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黄晓薇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根基》

2025-02-01 15:01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闽姐姐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在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根基》。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根基

黄晓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引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书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家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对于社会各界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对家庭问题的研究,从全人类解放的广阔视角,揭示了家庭的起源、本质、演进过程及基本规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家庭问题,积极回应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阐明家庭的功能、地位、作用,科学论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容、途径、价值,系统回答为什么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家庭家教家风、怎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赋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正家,而天下定矣”等名句,深刻阐述家国两相依的辩证关系,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引申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等理念,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从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中汲取历史智慧,倡导树立良好家风,强调要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2024年9月22日,全国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各地50个会场,同步举办“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新人代表发出了争做中华家庭美德的传承者、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者、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践行者倡议。图为新人们在北京主会场拍照留念。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千家万户的千秋伟业,也是需要千家万户参与的共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推动人口规模适度增长,提升人口素质,需要发挥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等功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亿万家庭共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需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绿色农业到美丽庭院,从爱粮节粮到垃圾分类,离不开广大家庭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从家庭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起中国与世界“民相亲”、“国相交”的连心桥。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亿万家庭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紧紧相连,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折射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将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为深沉的力量。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要求。2021年3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汇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邃思考。
  
注重家庭,“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社会治理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家庭的地位和作用。从家庭文化传统看,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这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发挥重要基点作用的前提。从家庭社会价值看,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深刻揭示了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基础作用。从家国关系看,强调“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这是中国人历来对于精忠报国的追求,体现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广大家庭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共同绘就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幸福图景。
  
注重家教,“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不仅关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关系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作出一系列精辟论述,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强调家庭教育的目标任务,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强调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指出“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要求“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强调家庭教育的方法路径,指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等。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独特作用,家庭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基础场所,家长特别是父母必须主动担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注重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好家风是最好的“不动产”,也是党风政风社风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深刻阐明家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要求广大家庭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总书记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这个重大命题,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多次告诫“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要求领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家风重在培育。党员干部要模范带头,全民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守正创新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指引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顶层设计和法规政策不断建立健全,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民法典专设婚姻家庭编,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为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设“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分别增设“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内容,以强有力的措施为家庭建设谋福祉。《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对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联动、各方广泛参与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新格局。

2024年10月24日,全国妇联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奋进新征程 共筑家国梦”最美家风进校园活动,通过情景朗诵、思政小课堂等形式,生动展示古代先贤、革命先辈、时代先锋爱国爱家的家风故事。图为中国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南昌舰“95后”女舵手徐文茜讲述家风故事。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供图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新征程上,妇联组织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大力实施家庭服务巾帼行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解决好家庭里的大事小情,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改革牵引,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是妇联必须落实好的重要改革任务,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扛牢责任。以制度机制创新为抓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健全党建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机制,完善家庭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切实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基础作用、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各类主体的协同作用,推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家家共建共享、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示范引领,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充盈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家庭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坚持有标准、无门槛,让群众当主角,不断扩大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开展“家规家训亮家风”、“家书家信传家风”、“移风易俗树家风”等活动,设立一批家风教育课堂、锻造一批优质宣讲队伍、做优一批品牌示范项目,生动讲好优良家风故事,放大“小家庭”连着“大梦想”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家庭学习“最美”、争做“最美”,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立德树人,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达千家万户。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工作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家庭科学育儿所需所盼,建好用好家庭教育在线服务平台,为“数字时代”的广大家庭提供专业化体系化的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库。推动各地建实城乡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以“一个点”辐射带动家长学校“一张网”,促进课程系统化、服务便捷化、队伍专业化、阵地多元化,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同育人路径,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心用情,推动家庭关爱服务温暖千家万户。落实国家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将托育服务纳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两纲”示范创建,推广“爱在开端”项目早期育儿服务模式,为家庭提供优质普惠托育服务;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增强服务精准度感受度,为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做响巾帼家政服务品牌,为社区居民提供“请得到、用得起、放心用”的家政服务,帮助解决“一老一小”实际问题;深化“幸福联线”婚恋交友公益服务,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妇联+”婚姻家庭纠纷多元调解服务模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以“暖心实事”提升“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黄晓薇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根基》》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