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王浩若:黄河怒涛 血色中条 ——跨越时空的悼念圣天湖畔祭英魂

2025-04-03 10:04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西部文学

清明又一次带着无尽的缅怀与追思如期而至,将我的思绪牵进那段烽火连天、山河泣血的抗战岁月。中条山下的圣天湖,这片被黄河滋养、满溢生机的土地,不仅是自然造化的湿地,更承载着一段气壮山河、刻骨铭心的悲壮历史。

圣天湖,镶嵌在芮城县东20公里处陌南镇的黄河之畔。它是“山西河流湿地的典范”,亦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每年寒冬,西伯利亚的白天鹅如期而至,为这片水域增添了灵动的活力。它们在湖面上悠然游弋、踏浪而起,与当地百姓和谐共处,勾勒出一幅安宁祥和的美好画卷。然而,在这如诗如画的背后,圣天湖曾目睹山河破碎之时,中华儿女为守护家国,不惜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的惨烈场景。

八十多年前,中条山沦为抵御日寇侵略的前沿阵地。秦陇男儿数千名将士,背井离乡,奔赴这片土地,投身于血雨腥风的抗战之中。在近三年的中条山抗战里,他们一次次在日寇重兵合围下奋勇拼杀。当弹尽粮绝、陷入绝境之际,壮士们高呼“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毅然从河崖岸畔纵身跃入黄河的汹涌怒涛。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裹挟着他们的热血与生命,见证了中华民族最为悲壮的抗争。潼关残阳似血,二十万陕军子弟东渡杀敌。他们背着乡亲们一针一线纳出的千层底布鞋,揣着母亲亲手制作的锅盔馍,无畏地挺进中条山。河防阵地在炮火的无情肆虐下被削平三尺,可他们毫不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刺刀卷刃,就抡起铁锹继续奋战;子弹打光,便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那些十七八岁的少年,本该在麦浪中尽情追逐嬉戏,在窑洞前谈婚论娶,却将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定格成黄河浪花里永恒的白莲。他们沉入河底的绑腿,还残留着家乡的黄土;而他们的英魂,早已化作两岸盛开的连翘花,岁岁年年,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又是一年清明时,先烈忠魂终难忘。2025 年清明前夕,陕西关爱老兵资深志愿者协会、甘肃志愿者代表、贵州志愿者代表一行24 人奔赴山西中条山“为爱止戈”,开展跨越时空的悼念。在山西运城市圣天湖景区内,静静矗立着“中条山抗日英雄跳黄河殉国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承载着那段悲壮的历史,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它由西北大学老校长之女、美籍华人胡余锦明慷慨捐资,西北大学教师张恒和芮城县的摄影家肖永平先生负责筹备修建。2007 年,纪念园筹备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同年7月,芮城县陌南镇政府为推动项目落地,在圣天湖划拨出62亩土地用于纪念园建设。

一群人走在路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西北大学教师张恒陪同美籍华人胡余锦明女士在纪念碑现场考察

2008年10 月,在多方见证下,纪念园举行了奠基仪式。参与奠基的人员涵盖华侨、台湾志愿者、抗战老兵、英烈后裔,以及芮城县和陌南镇相关领导。

2009年3月,纪念园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建设内容包括图纸设计、园区土地平整、绿化植树以及纪念碑建设等。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2010年8 月,一期纪念碑工程顺利完工。同年10月,纪念园官方网站正式开通;11月,纪念园在民政局完成注册登记,肖永平为法定代表人。

我的好友张恒先生,作为牵线人与督造者之一,深度参与其中,和这座纪念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年,“八百健儿跳黄河殉国”这一事件引发诸多争议。面对质疑,张恒先生怀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耗费四年光阴,行程千万里,辗转多地,对上千名有名有姓的亲历者进行深入采访。我曾见证了他严谨的考证与调研,充分证明了对“八百健儿跳黄河”一事的认定绝非毫无根据的谣言,而是基于扎实证据与深入探究得出的结论。

在纪念碑前,陕西关爱老兵资深志愿者协会代表侯莉女士向跳黄河殉国的抗日英烈致追思辞:“黄河奔涌的浪涛作证,中条巍峨的山岩为凭:近三年的中条山战抗倭中,秦陇男儿数千名将士,多次在日寇重兵合围下血战沙场,在弹尽粮绝之际,壮士们高呼‘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自河崖岸畔纵身跃入黄河怒涛!血色黎明中,他们用生命在母亲河上书写了中华民族最悲壮的史诗!”来自贵州的诗人李勇,也在纪念碑前深情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死了也要向前冲

硝烟撕裂云天的血红

燃烧的愤怒冲出钢枪

子弹呼啸

生与死联手

捍卫中国士兵的尊严

一个兄弟刚倒下

又站起一排冲锋的汉子

一寸山河一个家

死了老子他妈的也值了

灰飞烟灭惊破天地

吞噬生的欲念

二寸烟头点燃死亡

枪火在刀尖

飞溅铁的坚强

老子死了也要向前冲

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往昔服役的经历,让此次活动的领队张学军和我对保家卫国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每一次踏入这片洒满先烈热血的昔日战场,内心都被无尽的崇敬和沉痛填满。每一次伫立在英烈们的墓碑前,我总会点燃一支支香烟,袅袅升起的烟雾,宛如我与英烈们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此同时,我也会看着抗战将领的后代张克磊,庄重地为英烈们祭酒。酒水洒落在碑前,似在诉说着后人对先辈们无尽的追思。在军人的精神世界里,烟承载着复杂的情绪,它或许是疲惫时的慰藉,是沉思时的伴侣;而酒,则象征着无畏的力量,给予战士们勇往直前的勇气。在这个缅怀先烈的时刻,烟与酒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物质范畴,成为男人表达敬意、传递思念的特殊载体,承载着我们对英烈们永不磨灭的追思与敬仰。

如今,站在圣天湖畔,望着平静的湖面,耳畔仿佛又响起马头崖上的呐喊:“娘啊,儿要走了!”“陕西愣娃来了!”这一声声呐喊,穿越时空,在中条山间久久回荡。

陈忠实先生曾感慨的说: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以最虔诚的感情,世世代代传递着、吟颂着他们的英雄。英雄总是在危难发生时挺身而出,直面不外乎自然的变异和邪恶势力制造的种种灾难。英雄是正义和善良的化身,驱除邪恶挽救生灵重开新境,使人类得以存在得以延续得以发展。今日,我捧起中条山的黄土,仍能触摸到八十多年前的温度。纪念碑周围的田野和树木,恰似他们依然跳动的心脏,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与无畏。

看这圣天湖周边,高速公路穿行在他们曾经守卫的河岸;校园里,孩子们的书声朗朗,回荡在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山岗;夜晚,万家灯火辉煌,照亮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星空。这和平的日子,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

圣天湖的白天鹅依旧年复一年地如期而至,它们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宛如圣洁的使者。而那些跳黄河殉国的抗日英烈,不正像这高洁的天鹅一般吗?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守护了国家的安宁。在这清明时节,我们“为爱止戈”来到圣天湖,来到中条山,向黄河,向青山,向永不屈服的抗日英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时光在黄河的涛声中流过了60多个春秋,江山更替、沧海桑田、斯人已去、风过无痕,还有多少人记得起那场血与火的战争吗?这是二十年前,《立马中条》的作者徐剑铭先生写作时的真实反映。

历史不容忘记,民族英雄不容忘记!他们的事迹能否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能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真的让人忧心忡忡。但我和志愿者们一直在前行的路上默默祈祷,愿英烈们的精神,如同圣天湖的波光,永远闪耀,永不磨灭。

王浩若,字新民,号长安游子。文化学者,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长安唐诗之旅课题组副组长,系列唐诗文化艺术馆纪念馆发起人,“为爱止戈”联合发起人,唐诗与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曾在东海舰队服过役,在电子研究所任过工程师,在京北漂,在欧洲做过倒爷,现从事唐诗文化公益项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王浩若:黄河怒涛 血色中条 ——跨越时空的悼念圣天湖畔祭英魂》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来西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