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15:49 阅读量:7k+
华人号:华声中国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从资金供给端的政策红利释放,到需求端的融资行为规范化,2025年A股市场流动性格局将呈现供需双向改善特征。
资金供给端方面,增量“活水”可期。我们对2025年公募偏股型基金以及保险资金投入权益市场的规模进行测算,不考虑政策引导的因素,根据2024年的情况,2025年险资权益增量或在4000亿元左右。而考虑本轮政策引导因素,2025年增量或出现翻倍级别增长。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因此2025年公募基金A股持仓市值增速10%为基础水平。2024年公募持有A股市值为5.89万亿元,因此在基本增速下,2025-2027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或将分别为6.48万亿元、7.13万亿元、7.84万亿元。
另外,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设立了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这两项新工具仍然在持续落地,后续证监会还将与央行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目前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第二批550亿元在2025年1月已经落地,行业机构可以随时使用,而针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监管层进一步优化了贷款比例、期限等核心政策要素,并且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目前平均利率水平在2%左右。预计该两项新工具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在2025年也将达到千亿元级别体量。
图1 2025年新增量的资金主体结构
而资金需求端方面,预计2025年IPO(首次公开募股)、再融资、减持方面整体较2024年或有千亿元级别的边际提升。由于市场氛围的升温以及对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预计2025年IPO市场较2024年出现回暖,对应的首发募资规模预计能达到2018、2019年的水平,预估在1500亿元左右,再融资方面较2024年也有望出现一定规模的提升,预估在2500亿元左右。而在限售解禁流通市值方面,根据当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预计2025年解禁流通市值为3.10万亿元,较上一年小幅增长,但仍处于低位,预计2025年产业资本净减持700亿元,较2024年小幅提升。
具体来看,当前已过会和进行中的IPO数量及规模高于2024年。截至2025年2月1日,共计有253家企业正处于已过会和申请中阶段,按照上市板块划分,各板块数量分别为主板76家、创业板50家、科创板24家、北交所103家,对应的发行规模共计2581.61亿元。考虑到新质生产力仍然是2025年的政策重心,因此2025年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大概率是支持的方向,我们预估在IPO阶段性收紧、2025年市场运行点位较2024年更高的大背景下,IPO数量较去年或将有所提升。
图2 当前审核状态为已过会和进行中的IPO项目(左为数量 右为募资规模)
再融资市场,当前已过会和进行中的再融资数量和发行规模均高于2024年,存量项目融资规模在3700亿元左右。参考2025年IPO首发数量相同的同比增长预测值以及当前存量市场的数量,今年参与再融资的公司数量在220家左右较为合理,对应的再融资规模或为2492亿元。
图3 当前审核状态为已过会和进行中的再融资项目募资规模
减持新规实施后市场生态改善,大股东减持行为受限明显。2024年5月24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2024年A股解禁流通市值同比下降,Wind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限售解禁规模将进一步延续此前趋势,约为3.10万亿元,同比增长18.08%。
图4 解禁流通市值
限售解禁规模的下降,一方面意味着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在政策端监管发力的作用下,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减持意愿或将显著降低,缓解了大规模抛售股票的压力,造成市场波动和股价压力。随着监管不断健全完善,预计A股市场的减持规模将持续处于低位,这将有助于买卖双方资金平衡及市场稳定。预计2025年解禁规模可能仅在2024年基础上小幅增长。按照2025年限售解禁规模同比增长18%左右来测算,今年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或将为700亿元。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