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11:17 阅读量:7.1万+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四月的风,吹过千叶县的野地,也吹过印西市那座不起眼的小寺——松虫寺。这座寺院的名字,在旅游指南上是寻不见的,正如许多古旧的事物,早已被时光的尘埃掩埋了大半。
我们自印旛日本医大车站下车,叫了辆出租车。司机听闻去处,眉毛微微一抬,大约想着这破落寺庙,竟也有人专程拜访。车子驶过几条街巷,便到了。寺前横着一条窄路,柏油早已龟裂,缝隙里钻出几丛野草,在风中摇曳。那草色青中带黄,显出一种营养不良的模样,却偏又倔强地活着。寺门是木制的,油漆剥落处露出灰白的木纹,倒与“松虫”二字相称。
进入寺院,先见一株老银杏,树干粗壮,需三人合抱。枝丫横斜,似要刺破青天。寺僧称之为“杖银”,说是当年松虫姬拄杖来此,杖插土中,竟生根发芽,长成此树。我们细看那树干,果然有一处突起,颇似杖头模样。树旁立着一块木牌,上书“天然纪念物”五字,但字迹已经模糊难辨了,如同许多古老的记忆,正在一点点消褪。
药师堂在寺院另侧,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建筑。堂前香炉里插着几炷残香,青烟袅袅,散入空中,仿佛要把人的祈愿也一并带去。堂内光线昏暗,七尊佛像排列其中,这便是著名的“七佛药师”了。佛像不大,却极精致,衣纹流畅,面目慈祥。最令人惊奇的是历经千年,金漆竟然没有完全剥落,在幽暗中微微闪光。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它们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然而这称号,对佛像而言,不过是多了一层尘埃罢了。
寺传记载,松虫姬是日本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的第三皇女,十四岁时身患重病,一群御医束手无策。一天夜深时分,梦见一位白发老人,告曰:“下总国萩原村有药师如来,可愈汝疾。”于是,姬携行基僧正等人,跋涉至此。途中虽屡屡遇到山贼、巨蟒,但最后都化险为夷;到印幡沼时又发现无舟可渡,行基祈请观音,竟有土浮水面,遂得渡过——这块“土浮”之地,现在千叶县佐仓市境内,想必也已经面目全非了罢。
话说回来,姬至萩原,在药师堂前斋戒祈愿。行基刻七佛药师像,乳母杉自教村民养蚕识字。二十一日后,姬病果然痊愈。返京前夕,所乘老牛不堪长途,投池自尽。这个“牛潜池”,据说还在印幡中学后面,不过已经淤塞大半,成了个小水洼。这头老牛为何自尽?是畏长途劳顿,还是不忍与主人分离?史书不载,寺传也语焉不详。千年前的真相,早已沉入印幡沼底,与那些浮土一同消尽了。
姬返京后不久去世,遗命分骨葬于此地。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朝廷敕建“松虫寺”,以奉药师并守姬墓。乳母杉自的墓则在寺北五百米处,乡人呼为“姥冢”。如今,还有几人记得这位教民养蚕识字的老人呢?
我们在寺内转了一圈,寻那松虫姬之墓。墓在寺后小丘上,不过一方普通石碑,上刻“不破内亲王墓”五字。碑前供着鲜花,想是当地人所献。站在墓前远眺,可见印幡沼一角,水光潋滟。千年前,松虫姬想必也站在此处,望过同一片水面。那时的水,想必比如今清澈些罢。
离开寺院时,正值中午,阳光将“杖银”的影子拉得老长。树影斑驳,在地上绘出古怪的图案。我想起那头投池自尽的老牛,它的骨骸,是否也化作了沼底的泥土?历史总是如此: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刻在石碑上,而一个少女与一头老牛的故事,却只能依附在一座小寺的传说里。然而石碑会风化,传说反倒活得长久。
松虫寺的钟声响起,惊飞了树上的几只麻雀。那钟声嘶哑,像是喉咙里卡着什么东西。我们走出寺门,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杖银”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挥手告别。(2025年4月21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