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书法访谈录》3|聚焦“九届国展”——张海先生访谈录(二)

2024-10-31 08:27 阅读量:3.6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
《书法访谈录》一书由黄俊俭先生撰写,于2008年7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汇集了作者对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等书法界领军人物的深度访谈,深入探讨了当代书法展览中的诸多热点问题。通过这些访谈,读者得以从独特的视角洞察中国书坛的现状和发展脉络。经黄俊俭先生的同意,我们特此精选书中的部分内容,与读者共享书法艺术的魅力。

聚焦九届国展

——张海先生访谈录

(接上期)

黄俊俭:很多人把免初评看得很神圣,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张海:不要把免初评看得太神圣。集体送稿河南最多,广东第二,江苏第三。不能单纯地理解成这些省份是为了免初评,更重要的是对国展的一种参与和关注,应该加以肯定。我觉得有一些作者对免初评看得太神圣,认为自己没有免初评就是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实,如果大家了解评选过程的话,免初评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初评的条件非常宽,只要有一个评委同意就可以进入下一轮。集体送去的作品一般来说是经过了本省认真的斟酌和推荐,作品肯定能达到免初评的水平。但即便进入了复评,由初评到复评再到终评,这中间的路还很漫长,后面的道道关卡必须经过评委的认真选择。所以,不要把免初评看得太神圣。

黄俊俭:现在提倡书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那么,自作诗词的作品是否作为展览的一个评判标准呢?

张海:加强书家修养,是一个方向,但不能作为展览的一个评判标准。作为一名书法家,高超的技巧加上一篇好的诗文,能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是多数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书法作品的判断,能不能入选还是侧重于作品的本身。但这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但这不是作文大赛,也不是诗词比赛。因此,位置还是应该摆准确。所以,只要内容是健康的,再加上好的笔墨技巧都有可能入选和获奖。但是,作为一名书家,从个人的修养来说还是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自己能够写出好的诗文,再加上自己好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那么,就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是积极提倡的。但是,积极提倡和最后的评判标准是两码事。评委在看作品的时候,还是从书法本体去看。当然,我们提倡自作诗词,但并不是就给予自作诗词的作者格外的关照,或者在评选中有意的倾斜。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说本末倒置有点严重,但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那样做。现在获奖作品、入展作品自作诗还是少了一点。少一点只能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在过去有个坚持下来的中日书家自作诗词展览。将来在适当的时候,不仅是跟日本交流的时候搞自作诗词展览,国内也可以自己搞。另外,也可以付诸其他形式。比如,搞一些书家雅集,能不能在适当的时候由小部分人开始做,慢慢扩大,在书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加强书家的修养,这是一个方向,但不能拿这做展览的一个评判标准。除非某一个特殊展览提出这样的要求。书法展就是书法展,而不是书法和自作诗词的展览。因此,在这方面还是要加以明确的。作为书家,最终能不能成为书法大家,从长远来说还是要看你的综合修养,而不是单方面的知识。

黄俊俭:今后的评审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张海:从展览评选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向精英化和权威化发展。现在的评审机制、评审办法、评审流程等基本上趋于完善和成熟。当然,所谓完善并不是无可挑剔,每一次都会遇到新问题。但是,遇到新问题我们会马上解决。现在,这一套办法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原来,我的设想是按照评审办法和评审流程,任何人都可以主持这项评审工作。只有做到这样,才真正是成熟和健全了,这套办法不管叫评委中任何一个人拿出来都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都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这就是相对成熟和完善。比如说初评,有的作者说初评的时候太草率,几秒钟就过了,我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专家看一眼就能够看出作品的好坏,不可能看半天,专家的权威就体现在这里。因为这么多的作品只有到最后的时候差异才变小,开始的时候差距很大。因此,在评选的时候实际上是三句话:“好的作品下不去,差的作品上不来,最费脑筋的、评委用力最多的就是在可上可下的作品里费心斟酌。”初期投稿的作品确实一目了然,一瞄而过。特别是有些作者一次不是投一件作品,一下子投十来件。这十来件的水平尽管有点差异,但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只要看一件作品他的整体水平就看出来了。所以,这样的作品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即便是这样很容易看出来,评委们也是经过一个初评,一个人同意了,第二次还要复评。复评的时候需要两个人同意才能上。落选的作品还要经过评委互相的交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避免了不少遗憾。后面的复评、终评同样是采取这个办法。另外,在选择作品的时候,每一次的作品都是由多到少逐渐减少的,不是一锤定音。一锤定音就有问题,我们是采取层层递减的办法,一次一次剥离,淘汰一批,逐渐把好的作品剩下了。最后,在获奖圈采取提名。提名以后分等次又投票,这样的话,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疏忽,但也不能说百分之百,这个疏漏不是人为的疏漏,也不是工作的疏漏,只能说是由于评委认识上的差别造成的。因为作为艺术作品的评审不能一人说了算,一人说了算不行。也不能事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但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又是经典的办法。评委认识的差异不能无休止的讨论。最后,只能少数服从多数,求同存异。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能无休止的争论。只能在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因此,这样的一个结果应该是反映多数人的意志的。既然反映多数人的意志就比较科学、公平、权威。这一次在权威性方面是加强了。因为过去不是分书体评选,尽管请来的评委是专家,既然是专家就可能在某一种方面擅长,但也不排除一些评委对几种书体都擅长,毕竟几种书体都擅长的是少数,多数人还是精通一门。比方说这个书家精通行书,如果综合评的时候他有可能去评篆刻,这样在认识上就会产生相对大的偏差。所以,这一次分成专业组来评选,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因此,结果更具权威性。从今后展览评选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向更加权威化发展。并不是采取大兵团,评委越多越好。应该逐渐向精英化和权威化方面发展。

黄俊俭: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全文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书法访谈录》3|聚焦“九届国展”——张海先生访谈录(二)》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岛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