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新春走基层】小渔网“织”出富足年

2025-02-02 04:55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光明网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张青

  刷桐油、绑网坠、装网盘……春节里,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的邱建彬、李雪莲夫妇仍忙得“脚打后脑勺”。

  “我家主要接渔网加工订单,这不,过年了也不能闲着,得抓紧给明年备货。”面前悬挂着一张红色渔网,此时邱建彬正手持梭子在一个个均匀细密的网眼间游刃有余地穿梭,手指翻飞间,一个漂亮的渔网便成形了。

  河东李家村是传统渔网加工村,每年渔网销售额达3亿元,网盘手抛网更是占到国内60%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网盘手抛网第一村”。

  走进村子,只见家家户户挂满五颜六色的渔网,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河东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从吉介绍,村里渔网产业历经四代传承蓬勃发展,近年来已陆续带动40余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并为周边县区3万余名群众解决就业。

  这些年轻人白天回村里“上班”,晚上返回城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反向候鸟”族。他们有的专注于线下加工销售,订单供不应求;有的在平台开网店,一步步做成头部商家;有的试水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数据喜人……如今,村民个个捧上了“金饭碗”,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去年线上线下共销售渔网2000多万元,差不多能挣60多万元,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李志国边说边搭起手机支架,熟练地向直播间观众示范渔网的使用方法。据了解,2024年全村仅线上平台渔网销售额就超1亿元。

  虽说经济效益不错,但要实现长远发展,推动渔网产业提质升级仍迫在眉睫。谈起未来产业规划,大高镇党委副书记郑秀刚直言:“目前村里还是以贴牌加工为主,始终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接下来想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巧手编织致富网,经纬穿梭幸福长。2024年,为推进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高镇投资800余万元建起大高镇乡村振兴渔网产业示范基地,设计了渔网展馆、标准厂房、洽谈室、直播区等功能区域,更好地满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带动网络销售、物流等关联产业聚合扎根,构建起‘基地—村庄—农户’三级电商平台,形成‘基地+电商+物流’的产业格局。”大高镇党委书记崔金岭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2日 02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新春走基层】小渔网“织”出富足年》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山东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山东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