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21:54 阅读量:7k+
华人号:风采 晋安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晋安新增9项非遗项目
日前,晋安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晋安地名历史故事、糟灴菜头羊传统制作技艺等9个项目入选。
此次公布的非遗项目不仅增加了晋安非遗的数量,也扩展了非遗项目类别,新增了“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接下来
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项目吧
非
遗
民间文学
项目名称:晋安地名历史故事
保护单位:福州市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
宋代《三山志》记载的“晋安”地名历史故事
晋安区是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4镇3街2乡,共115个行政村,全区常见地名超过600个。这些地名所涉及的内容,又以历史故事居多。它们或以先贤为名,或以史事为名,或以历史地貌为名,或以动人传说为名,承载着丰富的闽都文化内涵。
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的“战坂”地名历史故事
晋安地名历史故事跨度长、分布广、内容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达50多个。例如,既有因2200多年前闽越时期历史故事而得名的“古城”“浮仓”“鳝溪”“盘石”“金鸡山”“桑溪”“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也有以1700多年前福州首个由中央王朝管辖设立的州郡而名的“晋安”与南朝时期的“东山”“阮洋”等,还有源自唐五代历史事件的“升山”“鹿溪”“九峰”“岳峰”“战坂”“斗顶”“廨院”“王墓”“芙蓉”“西园”等,以及两宋时期的“新店”“凤丘”“鹤林”“紫阳”“康山”“宦溪”“降虎”“石牌”“茶焙”“岭头”“东门”“二塘”“塔头”“硋窑”“长基”“湖堘”“赤桥”“义井”“篁村”“琴亭”等。明清以后,相关地名更有“登云”“桂香街”“坊兜”“坊里”“聚齐亭”“较场”“炮山”“店坂”“弥高”“四安”“鹅峰”“宜夏”“象峰”等。
非
遗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传统塔骨头桶雕刻技艺
保护单位:福州市晋安区象园木(根)雕协会
“塔”在福州方言中为“套”,“骨”则指代神将躯干的竹篾骨。塔骨的衣冠巾帽服饰可更换,核心头部,由樟木雕刻的“头桶”制成。传统塔骨头桶雕刻主要有樟木雕刻人物、福州传统法相。几百年来,广泛应用于闽都民俗文化中。
项目名称:福州锔瓷技艺(游氏)
保护单位:福州文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锔瓷技艺以金银铜铁为原料,锻打为两头带钩的锔钉,以金刚钻打孔,用锔钉铆合器物,使之严丝合缝,经久耐用。锔瓷的步骤:第一步是找碴和对缝;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确定锔钉数量和位置;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刚钻打孔;第四步锔钉,锔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
锔瓷技艺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代表,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锔瓷技艺能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变换成另一类独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体现出独特的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具有见证中国瓷文化发展的独特价值,对中国瓷文化的发展以及考古、修复、古玩古旧瓷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项目名称:福州漆器修复技艺
保护单位:福州拓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福州漆器修复技艺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材料学、工艺美术、文物保护及鉴定等多学科内容。修复过程包括清洗、拼接、黏合、整形、补缺、上漆、打磨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手艺和极大的耐心。修复师们通过科学分析确定漆器胎体与漆膜的成分,选用相同或接近的材料与工艺进行修复,力求恢复漆器的原始形态和审美价值,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
福州漆器修复技艺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受损的漆器文物,防止进一步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次,通过修复,漆器上的纹饰、铭文等历史信息得以完整呈现,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工艺技术、艺术风格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此外,高质量的漆器修复件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收藏价值,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福州漆器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传统工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项目名称:赵氏窨造和香制作技艺
保护单位:福州鑫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赵氏窨造和香制作技艺是一项源于晋安区新店镇象峰村的传统和香工艺,已有逾百年的悠久历史。该工艺利用福州当地产的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等南方花卉与木质香材相结合,经过独特的窨造工艺,制成香气浓郁、品闻感强、兼具养生与风雅个性的香品。
赵氏窨造和香制作技艺在原材料上精选福州当地优质花卉与木质香材,确保原料的天然与纯正。窨造工艺以独特的窨造技术使花香深入香材,形成独特的香气风格。有着只闻其香、不见其花的特殊工艺,和香种类丰富多样,涵盖竹签香、线香、香牌、香珠手串等多种类型。和香不仅具有芳香养鼻的功效,还能养神养生、清心醒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价值。
项目名称:聚利肉燕制作技艺
保护单位:福州聚利食品有限公司
聚利肉燕现生产基地位于晋安区新店镇磐石村。福州聚利肉燕制作技艺源自于1869年福州台江海防前大街“王聚记清水肉燕铺”制作技艺,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聚利肉燕制作技艺传承百年的工艺主要是选用新鲜原料猪后腿肉,采用人工捶打的方式,经过拍、压、碾、擀、拂、扫、折、切等十几道精细工序,制作出口感淳香的肉燕。
项目名称:糟灴菜头羊传统制作技艺
保护单位:福州文儒闽都宴酒店有限公司
作为一项福州传统美食技艺,糟灴菜头羊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据地方志记载及家族传承口述,此技艺起源于福建福州,初为当地贵族宴席上的一道珍稀佳肴,后逐渐流传至民间。历经数代厨师的精心改良与创新,糟灴菜头羊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融入了更多地方特色,成为福建地方特色菜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糟灴菜头羊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原料为北峰青皮羊的后腿肉,辅料则包括特制糟卤(由糯米、酒曲、食盐、花椒、大茴香等原料发酵而成)、生姜、葱、蒜、料酒、老抽、白糖等,采用小火煸糟、旺火爆羊、大火烧开、大中火灴熟透的复杂工艺,使得“糟灴菜头羊”成为福州文儒闽都宴的名品菜肴。
非
遗
传统医药
项目名称:金狮拳功夫棍点理筋疗法
保护单位:福州市晋安区中医院
金狮拳功夫棍点理筋疗法基于传统中医“筋骨平衡”理论,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为治疗原则,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融入了南少林金狮拳法、棍法的发力方式,将金狮拳的内劲、点穴等技术结合灵通正骨的手法触诊及理筋术,借助特制功夫棍,以棍代手,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棍点按压,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治疗。其特点是:定位精准,力量柔和,力度渗透、手法轻巧。该疗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筋骨平衡,在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疼痛性疾病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具有保健和康复双重作用,是传统武术与中医结合的典型代表。
该疗法适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疼痛性疾病,包括颈肩腰腿痛、四肢关节痛及部分疑难杂症,其治疗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
非
遗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项目名称:金狮狮舞
保护单位:福建省中正金狮拳传承中心
金狮狮舞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南少林名师安庆法师所传。金狮狮舞是传统拳术与南派狮舞的结合,并在寺庙法会中有重要功能,有“喻拳于舞,隐于法会”的特点。经过数百年的传承,金狮狮舞在福建各地广为流传并传至广东,台湾等地及东南亚各国。金狮狮舞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金狮狮舞的造型精美,金色布匹制作的狮身闪耀夺目,狮头制作精巧形态传神,头顶尖锐角,眼大似铜铃,嘴阔纳山河,两耳宽大听八方,天庭饱满福运旺,其细节处尽显工艺之美。表演者双人配合手持狮头身披狮被仿效狮子跳跃、戏球、扑食、青戏、奔串、摇头、摆尾和吼叫等动作,步伐矫健,动作灵活多变。
截至目前
晋安区共有43项各级非遗项目
其中
国家级2项
省级2项
市级7项
区级29项
与晋安有渊源的非遗项目3项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