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把延安精神带回家--浐灞公安“三比三看”之星延安行(三)

2025-03-29 12:00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西部法治

3月25日至28日

浐灞公安“三比三看”之星

第二期政治培训班在延安举办

这一期的22名民辅警们

都有哪些学习感悟呢

让我们一起聆听

浐水西路派出所 张少华

       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我踏入了革命圣地延安,聆听了姚金果教授为我们讲述革命先辈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观看了再回延安情景剧,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景点,还去了梁家河知青故居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艰苦奋斗过的地方。

       来延安之前,我所理解的延安精神,是从书本以及电影电视中汲取的。只知道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但具体是什么,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当我观看再回延安情景剧时,当我伴随歌唱祖国这首歌触摸国旗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艰难困苦却又乐观积极,敢争天地的年代,当我走进杨家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窑洞故居时,我仿佛听到了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言壮语。

       站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斑驳的木椅前,我仿佛看见1945年党的七大代表们热烈讨论的剪影,我终于体会到,所谓的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革命和拼搏精神,是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是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是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的精神,是坚持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警察,这次延安之行不仅是精神的朝圣,更是一次职业信仰的淬火重生,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延安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辛家庙派出所 蒋泽宇

       踏上延安这片红色热土,我的心灵深受震撼。宝塔山上的巍巍古塔,见证了信仰的力量;革命纪念馆的珍贵文物,诉说着艰苦奋斗的岁月;杨家岭的朴素窑洞,孕育了指引中国革命的真理;《再回延安》的感人场景,让我潸然泪下,深刻体会到延安精神的伟大。延安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作为新时代的公安民警,我们要传承延安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永葆为民本色,发扬实干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用心破小案,全力护民安。发扬枣园式公安所队精神,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基层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日后的工作里,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十里铺派出所 郭向阳

        踏上延安这片革命圣地,瞻仰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使我的思想和灵魂受到了深刻洗礼。通过“延安十三年”的理论授课、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等革命旧址,使我全面理解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环境中的奋斗精神。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一孔孔简陋的窑洞,无不无声地诉说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特别是通过姚金果教授的授课,我了解到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是我们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社区民警,这次学习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与使命。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不断查找和改进日常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把“延安精神”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动力,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日常社区工作中去。

广运潭派出所 刘保军

       3月27日上午,我们22名三比三看之星参观了梁家河,虽然寒风刺骨,但心潮澎湃,感悟良多。

       通过参观,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梁家河很小,小得只能住得下百十户人;但梁家河又很大,大得能装得下整个世界。

        梁家河这座偏远贫瘠的陕北小村庄,就如绝壁上的岩松一般,艰辛、不屈、倔强、质朴。笑迎风与雨,胸怀大天地。

       我走在那个小小的村落里,抚摸着一孔孔窑洞,一片片知青林,回忆着那些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书中常常读到的句子,时光仿佛从眼前重现而又呼啸而过。

      我看到今天的梁家河村,其实自然资源依然瘠薄。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条件,造成了这里森林匮乏、土地贫瘠,总有几分沧桑感。但我也惊奇地发现,就在这沧桑感背后,这个偏远村落里的人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自叹自怜。他们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透着一种黄土地般的朴实与豁达、执着与坚韧。他们感恩着生活的变化,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兴起了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了收入。修了路,通了电,盖了新房子,有了互联网,办了农家乐,梁家河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通过这次参观梁家河,作为一名警察,给我更多的思考就是,我们的出发原点在哪里?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的未来该走向何方?其实,我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延续和发扬梁家河精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恪尽职守,走好群众路线,直面工作中的挑战,勤勉履职,为浐灞国际港高质量发展筑起平安之梯,誓死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宁。

广运潭派出所 柴国冬

        延安,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在1935 - 1948这十三年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当我深入学习延安十三年历史,不禁深受触动,从中获得了许多可应用于日常工作的深刻感悟。

        延安十三年,是党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十三年。党领导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解决了温饱问题;推行民主选举,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是社区民警工作的根本遵循。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群众的“小事”: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治安隐患排查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却关乎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只有像党在延安时期那样,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动倾听群众诉求,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同样是我们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社区民警的工作环境复杂,时常面临警力不足、任务繁重、矛盾棘手等困难。但只要我们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主动想办法、出主意,就能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处理一些长期存在的社区治安难题时,不能有畏难情绪,要像革命先辈们一样,迎难而上,通过反复走访调研、发动群众力量,逐步化解难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延安精神融入每一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警徽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浐水西路派出所 朱刚辉

      作为新时代的公安民警,我有幸参与了延安红色教育之行。踏上这片孕育中国革命精神的黄土地,触摸历史的厚重,聆听先辈的足音,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与洗礼。这段旅程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淬炼、初心使命的叩问。

       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窑洞前,我仿佛看到毛泽东同志在油灯下撰写《论持久战》的身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在宝塔山上重温了入党誓词,作为公安民警,我们的理想信念同样需要扎根于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宗旨中。延安时期,党通过整风运动统一思想、严明纪律,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同时深刻认识到:公安队伍是一支纪律部队,必须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融入血脉。面对权力和利益,要时刻以延安精神中的“规矩意识”自省,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永葆清廉本色。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唯有筑牢信仰之基,才能在诱惑与挑战面前守住底线,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此次延安之行,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次精神的“补钙”。作为青年民警,我将把延安之行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打击犯罪时冲锋在前,在服务群众时倾注真情,在案件办理中公正严明,用青春热血守护万家灯火。

辛家庙派出所 陶道楠

      怀着崇敬与向往,我踏上了前往延安革命圣地的学习之旅。一踏入这片土地,心中便涌起别样的激动,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脉搏。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丰富的文物与史料,将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历程徐徐展开。从简陋的生活用品到珍贵的文献资料,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故事。我伫立在一幅幅历史图片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他们在艰难岁月中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身影,深刻体会到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初心与使命。

     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那一排排质朴的窑洞,就是当年中央领导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狭小的空间,简单的陈设,难以想象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如何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站在七大会议旧址前,仿佛能看到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的热烈场景,感受到那股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这次延安之行,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延安革命圣地,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伟大的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里铺派出所 张达

       此次延安之行,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我深刻体会到,延安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金钥匙"。在枣园革命旧址的展柜前,至今陈列着毛泽东同志亲手起草的《为人民服务》手稿。这份跨越时空的答卷,正是我们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去年冬季,辖区独居老人张大爷因子女在外地无法及时就医,我们日常走访小区发现后,立即启动"红色代办"机制,协调社区医院、药店开通绿色通道,连续三天送药上门,最终让老人转危为安。这件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社区民警的"针脚",就要缝在群众的急难愁盼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情',才能赢得民心这个'大政治'”。

      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创造性地开展"精兵简政"运动,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创新的宝贵经验。面对新时代社区治理挑战,我们积极探索"传统+科技"双轮驱动模式,联合社区开发各类小程序,集成居民业务办理、反诈宣传等12项便民服务,更好的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的同时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共同绘就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社区新图景!

网安大队 张锐

       此次延安之行,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参观旅行,更是一场对红色革命圣地的朝圣。这几日经过学院精心组织的各类授课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切身体会到延安精神的伟大意义。

     联系到当前自身工作,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管辖区域的扩大,服务人口的增多,如何有效防范网络犯罪、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如何做好做优本年度五项重点工作,需要每一位民辅警将艰苦奋斗、不惧艰险的延安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探索新知识,以实际行动捍卫浐港安全,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辖区居民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治安大队 李文东

       延安,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厚重历史的土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四天的延安之行,我亲身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它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精神指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这些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既是指引我警犬训练工作的精神火炬,也是规范我犬类管理服务的方向指南。更让我找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警犬服务实战与限养服务人民的新路径、新思路。主要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是以忠诚铸警魂,锻造"无言卫士",推动警犬技术全面服务分局各项实战。警犬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磨练,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要用我们警犬的专业技能和辛勤汗水,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二是用服务践初心,构建和谐养犬新环境。限制养犬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公正无私地处理每一起咨询、接处每一起警情,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执法活动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通过这次延安红色教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我们都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我会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自身公安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新时代的公安事业中去,为辖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制大队 张东杰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仿佛踏入了一条奔涌不息的精神长河。泛黄的电报手稿、磨损的步枪、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将那段峥嵘岁月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作为新时代公安法制工作者,触摸着这些带着历史余温的文物,我深刻体悟到延安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指路明灯,更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源头活水。

      站在毛泽东同志撰写《论持久战》的油灯展柜前,昏黄的玻璃罩内依稀可见灯盏边缘的灼烧痕迹。讲解员介绍,这盏灯每晚要添三次油,灯光常在窑洞窗棂上投出伏案疾书的身影。这让我联想到,当今公安法制工作,同样需要这样的"深夜灯火"。正如馆内展示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复原场景,马锡五审判方式之所以至今闪耀法治光芒,正是源于司法工作者对党的绝对忠诚。我们办理每起案件时,都应当让这盏"忠诚之灯"照亮事实真相。

       站在毛泽东同志题写"为人民服务"的展板前,张思德烈士雕像让我想起公安机关"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七大"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会标下,我仿佛看到当年代表们为建立民主法治国家热烈讨论的身影。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我更加坚定:公安法制工作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案件审核、执法监督中始终保持"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让每一起案件办理都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

      离开展馆时,夕阳为宝塔山镀上金边。回望纪念馆门楣上"延安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恍然惊觉这不仅是历史丰碑,更是精神路标。作为法治战线的"赶考人",我们定将把"延安作风"融入执法全流程,让每一起案件办理都成为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司法温度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续写"江山就是人民"的法治答卷。

编辑 :雷梦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把延安精神带回家--浐灞公安“三比三看”之星延安行(三)》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Philippines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