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这处“独自撑持”的题刻是谁写的?

2025-04-20 17:55 阅读量:4k+

华人号:侨乡福清

“独自撑持”摩崖题刻

在近期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石竹山紫云洞下一块巨石背后发现“独自撑持”四个楷书大字。每字长宽约25厘米,未落款。从形状上看,这块石头一半悬在空中,如同其他地方的风动石。根据字面的含义,撑持的含义是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仍然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而“独自撑持”则是一个人苦苦支撑的含义。于是,大家自然地把叶向高当时的处境做了联想。

《明史·叶向高传》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五月,叶向高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王锡爵、于慎行、李廷机一起接受任命。十一月,叶向高进入朝廷,此时于慎行已经去世,王锡爵坚决推辞不再任职。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辅朱赓去世,次辅李廷机因为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于是叶向高就成为唯一的辅臣。在近期发现的《文震孟书叶向高墓志铭》中也有印证:丁未(1607年),拜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列九我(李廷机,号九我)之上。又起旧辅王太仓(王锡爵)领之……其时于(于慎行)朝见即得病,殁,太仓誓不出。山阴朱金庭(朱赓,号金庭)居首揆。在他的墓志铭中还这样写道:初去国,疏至六十二;再去,疏六十七。感□□(这两字因年代久远无法辨别)神宗眷知,独相八年。

也就是说叶向高一个人苦苦在内阁支撑了八年,两次谢政归来,第一次上了六十二道奏折,第二次上了六十七道奏折。对于他而言,的的确确符合这样“独自撑持”的心理状态。那么他什么时候来石竹山呢?作为本地人,其实叶向高多次前来石竹山,目前山上还保留着多处与他相关的摩崖题刻以及遗迹。叶向高晚年曾对人说:“石竹何氏所栖,岩壑奇绝,祈灵如响。先少师公(即叶向高之父)为诸生,得梦甚验。余为孝廉往祈,仙告以腰系白玉带。余以为妄,而其后果然。”叶向高不仅在山中祈梦求签,还曾住观中攻读经书典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与董应举、吴伯孚、石应相一同游石竹山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一自名山传梦后,只今玉带愧横腰”,表达了他忠心报国的赤子真情。从大的政治层面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独自撑持”位置在“蓬壶”后面

从这四个字的字体上看,并不像叶向高楷书的字体风格,同时,这样级别的官员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心境直接明了地题刻,容易让政敌产生攻击的把柄。合理地推测,应当是后人在叶向高去世之后,来到这边游览,看到叶向高之前所题的诗词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吧。当然,我们也更希望有直接的证据来印证。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来源: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这处“独自撑持”的题刻是谁写的?》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