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1 10:46 阅读量:9k+
华人号:东南卫视1984年12月25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主要使用的科考船“向阳红10”号船缓缓驶入南纬60度的区域,依据国际惯例,这标志着中国的航船首次踏足南极,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正式抵达了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考察队首次踏上南极大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和恶劣的天气中,面对着一片荒芜与未知开始了全新的不惧生死的探索……
2024年,正值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为此,我们特邀了首次南极考察的队员汪海浪艇长与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号的张旭德船长,通过两位不同年代极地人的视角,深入展现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的辉煌成就。
在这段互动对话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深入了解中国极地考察的壮丽历程,点击由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建立的“双龙探极”系统实时了解极地动态;轻轻一点,还可以了解每套队服的功能;点击考察船,深入了解“向阳红10”号与“雪龙2”号;还可以领取虚拟船票为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加油!更有隐藏彩蛋等您解锁!
↓↓点击图片或扫描二维码查看互动视频↓↓
感受那份来自极地的震撼与感动
1984年11月20日,随着黄浦江畔“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和海军“J121”工程船的汽笛鸣响,中国人民扬帆启航,怀揣着对南极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两艘船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港湾出发,踏上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冰原之旅,正式迈开了中国探索南极奥秘的征途。
(”向阳红10“号)
“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们睡在帐篷里,取暖就靠一个气袋。早晨起来,后背全是湿的,都是水。”在与张旭德船长的交流过程中,汪海浪艇长回忆道,“那当时去的人有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长城站建起来。”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考察队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历经45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南极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两栋高台式站房,面积共有360平方米,内设电台、气象站、实验室、餐厅、邮政局等。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漫天大雪中举行落成典礼。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正式起步,更在同年令中国顺利成为了《南极条约》协商国,让中国在南极事务的决策上拥有了表决权与话语权。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发展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和平利用南极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时的长城站与现在的秦岭站)
如今,站在中国极地考察事业4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回望往昔,心中满是感慨。40年来,中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都凝聚着极地人的智慧与汗水。尖端的科研设备、先进的破冰船、现代化的科考站……这些都成为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标志性成果。
在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事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秦岭站的正式启用,为中国极地探索的宏伟篇章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对话中,张船长也介绍到,“秦岭站,作为中国在南极的第五座科考站,其设计与建设无不体现出‘绿色科考’的先进理念。”站区运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成功抵御南极极端气候;能源系统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优先采用风能、太阳能。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两代极地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张船长还是汪艇长,他们都深知,每一次的突破都代表着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一次飞跃,都是在为建设海洋强国和极地强国,也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向阳红10“号与”雪龙2“号)
两代极地人的对话,不仅仅是传承与接力,更是相互激励与共同进步。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崛起与辉煌,也共同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