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戏剧评论 || 徐芳芳 郭宇 • 身体 声音 灵魂——谢彦巧与“戏曲圆桌派”的艺术探索

2025-01-03 16:58 阅读量:5.3万+

华人号:河南省戏剧家协会

引言:

10月26日,河南省剧协戏剧评论专委会组织专家在郑州大剧院·戏音阁观看了豫剧“马派”优秀传人谢彦巧演出的“戏曲·圆桌派”之《六十岁的爱情》。专家们针对“戏曲·圆桌派”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型演绎模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撰写了一批评论文章。

此举旨在多角度关注河南戏剧发展动态,持续关心新文艺群体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戏剧评论在戏剧创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有效互动。省剧协将通过多个平台相继推出系列文章,与大家共享,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戏曲新生代的成长与进步。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豫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观众群体流失、表演形式陈旧,无一不在拷问着豫剧艺术的发展和走向。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瞩目,留住老一辈戏迷的情怀,成为豫剧艺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95后戏曲演员谢彦巧及其“戏曲圆桌派”团队,以文化沙龙的模式,为豫剧艺术的发展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本文将以谢彦巧在郑州大剧院戏音阁的演出《花打朝》为例,探析其在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一、古韵新声扬 戏魂映今光

今天,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元素融合是戏曲艺术家探索的重要方向,95后戏曲演员谢彦巧与她的“戏曲圆桌派”为这一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在2024年12月28日郑州大剧院戏音阁上演的《花打朝》中,谢彦巧以深厚的唱功和独特的嗓音,为观众带来一场心灵奇旅。谢彦巧是“马派”艺术传人,敦厚中带有灵气,大气中带有俏皮,稚气和才气兼具。其形象与马金凤老师神韵相投,以至于现场有年长的观众激动地称“看到谢彦巧,就像看到马金凤老师一样”。在《花打朝》的演出中谢彦巧借鉴曲艺中“一人分饰多角”“跳入跳出”的表演特质。智勇双全的七奶奶、威严庄重的唐王李世民,在她的演绎下栩栩如生,跃然台上。

谢彦巧通过观影交互,与观众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她直接与观众对话,将剧情娓娓道来,让观众得以直观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与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在介绍七奶奶时,她巧妙融入开封包青天的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在程咬金还朝的桥段中,她又赋予传统故事以“家文化”的新内涵,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不仅极大地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更使戏曲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观赏的过程中观众仿佛化身为剧情的一部分,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故事的曲折与转折。沉浸式观看谢彦巧的表演可以感受到罗通被斩首时的无助与绝望,七奶奶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豪情,以及揪出奸臣苏定芳、大赦罗通时的大快人心。在场的观众在欣赏传统戏曲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历史波澜和人文关怀,让观众对戏曲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新壶酌古韵 老树绽华枝

在“戏曲圆桌派”的表演中,谢彦巧不仅保留传统戏曲悠扬如丝、婉转绕梁的唱腔与灵动若仙、飘逸出尘的身段,更以“新壶酌古韵,老树绽华枝”的方式,打破镜框式舞台 “第四堵墙”的限制,让表演重归三面环绕观众的原生态魅力中。剧中,七奶奶为救罗通,挺身而出,联合十八家诰命夫人在朝堂上与奸臣苏定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关键时刻,程咬金及时送来苏定芳意图谋乱的铁证,剧情更加扣人心弦。但是在舞台上没有布景、没有妆造、没有化妆,只有一席素衣。谢彦巧让表演回归到最纯粹、最质朴的状态,在方寸间与演员、观众进行了一场直击灵魂的思想碰撞。

在表演结束后谢彦巧融合文化沙龙的雅韵,与观众展开一场跨越舞台界限的心灵对话,引领每一位观者步入戏曲艺术的深邃殿堂,亲身感受那份源自古老艺术的真实与魅力,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壁垒悄然消融。此番创新,不仅是对戏曲艺术虚拟性与写意性的深刻拓展,更是对戏曲未来形态与发展方向的勇敢探索,为豫剧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犹如一股清泉,润泽着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沃土,让古老的艺术之花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三、雅韵融戏台 俗情映华彩

戏曲圆桌派的每一次精彩演出,都生动展现谢彦巧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她不仅致力于传承“马派”艺术的精髓,更以独特的方式诠释高雅艺术,将“雅”和“俗”融合,赋予豫剧表演前所未有的魅力。

在经典剧目《花打朝》的表演中,谢彦巧以高雅细腻的形式演绎马派艺术的独特韵味。她以一人之力演绎《花打朝》中全部角色,她的嗓音清越如泉涌,悠扬似风拂,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力量,直击观众的心灵深处。她以精湛的技艺,将剧情的紧张与人物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宋代的瓦舍勾栏,亲身经历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谢彦巧的表演展现了古代戏曲的韵味与意境,更让观众领略到现代艺术的魅力与风采。她以雅入俗,打破“雅”与“俗”的界限,真正做到 “雅俗共赏”。她的实践证明,并非只有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才是“雅”,也并非通俗浅显的插科打诨就是“俗”。真正的艺术,应该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人心,引发共情。

谢彦巧的精湛表演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喝彩叫好,而是与观众们推心置腹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谢彦巧与观众交流表演心得,观众向谢彦巧提出表演意见。谢彦巧凭借真挚情感在抖音上收获45万粉丝,浏览次数更是超过千万次。戏曲圆桌派的成功艺术实践中,谢彦巧不仅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更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她的表演不仅是对豫剧艺术的传承,还彰显出对中原文化的高度自信。

 

结语

当古韵新声交织于时光的织锦,当老树新芽绽放出华彩的绚烂,谢彦巧与她的“戏曲圆桌派”如一阵春风拂过戏曲艺术的浩瀚长河,唤醒古老艺术的勃勃生机。谢彦巧以她深厚的唱功、独特的嗓音和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心灵的盛宴。她不仅传承 “马派”艺术的精髓,更以独特的创新方式,将“雅”与“俗”完美融合,打破传统戏曲与现代观众之间的壁垒。在她的演绎下,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戏曲圆桌派”的成功实践,为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愿这股春风继续吹拂,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古老的豫剧之花在新时代土壤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END

 

WRITERS

徐芳芳

河南省剧协戏剧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音乐学院副教授。

 

郭宇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在读研究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戏剧评论 || 徐芳芳 郭宇 • 身体 声音 灵魂——谢彦巧与“戏曲圆桌派”的艺术探索》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