日,28个省区市及时启动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相继落地实施。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显示,1月20日0时—2月8日24时,200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2541.4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地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作出部署。

北京提出,“焕新”商品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河北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河南提出,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新汽车50万辆、家电800万台,实施设备更新项目3000个,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0%。江苏提出,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更大规模撬动汽车、家电家居、智能终端等消费品更新换代。广东提出,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纳入支持范围,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

与此同时,在补贴流程方面,多地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相关举措。山东提出,优化换新消费补贴流程,完善配套服务,做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家居等消费规模。浙江提出,持续推进汽车、手机、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医疗设备、电梯等设备更新,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内蒙古提出,简化补贴申领程序,全面激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领域消费意愿和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商品消费需求潜力逐步释放,尤其是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家电、家具等消费持续发力,手机等数码产品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带动生产企业信心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动更趋活跃。

“需要关注的是,当前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向东分析,如消费品生产制造、流通回收等各环节存在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包括汽车、家电等消费品的回收拆解链条较长,废弃物有效分离和再利用难度较大等。此外,大规模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透支未来的消费潜力。“基于此,在后续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引导优化新产品的产能布局,避免过度扩产;要加大对旧消费品的回收利用力度,构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要站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引导各地在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时协调发力;要把握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时效度,减少对未来消费的冲击,持续促进消费平稳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方面,各地可从多方面着力:一是全方位完善废旧家电回收行业规章、标准等,加快回收网点建设,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二是选取区域试点建设废旧家电中转站,同时鼓励家电生产企业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循环利用闭环体系。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实现“两网融合”。四是引导二手车回收行业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二手车信息平台。五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率,建立统一的回收平台,鼓励生产企业自主回收,提高循环利用率。六是因地制宜完善城乡回收网络,发展“互联网+回收”“物联网+回收”等新模式。

 

打造新场景 培育新业态

 

今年春节期间,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广受青睐。在重庆,除夕夜“两江四岸”设置夜景灯饰,推出春晚分会场景点IP、吉祥物快闪及打卡活动;在江西,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非遗产品魅力四射,受到热捧;在浙江,乌镇景区引入人形机器人,游客纷纷与机器人“握手”、合影留念,科技年味令游客流连忘返。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除了消费品的使用属性和品质之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在消费过程中的感官与心理体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打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有助于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瞄准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推动商旅文体健加快融合……围绕“新”字做文章,让消费更有“温度”,成为今年多地政府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重点。

上海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北京提出,优化消费载体,持续打造大运河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中关村等重点商圈改造升级,完善公园、场馆、演艺空间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天津提出,促进文旅、健康、养老、银发、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拓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重庆提出,紧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商业载体转型升级发展行动,推出一批“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四首”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低空消费。山东提出,突出抓好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培育、消费场景创新;创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激活“文旅+交通”消费新业态;积极打造演艺、赛事、国潮、电竞等新场景。广西提出,积极发展赛事、康养旅居、邮轮、研学等旅游新增长点。湖南提出,壮大新型消费,推动康养、绿色、文旅等消费扩量提质,加大高质量体育赛事、文化演出供给,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

结合各地特色,多地铆足劲在“新”上下功夫。黑龙江提出,推动特色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优化文旅服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吉林提出,拓展“冰雪避暑+中医中药”康养模式;打造雪地越野等新业态;实现新雪季接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增速均达到20%以上。四川提出,挖掘新兴消费,加快发展演艺赛事、游戏电竞、国风国潮、网络微短剧等新业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和银发经济;打造文旅消费创新场景、品质场景、人气场景,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旅游新业态。贵州提出,优化消费供给,大力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避暑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继续办好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村超”“村BA”等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在付一夫看来,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尤其在休闲娱乐、文旅、教育等领域对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消费提质的主要方向。“各地提出的相关举措,将更加有效地带动消费新业态创新发展。”

“中国服务消费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在推动促进服务消费活动时既要注重服务消费内部各领域的融合,也要加强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的融合。”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高宝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服务消费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育等,未来各地在推动服务消费促进活动中,要注重服务业态的创新融合发展。

 

 

增强消费能力 优化消费环境

 

收入有预期,消费才有底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大力提振消费作出的系列部署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提振消费有关工作。会议亦指出,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

如何让城乡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各地政府亦围绕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强民生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

上海提出,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浙江提出,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江苏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群众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四川提出,着力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贵州提出,制定实施新一轮促进居民增收行动方案,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严格兑现惠民惠农补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广西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多项举措。新疆提出,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海南提出了2025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左右的发展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的收入水平较难支撑其提高消费能力。“此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不是很乐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王孝松进一步分析,消费的背后是收入的支撑,收入的背后是就业的保障。“基于此,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水平,让中低收入群体找到合适的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在减轻居民负担方面作一些努力,包括通过实施养老、医疗、教育等一揽子政策,让居民消除后顾之忧,其消费潜力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与此同时,营造让民众更舒心、更放心的消费环境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对此也作出相关部署。

河南提出,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着力营造安心、省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山东提出,深化“放心消费”行动,提升消费品质。陕西提出,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四川提出,开展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创建行动,提升安全舒适消费体验。重庆提出,营造“渝悦消费”环境。福建提出,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放心消费在福建”行动。黑龙江提出,加快消费领域标准的制定修订,提升消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刘向东表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确保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匹配,既要加大对服务供给不充分领域的投入,也要抑制不合理的服务消费。与此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教育和服务消费监管,完善经营者的信用制度,引导诚信合规经营,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泄露信息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营造安心放心的服务消费环境。此外,要注意服务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升的双重推进,既要提高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要提高消费者的道德观念和尊重意识,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纠纷解决机制。(魏  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加力扩消费,多地有筹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上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上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