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13:02 阅读量:9k+
华人号:肯尼亚华人视野今年年初
大象保护组织工作人员在桑布鲁
看到了一对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小象
消息一出,立马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因为对于象群来说
双胞胎是非常罕见的
其概率仅占约1%
📷Credit: CNN Travel
目前在肯尼亚
一共生活有约36280头非洲象
关于这位非洲五霸成员之一的大个子
或许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你会感兴趣
— ① —
大块头的“肌肉男”
作为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一头大象的躯干有四万多块肌肉,可以轻松推倒树木或用树干捡起草叶。大象现存仅有两属三种:亚洲象、非洲象,后者又分为非洲草原象(African savanna elephant)和非洲森林象(African forest elephant)。
非洲象的耳朵和体型比亚洲象更大,且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象牙。其中非洲草原象更大,它们的象牙向外弯曲。较小的非洲森林象的象牙更直,指向下方,耳朵也更圆一些。在肯尼亚,你可以轻松找到这两种非洲象,当地人称他们为Tembo。
— ② —
消化不良的“大胃王”
大块头的非洲象们每天要花长达16小时进食,青草、树叶、树皮、树根、果实都是它们的食物。一只大象一天最多能消耗多达272公斤的食物,饮水量也会多达200升。不过别看大象们吃得多,其实只有约40%的食物被消化掉了。
— ③ —
用途广泛的象粪
大食量+小消化量的结果就是,大象会产生大量粪便,一只象每天平均排便12至15次,每年每头成年大象的粪便可超40吨,约是它们自身体重的4倍!不过也正因如此,大象粪便带有丰富的信息量,为野保人员研究、追踪它们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些消化不良的象粪,也造福了食物链底层的小动物们。
📷Credit: Jeffrey Wu
▲冷知识:大象粪便还被用来制作“象屎咖啡”、纸张、作画的原材料等
— ④ —
定制款脚印
非洲象的脚印非常细密,像张地图,听说这是非洲象为自己打造的“定制防滑纹路”。另一方面,这些留在地上的“大坑”有时深达30厘米,再加上脚掌纹路里夹杂的树叶等植物残留,一场雨后,它们就是螨虫、蜉蝣等生物最佳的微栖息地。
— ⑤ —
自带“空调”的避暑达人
非洲象的耳朵非常薄,仅1~2毫米厚,但却是它们的避暑利器。大象们会扇动双耳、带动周边的空气以帮自身血液降温:等耳朵上的较凉的血液通过静脉循环流往全身,它们的核心温度也就降低几度了。同时,用耳朵驱赶蚊虫、表达气愤或感受到威胁,也是它们的常规操作。
— ⑥ —
爱护肤、爱美容
别看非洲象的皮肤皱皱巴巴的,但其实非常敏感,而且摸起来手感意外得柔软。大象们的护肤秘诀是定期进行“泥浴”,保湿、防晒且防虫。也因此,察沃国家公园特别的红色泥土,让大象们拥有了红色皮肤。
— ⑦ —
奇强的嗅觉
有趣的是,小眼睛的大象视力很差,但嗅觉却出奇的好(几乎是侦查犬的4倍,更是人类的160倍)。在一生迁徙的路上,它们可以闻到数公里外水源的味道,循迹而去。
不过也有实验表明,大象能够通过镜子认出自己。这种自我认知表明它们具有非常高的意识水平,并且是只有人类、猿类、鲸类和喜鹊才会有的。
— ⑧ —
惊人的记忆力
非洲象的情感细腻又丰富,与人类十分接近。母象的妊娠期长达21至23个月,是哺乳动物中最长的。且它们会照顾幼象长到10岁,保证它们能够在野外独立生活才放手,是动物界数一数二的尽责妈妈。
爱群居、重情义的非洲象记忆力惊人,不仅能辨认其他大象家庭的成员、牢记怎样找到水源等生存技能,同时还能区分人类男性、女性的不同声音。但这也为它们带来了困扰,因为它们多年后都会记得家族成员被盗猎杀害的痛苦经历。
— ⑨ —
象牙只属于大象
象牙是非洲象挖掘泥土、寻找水源和盐分的利器。大象们重逢时,还会用撞击象牙来表示兴奋和快乐。然而由于偷猎导致的基因突变,一些雌性非洲象一出生就没有长牙。
📷Credit: @wilderness_alternative via IG
▲大象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每只象在打斗、进食时都偏向用使用一侧象牙,导致它会比另一侧牙齿更短一些
肯尼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反对盗猎大象,是第一个销毁收缴象牙的国家。2016年5月,肯尼亚更是焚烧了105吨象牙,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的象牙焚烧,表明的是对非法象牙贸易的零容忍。
— ⑩ —
去哪儿看非洲象?
在肯尼亚,想要不遇到非洲象恐怕是件难事,在马赛马拉、桑布鲁、梅鲁等地都能见到它们。不过若是想要捕捉到最经典的大片视角,以下3个地方一定不容错过:
📍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
远处是云雾缭绕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近处是或立或走、举止优雅的象群,以及站在大象背上的白鹭鸟,这就是安博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N.P.)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之一。公园占地390平方公里,目前生活着超1600头非洲象,是全肯最大的象群栖息地,更是无数摄影师的心头好。
📍 察沃国家公园
在察沃国家公园(Tsavo N.P.),红泥象一定会吸引你的注意力。由于这里的土壤颜色较红,非洲象在水中打滚后皮肤被染成砖红色,久而久之就成了察沃独有的景观。同时,内罗毕大象孤儿院的野化项目就是在察沃进行的,十岁大的孤儿小象们会在这里迈出返回大自然的第一步。
📍 谢尔德里克小象孤儿院
位于内罗毕国家公园附近的谢尔德里克小象孤儿院,是由大卫·谢尔德里克野生动物基金会建成的。基金会的创始人达芙妮·谢尔德里克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把新生小象抚养长大的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小象用长鼻子洗泥浴、听保育员们介绍非洲象的趣事,最后领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小象宝宝。
📷Credit: Sheldrick Wildlife Trust
下一次来肯尼亚,
专门进行一场Safari,
去找找这位温柔巨人的踪迹吧。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