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现代聊斋”中反思“虚拟情感”

2025-04-07 10:05 阅读量:2.5万+

华人号:光明网

  “真爱就像鬼故事,听过的人多,遇到的人少。”一向喜欢用当代视角重构经典的林奕华导演,借《聊斋志异》的“鬼故事”灵感,2017年创作了一部探讨“生死”“真爱”“沟通”的话剧《聊斋》,2018年曾来京上演。今年该剧首次以“舞台映画”高清放映的形式出现在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上,当天恰逢清明节,这部以“生死两隔的人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十分应景,让人们在“演员肉身不在,但戏剧精神犹存”的“剧场聊斋”中感悟人生。

  一向喜欢思考和提问的林奕华,所有作品的英文剧名几乎都以“问题”命名。话剧《聊斋》的英文名为《Why We Chat》,意为“我们为什么聊天?”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源于“孤愤”——科举失意的书生借鬼狐故事寄托郁结;而黄咏诗编剧、林奕华导演的《聊斋》则聚焦“孤独”,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空洞和情感困境。剧中,主人公蒲先生开发了“斋聊”APP,用户可以通过设定“理想对象”的属性,获得量身定制的对话与陪伴,而这种虚拟社交既是对打破孤独、寻求理解的渴望,也是对真实关系的逃避与恐惧。

  林奕华创作这部作品时,短视频尚未全面占据大众注意力,人工智能也未如当下般深度介入人类社交,但他已经敏锐捕捉到技术对人类情感的异化:当“聊天”沦为数据匹配的游戏,真实的情感交流便被降维为算法操控的表演。林奕华通过对“斋”与“聊”的解构,赋予其双重隐喻:“斋”既指物理空间的狭小,也意味着精神世界的封闭;“聊”则是现代人将自我投射于虚拟角色的精神寄托。

  剧情分为上下半场,分别以男女主人公蒲先生和胡小姐的视角展开。两人曾是夫妻,因未出世孩子的死亡分道扬镳,却又在虚拟与现实中反复纠缠。胡小姐作为蒲先生创造的“完美聊天对象”,既是他的执念投射,也是其自我逃避的镜像。剧中频繁出现的酒店场景,是现代人情感漂泊的暂栖地,络绎往来的过客如同“孤魂野鬼”,在短暂的相遇中交换着欲望与孤独。

  张艾嘉与王耀庆的对手戏堪称全剧灵魂。张艾嘉饰演的胡小姐,兼具知性优雅与脆弱敏感,她在虚实间的游走,既是对蒲先生的救赎,也叩问着自身情感的缺失。王耀庆则以细腻的表演诠释了蒲先生的矛盾:表面上他是掌控一切的“造物主”,实则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沼。张艾嘉与王耀庆的精湛演绎,将现代人情感的疏离与执念推至极致。剧中配角群像也充满戏剧性,这些看似荒诞的角色,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众生相,暗示着每个人都在以不同形式沦为自我执念的囚徒。

  《聊斋》最终指向一个悲悯的答案:孤独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但对话仍是救赎的可能。林奕华在放映结束后谢幕登场,感慨道:“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长达三小时的“舞台映画”戏剧放映,堪称以一种“反潮流”的姿态,重构了观众与时间的关系,也让人重新审视沟通的意义,反思虚拟世界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戏剧存在的意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现代聊斋”中反思“虚拟情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娱乐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