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10:54 阅读量:38.3万+
华人号:家在鼓楼一部充满生活智慧与哲学思考的作品
⠀⠀⠀⠀⠀⠀⠀⠀⠀⠀⠀⠀⠀⠀⠀⠀⠀⠀⠀⠀⠀⠀⠀⠀⠀⠀⠀⠀⠀⠀⠀
一章
贞尧仔
山在,水在
树在,草在
你在,我在
自然又自在
声在,音在
形在,影在
动在,静在
风吹有天籁
说你不在
在也不在
无畏在与不在
心有桃花源
无处不在
心有桃花源
风吹有天籁
无处不在
天地万物,无处无时不在。万物在,自然自在,道就在,无时不在。而道,无法时时言说,处处说清。就像“风吹有天籁”,自然风过处,会有美妙的声音,如,松涛、海浪、风铃,让人身心愉悦,然而,风从何处来,风的聚散集合,风的柔细强劲,遇不同的物,同一物不同时间吹拂,发出的音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难以言语描绘。人们都会感受到,纯粹的风,风过留声,声如天籁,很是受用。这或许就是道,就是规律。纯粹的风,干净的声音,清静的心境,“心有桃花源”,可以悟道、得道,享受天籁,无处不在。
风气火光,无形;花草树木,有形。世界就是有和无。混沌未开之际,是为无;万物并作而生,是为有。无生有,空气阳光,滋养有形之花草树木生长;有也可变无,有形之花草树木可以发光发热生香,风过起声,有无相生。因此,常从“无”中观察领悟天下之道的奥秘,打开从无到有的密码;常从“有”中观察领悟天下之道的端倪,看清有之所在的道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刨根问底,有无同源,无有相长,有即无,无即有,无生有,有化无,常无常有,无常有常,以平等心待有无,这是天地万物一切奥妙的总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里有这样的传说:皇帝命令臣子伶伦制定乐律,伶伦来到昆仑山,听到凤凰的鸣叫---凤叫了六声,凰叫了六声。于是,伶伦模仿凤凰鸣叫,用竹子做了十二根律管,这十二根长短不一的竹管依次发出的声音,就是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凤凰有形,鸣叫无形,律管有形,十二律无形。伶伦听声制管生律,有形察无形,变有形生无形,让人们都可以享用,成“万年永享”。十二律则成为中国音乐千百年来的基础和规则。无形成大道,大道无形、大道至简、大道为公,这是众妙之门。
《礼记•乐记》中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就是说,道德是人性的制高点,音乐是道德之花,金石丝竹是音乐的工具。因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开始于文学,矗立于礼,成就于乐。荀子说,“乐和同,礼别异”,他认为人通过音乐共同欣赏的艺术形式,找到人们的共同点,播散更多的爱和情,从而达到“和”的境地。白居易《好听琴》诗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这是古人闻乐知空、听琴悟道的场景。现实中,通过音乐营造景色、培养情趣、安适心灵、和谐社会更为普遍。大道之声,天籁之音,修性,养德,成人,音乐相伴人生,生活美好无处不在,因而追随者众,音乐无国界,众乐乐,实现人类共同价值。
生而有,死而无,漫漫人生路,有无无有是常态,就如听音乐,时而高潮,时而喜悦,时而低吟,时而静思,有空灵,有绕梁,有嘈嘈切切,一曲《二泉映月》,奏不尽人生无和有,唱不尽心间泉中月。乐由心生,有无心定,心若不在,在也不在,心有桃花源,无处不在。会意就好。
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比如说,你知道了某人的“尊姓大名”,那这个姓名就不是恒久的,人就相对具体了,就是具体的他或她,就不是一般人的概念。你不认识某人,叫不出其“尊姓大名”,那就不是具体的,何时生何时死,生活如何,都不具体,只是一般人的概念,是恒久的。换言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提供了一种整体和个体辩证转化的方法论。以生活中情绪为例,当心中情绪升起以冲冠,如果能给这个情绪命名,比如说是“愤怒”,知道自己已“愤怒”,就会发现可以观察、管理这个情绪。情绪具体化之后,强度也下降了。如果陷在情绪中,不具体化,说不出,道不明,比如说“郁闷”,就会处在不可言说的痛楚之中,而且是长期的。能够说的、讲清楚的,都好办。
在,不在
不在,也在
有声音,无烦心
少出声,多劳神
吸呼,呼吸
平息平息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