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城镇化“下半场”,如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24-09-22 12:33 阅读量:5k+

华人号:福建政协

“是否愿意未来在城市定居?”“最希望政府给予哪些保障?”1.5万多份问卷,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关于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摆在了19日召开的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桌上。

围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协商议政。不久前,省政府还专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来自各行各业基层劳动者的心声。

何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何要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到场旁听的屏山君认真做了笔记,一一为您梳理。

何为“农业转移人口”?据公开报道,“农业转移人口”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有学者将“农业转移人口”分为两类:一类是户籍仍在农村,但已经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工作生活或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农业人口;另外一类则是户籍已在城镇,且已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一小部分城镇居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都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出了明确部署。7月底,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福建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图。图源: 福建省发改委

纵观不同国家历史发展进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十年前的60.8%提升至2023年的71.04%,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下半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当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有效激活城镇化进程中的广阔市场需求,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实落地。近年来,我省多地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类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槛逐步降低。

2024年4月1日起,福建省公安机关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全类别户政业务“全省通办”工作。图源:福建警方

在此背景下,户口意味着什么?不同年龄的农业转移人口受访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今年28岁的南平小伙叶士武是一名达达配送员,大学毕业后就留在福州工作。靠自己努力,他在福州南站附近买了房,把妈妈从老家接到福州生活,今年5月刚结了婚。虽然户口还在老家,但他笃定自己不会再回去工作生活,也愿意转为城镇户口。

调查显示,青年是有市民化诉求的农业转移人口中占比最高、呼声最大的群体,也是在城市劳动力、消费等方面贡献最大、最具潜力的群体。相较于上一代,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且长时间生活在城市,走出农村、拥抱并融入城市的意愿空前强烈。

对于不少“60后”“70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户口意味着下一代的教育资源。老家在山东、从事环卫工作的侯大姐在福州生活多年,儿媳和孙子户口迁过来了,而儿子的户口还留在老家,因为担心“进城失地”,这也是大多数受访者不打算放弃农村户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不得以退出“三权”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依法维护他们的土地承包权等。图源:三明发布

“解决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要健全非稳定就业农业转移人口农村户口迁出权益接续机制。”会上,省政协常委陈晓东建议,可推广漳浦县经验做法,将非稳定就业的“农转非”人员认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续享受补贴补偿、土地承包、宅基地建房等政策。

“市民化”,不仅是户籍的变动,核心是使这一群体扎根城市、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基本公共服务,真正拥有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在面向1.5万名农业转移人口的问卷调查中,完整家庭转移流动比例达到38%,一名农业转移人口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的迁移,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都是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把该打开的“城门”真正打开。在协商发言和分组讨论中,不少委员提到了“平等”“均等”等关键词,大家认为,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含金量”,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才能真正支持他们扎根融入城市。

日前,福州收购近万套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图源:福州晚报

“要乐业先安居”,省政协常委林澄认为,当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福州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要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申请公租房准入条件,适当提高公租房租赁补贴标准,让农业转移人口有一个舒适、理想的居住环境,身安才能心安。

在调研中,农业转移人口对于实现全民医保社保的呼声最高。然而,他们所从事的快递送餐、网约车、建筑工等工种工作流动性大、季节性强,整体参保率不高,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医的报销比例也不高。

让进城务工人员生病“看得上”“医得起”,省里目前已有不少地方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实践,例如,漳州长泰围绕产业社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社区配套建设卫生服务中心、在园区周边建设综合性医院,提升看病便利度。厦门推出“益鹭保”,三明、南平推出“零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障险”,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提供职业伤害保障。龙岩武平“居住地申办低保”模式,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

省政协常委林修凤建议,优化参保缴费模式,探索分档缴费,让农业转移人口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个人或家庭的实际保障需求选择合适的参保档次。放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报销限制,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厦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打造“益鹭保”等专属保险,积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权益。图源:厦门日报

除了身份的转变,心理上的转变同样重要。离开“故土”到城市生活打拼,不少农业转移人口表现出对自身身份界定的迷茫。从精神上融入城市,省政协常委曹宛红建议,“自下而上、以需定供”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多元的文化活动,借鉴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的“暖蜂巢·小哥驿站”模式,通过“服务+志愿”的形式,让骑手等群体深度参与、融入基层治理,唤醒他们作为城市的“主人翁”的认同感。

屏山君认为,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有历史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心。让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权利从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各部门协同联动推进,真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落到每一项具体和实际的工作中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将以改革的锐气、开放的胸襟,更加平等、务实的政策举措,更加友好、更有温度的城市,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位“迁徙者”。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屏山君工作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城镇化“下半场”,如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苏格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