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8:31 阅读量:4.4万+
华人号:书写人生中国有句老话叫,家丑不可外扬。
但现实中,很多人往往习惯对外吐槽自己的家人:
在朋友聚会时,他们滔滔不绝地抱怨妻子的唠叨;
在同事闲聊时,她们张口就是对丈夫“恨铁不成钢”的埋怨;
甚至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毫不留情地数落父母的“抠门”、孩子成绩不好“脑子笨”。
仿佛对家人多一句贬低,自己就多一份身在局中的清醒,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醒世恒言》中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看似只是随口抱怨,实则暴露了自家短板,让外人看笑话;也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而那些能成大事的人,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绝不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家人。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踢猫效应”。
讲的是一个人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回家就把气撒在妻子身上;妻子无故受一肚子气,转头就迁怒于孩子;孩子无处宣泄便只能去踢家里的猫。
这个链条恰恰暴露了一个真相:
当人在遇到问题而无力反抗的时候,往往会找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来打压,以凸显自己的强大。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人。
这些习惯在外人面前贬低家人的人,往往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掩饰自己的无能。
就像一个溺水者,不是努力游向岸边,而是拼命把身边的人往下拽。
这让我想起电影《出走的决心》中,李红的丈夫孙大勇。
孙大勇明明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在家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李红明明有才华有能力,婚后却在家做家庭主妇,包揽了所有的家务。
可这并没有换来丈夫的体贴和感激,反而他总在外人面前处处挑剔妻子。
他瞧不上李红买花瓶赏花这种热爱仪式感的举动,对她抠门到极致;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反复盘问,一旦账目不符,就说是她私吞了生活费。
作为孩子的姥爷,他不仅从来不带孩子,把乒乓球扔了一屋子还不收拾,还反过来张口就骂李红:“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婆多贤惠,你呢?连饭都做不好!”
种种行为,看得人火冒三丈。
孙大勇以为,自己在外人跟前数落妻子,就能抬高自己,让自己显得更有面子。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行为只是在证实自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也深深伤害了李红。
当多年的委屈堆积至爆发时,一向妥协退让的李红忍无可忍,崩溃到用剪刀自残。
弗洛伊德说:“每一种愤怒,都源于对自我无能的痛苦认知。”
一个人再没有本事,家人也不是他情绪的收容站。
真正成熟的人,是学会掌控情绪,直面内心的无力,而非把怒火发泄在家人身上。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脆弱,才能在亲人面前筑起坚实的依靠;
只有对外守住家庭的底线,才能让爱的小船行稳致远;
只有把最柔软的耐心留给家人,才能让家庭维持港湾的温度。
这几天重温《再见爱人3》,我发现傅首尔和老刘的相处状态,简直窒息。
节目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傅首尔不分场合地贬低他。
当老刘不经意间感慨:“做了几天饭,手上全是葱姜蒜味”,她便一脸不耐烦地说教:“人家袁弘天天做饭,怎么身上就没这味儿?”
当节目组要求大家分组比赛做馕,老刘靠出色的手艺拿下第一名时,傅首尔却很不开心,一直说他在家不是这样的;
当袁弘夫妻俩说她跟老刘有夫妻相时,她一脸鄙夷,完全不想跟丈夫沾边的样子。
对此,老刘似乎已经伤透心,直言道:“我在家基本都不吭声,毕竟也辩不过,干脆一开始就放弃了。”
把伴侣的糗事当成谈资,无疑增加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注定了他们迟早会走向离婚的命运。
很多时候,家庭之间存在矛盾的根源,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家人如何在外人面前描述这些事。
一个家庭不幸的根源,就是家里有人总是向外宣扬家丑,和外人一起取笑自己的家人。
网友@琦琦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在朋友聚会上,聊天聊得兴起,琦琦便吐槽起自己的母亲,说她坐月子期间,母亲坚持让孩子用缝制的尿布,非说纸尿裤容易捂出痱子,去超市买东西也抠抠搜搜的;
不仅如此,母亲还总要手洗衣服,结果泡久了冷水生病了,整得全家人都没睡好觉……
在琦琦眼里,这只是闲时的吐槽,并无恶意。却没想到,这话就这么传出去了。
有一次,同事笑着问她:“听说你妈抠搜得很,还不让娃用纸尿裤啊,真是农村人见不了世面啊!”
琦琦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这些所谓的糗事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变得刺耳又刻薄。
更糟糕的是,她母亲不知道从谁口中听到了这些,气得连夜收拾东西回老家,任凭琦琦怎么解释也没用。
如今2年时间过去了,这件事依旧像一根刺一样在母女俩心里。
阿拉伯有句谚语:
世界上有四种东西是挽救不了的,即:出口之言、发出之箭、过去之时、忽略之机。
语言的威力是无穷的,把家庭成员的难堪事当作饭后谈资,看似只是随性分享,实则后患无穷。
真正的体面,是关起门来,不将家中琐事随意宣扬;是谨言慎行,不让家人因自己的失言沦为他人笑柄。
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一直被传为佳话,其中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在人前维护对方。
不管外人怎么抹黑造谣,钱钟书对杨绛的赞许从未变过,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而杨绛也常说:“钱钟书的才华,是我一生仰望的。”
这种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通过拉踩家人来彰显自己,而是懂得在外人面前给足对方面子。
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不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寒了他们的心。
这里建议可以从这几个小tips着手:
①社交场合,多说家人的优点
慧律法师说过: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开口前先冷静思考,梳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筛选出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样说出的话才有价值。你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准备一份“优点清单”
在社交场合中讲起家人时,先花几分钟回忆他的2-3个具体优点,在适当的时候提出。
少比较,多感恩
不要说“我老公都不如XX家”“你们家娃太聪明了,不像我们那个……”
这类言论,而是多挖掘家人的优点,换成真心实意的感受——
“我很感激他总能在小事上支持我。”
“我们家孩子特别细心,我去买菜他都要跟着去,抢着给我拎菜”。
②学会关起门说话,解决问题
经常听到夫妻之间吵架了,就找朋友倾诉,没曾想,人家私下添油加醋胡说一通,反而让事情发展得一塌糊涂。
与其出现问题找人吐槽,不妨学会关起门来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设定一个时间作为每周一次的“1小时家庭茶话会”,沟通大家存在的问题。
遇到冲突的时候,先冷静一下,使用“当时你……,我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③听到闲话,学会转移话题
当别人议论你家事时,聪明的做法不是加入吐槽,而是懂得通过“三阶防御法”巧妙避开。
话题转移。
对方提起时,假装没听清或自然地切换话题:“说到这个,听说我们这附近也要开分店吗?到时候一起过去呗。”
反击维护。
用温和但坚定的态度表达立场:“我们家那位确实比较固执,不过我当初也是看上了这点,他做事特别认真,很有责任心。”
沉默表态。
收起笑容,或者是沉默低头做自己的事,如果对方自觉无趣,就会主动终止话题。
维护家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争吵辩解,而是用智慧让流言失去滋生的土壤。
要是遇到喋喋不休的人,我们也可以直接远离,保护好自身的能量场。
《论语》有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碰撞。
但家,本是传递爱、延续爱的温暖空间,绝不该成为积攒仇恨的地方。
如果想要家庭美满幸福、蒸蒸日上,就该对家人少一分苛刻的态度,多一分体谅和尊重。
彼此间做到不贬低、不挖苦,互相包容,一致对外,这个家才能源源不断地给予每个人幸福的滋养,成为大家汲取力量的源泉。
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家人。
以包容之心相互成全,以爱之名互相托举,在这纷扰世界里,守住这一方温暖的天地。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