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倪萍,太惨了

2025-04-06 07:50 阅读量:7.2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而这“不幸”,若是来自父母。

那就恐怕一生难愈。

妈妈的冷眼

前几天,倪萍在凤凰卫视做了一档访谈节目。

已经66岁的她,讲了很多跟妈妈的往事。

网友们随后也翻出了很多倪萍之前的自述。

我真是越看越替她难受。

亲子教育有很多雷区。

感觉她妈妈步步都踩在雷上。

最大的雷,是偏心。

倪萍家里是兄妹俩——她和大她两岁的哥哥。

妈妈一直无条件地、毫不掩饰地偏爱哥哥。

倪萍和哥哥

很多细节,倪萍已经快70岁了,还细细地记得。

比如吃东西。

妈妈每天都会煎一个鸡蛋,只给哥哥吃。

然后借着锅里的油星,煮点白菜叶子,给倪萍吃。

家里的牛奶,只有哥哥配喝。

他喝完,妈妈往罐子里倒点水,涮一涮给倪萍喝。

家里有一筐苹果,哥哥拿一个好的就咔咔吃。

倪萍要是拿个好的,妈妈就顿时不乐意了:

“怎么烂的不能吃吗?”

倪萍就只能吃烂了的、有洞的苹果。

她心里委屈,又不敢说出来。

就干脆赌气不吃。

虽然她很爱吃苹果,但在家里就咬牙不吃。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哥哥吃完饭后,可以随便吃蛋糕。

但倪萍只要一去拿蛋糕,妈妈的风凉话就来了:

“你没吃饱吗?”

倪萍心里委屈啊:

“为什么哥哥吃完饭能吃蛋糕,我就不行?”

为了不听到那一声“你没吃饱吗”,倪萍也咬着牙再也不吃。

还有,倪萍小时候用肥皂。

家里的肥皂盒里有大肥皂,也有小肥皂头。

哥哥可以用大肥皂。

但倪萍只要一拿大块的肥皂,妈妈就斜着眼睛看她:

“怎么着,小肥皂就不是肥皂?”

倪萍就只好乖乖地放下大肥皂,用小肥皂头搓啊搓。

“感觉洗的都是仇恨。”

必须逃离

如是种种。

如一根根尖利的刺,扎进倪萍心里。

令她对妈妈充满怨愤,怕而远之。

每次放学,她都会躲着一边走,不想和妈妈碰面。

回到家只要坐下写作业,就不抬头。

因为不想看到妈妈那张冷脸。

虽然她自己也会自我安慰:

“妈妈就是这种性格,她内心也是有爱的,只是太强势。”

姥姥也会劝倪萍:

“妈妈不容易,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工作又忙,很多事情都顾不上……”

但是再华丽的理由,也很难说得通“偏心”这件事。

“你那么忙,为什么可以给哥哥煎鸡蛋?”

“你性子冷,为什么对哥哥是热的?”

所以倪萍就说:

“我跟妈妈没有感情,因为我在她眼里就没有一点好,做什么都挨批评。”

每到寒暑假,倪萍就收拾行李,头也不回地奔向乡下的姥姥家。

17岁那年,山东艺术学院去招生,倪萍赶紧报名。

老师劝她再等等,因为中央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也会去招生。

可是倪萍一天都等不了。

哪儿要她,她就立刻奔哪儿去。

逃离那个家,那个妈。

最后她也真的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

如愿逃离。

没有和解,只是妥协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那个在妈妈眼里“做什么都不对,没有一点好,连牛奶都不配喝”的女儿,在外面的世界大放光芒。

她成为央视最著名的主持人,自信优雅,绝代风华。

连续主持十二届央视春晚。

到哪儿都撑得起台面、镇得住场子。

后来不做主持人,去演电影。

都能一鼓作气拿下金鸡影后,华表影后。

她出了两本书《日子》《姥姥语录》,全部畅销百万册。

甚至画画,都能在多年前拍出一百多万的高价……

不知妈妈看到倪萍的成绩,心里怎么想。

有没有感到意外。

有没有暗自反思——原来女儿的本事,并不比儿子差。

何止不差,不知强出多少倍。

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倪萍多么优秀,妈妈也不会心生愧疚。

因为她骨子里就是觉得儿子比女儿重要。

从来不觉得自己偏心,更不觉得偏心有错。

倪萍事业好起来后,把姥姥接到北京一起住。

妈妈也常去北京小住。

妈妈性格强势,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过问。

有次母女俩吵了起来。

倪萍忍不住说妈妈:

“你那么重男轻女,怎么不跟儿子住,还住到我家里来?”

她妈妈一听,受不了了,收拾东西就想走。

倪萍虽然心里气,但还是把妈妈拉了回来。

心里气归气,她还是努力做一个孝顺女儿。

后来这些年,妈妈一直跟倪萍生活在一起。

倪萍细心照护。

“每天要问她吃的怎么样,大便怎么样,睡得怎么样,血糖高不高,全是这些。”

但是这种尽心尽力的照顾,是出于责任,而不是爱。

这些年,倪萍一直在努力地跟妈妈和解,跟自己和解。

理智上她知道,不和解,是跟自己过不去。

因为妈妈从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她骨子里就是认为对儿子好天经地义。

你再跟她较劲,跟她掰扯,也改变不了她的认知。

只会使自己痛苦。

所以倪萍就使劲劝自己——你比她有文化,有见识,你跟她赌什么气?

她尽己所能地,维持着跟妈妈的和谐。

但事实上,那些看起来的所谓“都过去了”,不是释然,而是对命运的无奈妥协。

倪萍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妈妈永远都亲密不起来了。

有些心结,永远无法解开。

有些怨愤,永远无法原谅。

无法和解

倪萍60岁那年,回青岛妈妈家里过年。

晚上,妈妈老早就在自己那张大床上,把倪萍的被子铺好了。

想跟女儿在一张床上睡。

倪萍一看,心里就开始犯嘀咕,妈呀,这一晚上,可怎么睡?

她跟妈妈,根本没有“可以睡一张床”的亲昵感。

但是妈妈准备好了,她又不好拒绝。

倪萍就一直拖着不睡,想等妈妈睡着了,她再去躺下。

妈妈一遍遍问她咋还不睡,她就借口说还有工作要做。

那一晚上,妈妈给她盖了好几次被子。

她假装睡着了,一动都不敢动。

妈妈晚年后得了青光眼,双目失明,啥也看不见。

有一次,倪萍出差,离开了两天。

回家后,妈妈就拉着她的手,摸她的脸,说:

“你可回来了,我这两天可想你了。”

倪萍丝毫没有像普通女儿一样,感受到被妈妈疼爱的幸福。

她只觉得尴尬别扭,浑身难受。

“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一直被妈妈冷眼相待。

她心里就不可能搭建起母子间的亲密感。

成年后,你再怎么对她好,她心里也是疏离的,排斥的,难受的。

她已经无法相信你的爱了。

也无法再生发出对你的爱了。

不是不想,是不能。

就像一粒种子,在春天时被冻死了,到秋天就不可能再发芽了。

而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悲剧。

尤其对于孩子。

她的心,永远缺失“父母之爱”这个重头戏,永远都藏着一个冰冷的黑洞。

她的人生,没有得到父母爱的祝福,没有得到温暖余生的精神干粮。

这是多少钱和名气都填补不了的巨大缺失。

是堪称惨烈的人生悲剧。

千万别做偏心的父母

倪萍的本性,应该是个善良有爱的人。

但她曾经说过:

“如果有下一辈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

这背后,大概就藏着原生家庭的伤痛吧。

这几年,也有很多网友批评倪萍毒舌、冷漠、戾气重。

看了她的童年经历,我大体也能推测出这戾气的来源。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妈妈毫无道理地嫌弃、批判、冷言冷语。

她心里一定会积压大量委屈,不满,怨恨愤懑。

这些负能量在心里堆积久了,就会变成一种戾气。

除非得到很好的化解。

否则很容易释放到日后的人际交往中。

所以父母的偏心和冷漠,是一种残酷的毒。

本质上,它是披着亲情外衣,精神虐待一个幼小的生命。

这种来自至亲的"隐形情感毒害",会像一个恶毒的诅咒,深刻影响人的一生。

她可能一生都怀着说不出的委屈,愤懑,不配得感。

她会厌恶权威,又忍不住卑微讨好。

会想去爱人,又不敢付出爱,也不知如何去爱。

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都背负着这样的诅咒艰难前行。

6岁时的委屈,60岁都无法忘记,无法解脱。

所以啊,真的要奉劝天下父母——

好好爱你的孩子,不要偏心,不要偏心,不要偏心!

第一,你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得到公平的爱。

都是你生的,你没有任何理由、任何资格嫌弃任何一个。

公平地爱每个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义务。

第二,父母偏心,就是给孩子精神下毒。

因为父母的爱,是孩子的天。

你的爱倾斜一寸,她的心便破碎一分。

那个被你忽视和嫌弃的孩子,可能因你的冷漠而背负一生的痛苦诅咒。

你忍心吗?

你对得住她吗?

第三,你最后指望的,可能正是那个你当初看不上的孩子。

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是:

家里越被宠爱的孩子,越容易长成巨婴,成年后也一直挂在父母身上。

反而是那个被打击、被忽视的孩子,从小懂得无人可依靠,自立自强,最后成为父母的依靠。

只是,她从道义上愿意管你,从情感上可能根本懒得理你。

你说一句“想她”,她都起一身鸡皮疙瘩。

就像倪萍一样。

你愿意面对这样的结局吗?

更不要说,父母的偏心,也可能使兄弟姐妹之间生出嫌隙,甚至反目成仇。

事实上,大量的赡养纠纷,都是因为早年父母的偏心。

而这个恶果,自然也是谁埋下,谁咽下。

更可怕的是,很多父母都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偏心。

他们自然地更喜欢某个孩子,自然地对ta更好。

自己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所以恳请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反观一下自己——

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

那么你的爱,有没有不自觉地倾向于其中一个?

你可能有各种各样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

那一个更小、更可爱、很懂事、是男孩、会讨好你……

但是请记住,任何原因,都不可以。

因为你不自觉的偏爱,代价可能是另一个孩子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害。

那一个孩子,也许不是你喜欢的性别,也许没那么好看嘴甜。

但是你生了她,就应该把她紧紧揽在怀里,而不是把她推向一生难逃的深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倪萍,太惨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纳米比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情感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