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窗前发生的故事 (小说)  ■作者:郑南川(加拿大)

2024-11-15 01:29 阅读量:8k+

华人号:文舞霓裳
《文舞霓裳》文学专栏  第390期

【作者 郑南川】现居魁北克,加拿大作家。主编加拿大华人作家文学作品集6部。出版个人各类文学作品、评论集14部。曾获多项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论专业评选奖。作为华文文学研究学者,在《文艺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中文学刊》等学术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早读丨打开心窗,让阳光进来

四月了,季节带着春天的气息,向着城市花开的夏天走来。

王佳独自坐在阳台上,喝着一杯咖啡,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几本书,这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在这个小区里,只有这一栋楼的阳台比较特别。宽大,面向早晨升起的太阳,约上几个朋友小聚也是可以的。王佳当然没有想过这样的事,这里更多被她视为自己的一个小小的风景区。阳台上放着很多花草,还有几棵大叶子的树木,各式各样的颜色。这些花草的名字,她几乎都能说出来,就像是她的朋友一样。

她是一位散文作家,曾经出过几本书,因为才三十四岁,长得温顺漂亮,有不少读者粉丝。不过,大概有一年多没再写东西了,因为眼睛出了大问题,得了角膜病几乎丧失眼力,面临着失明。这份打击曾经让她彻底失去了信心,打击很大。还好后来经过了不少努力,很有幸治好了。医生说,她的眼睛不能太累了,需要“风景”和“视野”,每天多些仰望,看看自然风光,保证足够的休息。这不是吗,宽大的阳台正好是她想要的环境,也可以看到远远的天边。

她喝了一口咖啡。向着远方的蓝天看去,躲在云彩后面的太阳,像一个白色的大饼,慢慢地露出了脸向她飘来,而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红。王佳情不自禁地躲过了泛红的光线,她知道,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今天该有多么开心。

拿起一本书,这是史铁生的散文作品集《我与地坛》,王佳开始阅读起来。地坛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像是一个载体,书里讲了一个轮椅上人的祈望,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如此的共鸣。她的阳台也像是一个载体,刚刚修复好的眼睛,就如同是被拯救的“生命”。读着史铁生,就像读自己的生活勇气。 

王佳抬起头看了看前方,小区斜对面的楼房矗立着,像一个巨大的人在陪伴着她。一个个窗子,像是一双双眼睛,也在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发现有一间屋子的窗子敞开了,还挂上了新的窗帘。显然,那里搬来了新的住家人。

阳台真是遥望的“平台”,选择这里读书、写作,这是她近些日子的安排,重要的是对眼睛特别好。修复后的眼睛要万分小心。虽然曾有朋友建议她减少阅读,放弃写作。她也这样想过,觉得做不到。心里一直有一件事放不下去,在她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动词“看见”,一直在拨动着她的心灵,这两个字像是她生命的重新启动,是她真正想动笔的冲动。作为作家,她写过很多散文,小说写的真不多,想把“看见”这个动词,作为一部纪实小说的名字写出来。哪怕这是她写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现在已经是最好的时间了。王佳每天早上几乎都会按时来到阳台,用一天最好心情的时刻,思考和写作她的《看见》。

几天之后,王佳注意到斜对面新住户窗子前,坐着一位白发老人。开始并没有太注意,后来发现,那位老人总是在她坐到阳台不久,就会出现在他的窗边,而且也是在喝着咖啡。有点不同的是这老人的桌上没有什么书,总是放着小小的咖啡壶,似乎喝的量很大,一坐就是很长时间。王佳猜测,这个洋老头虽然头发全白了,实际年龄可能并没有多老,不过六十余岁。这老人在下意识地看她,就像在“观察”她的行为。

王佳开始并没有什么想法,人家的窗子,自己的阳台,大家都是在做自己想做自己的事。她有时还挺高兴,没想到一双完全修复的眼睛,竟然能看见对面的窗子,看见有人,还能认出来是一位男人,一位老人。为这事让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不过时间长了,王佳知道老人家里就他一个人。她开始有了困惑,老人不会有其他想法吧?她没敢从“不正经”这个字眼上想,倒是自语道“一个没事干的闲人。”尽管这么说,但天天都看到他也成了习惯,如果有不见的时候,倒也奇怪了。

一天早晨,王佳刚坐到阳台上,就看见对面老人在向着她挥手,这么奇怪。好像他右手还拿着一张带着彩色的纸晃来晃去。很显然是在和她打招呼。王佳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也看不清楚纸上写的什么?就挥了挥手,表示友好。她知道,其实这就是缘分,他们已经是“朋友”了,几乎天天早上都会看见的朋友;总是模模糊糊看到一个身影的朋友;从来没说过话的朋友;也应该是没有专门必要说话的朋友。 

有几天因为工作的原因,王佳到省外开会一周。这事对于整个小区的住家,除了物业处、守门的人清楚,没人知道。不过,对面那位老人倒是知道了。

他跑到物业办公室,问王佳去哪了?

物管人说:“您打听这干嘛。与您无关,私人的事,也不该您打听。”

老人说:“当然有关。她是我家的人。”

物管人说:“您家的人?既然是你家的人,怎么您不知道情况?”

老人说:“她和儿子居住,现在儿子不在这里。她又不和我说话,问问情况为什么不可以。关心一下也是老人的责任啊。”

物管人说:“和媳妇闹翻了?”

老人“嗯”了一声。

物管人说:“人家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了。”

老人说:“哪天?”

物管人说:“这就没必要告诉您了。”

老人抬头看了看物管人笑了,说:“谢谢,反正就几天。转身走了。”

王佳出差回来。在大门口正好遇上那位小区物管的人。

“回来了?”他说着,“嗨,还有人打听你出门的事呢?”

王佳站住说:“谁呀?”

物管人说:“你斜对面楼的那个老人,你应该认识?”说着笑了。

王佳想了一下说:“嗷,是他,当然认识。”说了一声“谢谢”,她匆匆走了。

生活依然如故。

阳台对面楼的那个窗子前还是像往常那样,几乎每天都留着那位老人的身影。

王佳的纪实小说《看见》写的并不顺利。她很想把小说主人的生活背景和真实故事记录下来,这是整个故事的关键,但也是她最难完成的部分,因为她知道事实上很难做到,是不可能真正获取信息和了解到的。

坐在阳台上,有时她会读点闲书,当然老人的动静也是她身不由己的“观察”对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几天,她发现早晨不见了老人喝咖啡的影子,这件事让她也感到了有点不习惯。

为什么老人不见了呢?

其实,这是无关他们之间的事。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一个住在对面的老人,他们只是知道对方而已,老人没出窗前来,也无所谓打听,如果知道当然也好。王佳毕竟是写作人比较敏感,老人的事她还是知道了,那几天老人因为病重住院。

这事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王佳已经知道老人出院了。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不短的时间。奇怪的是他们从来没见过面,何许是见过面并没有认出来。想想也不奇怪,两栋楼隔着一段距离,他们的接触,就靠得是一个是老人的眼睛,另一个是生了眼疾大病重新复活的眼睛。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段时间的写作中,王佳在她的纪实小说《看见》里,多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在故事情节里,也有住在对面、和她喝着咖啡对视的情节。成了小说里的第二号人物。她喝着咖啡读到那些文字,也觉得有点“奇怪”,后来又觉得很对,小说里确实有父亲这样一个人物,只是对面这位老人的言行让她的故事变得鲜活了。

王佳也想过,如果真有一天和老人面对面说话,可能一定会问他,为什么每天早上他总是坐在窗前喝咖啡,而且总是盯着自己。不过,她并不想假设,不要自作多情了,搞不好还伤害了人家,男人不是都喜欢这样吗,看女人就像是人生之爱好?再说,真的见面了也不好意思张口说。所有的事都是缘分,王佳有一种直感,这老人并不想要和自己真正见面,他想要的就是窗外的风景,每天看到远方那个飘然的女人。

后来,王佳和那位老人果真成了“朋友”,就是那种“打招呼”的朋友。每当早晨喝咖啡时都会看到一个“模糊”的对方,他们都会挥起手来晃一晃打个招呼。说话是肯定听不见的,但是用手打招呼,变得非常亲切。她感觉中的老人似乎也有同感,非常开心和满意。

王佳觉得这很像一个奇妙的友情,很像电影里的故事,只是她面对的不是情人,而是一个年纪大她很多的人。想到这些就笑了起来,这也算浪漫吧,只是稍稍有点遗憾,浪漫的对象竟然是一位洋老头。她有时会产生出联想,自己已经失去父亲好几年了,难道这是一个“补赏”,给她的一份父爱的感情,这其实也是很幸福的。不过王佳立刻打住了自己的想法,在现实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也根本不可能。 

这一年的冬天来了。

冬天的加拿大很冷,风雪很大,都安上了双层的玻璃。王佳的阳台不再有花草,空空荡荡。寒冷的季节已经不可能让他们再有打招呼、挥手问候的机会了。这也像大自然的花草相遇,到了冬天它们也深埋土地沉默过冬。王佳慢慢地淡漠了这件事,几乎忘记了它。即使有时想起,打开窗帘看看对面,她很少有机会看到老人坐在窗前。

圣诞的时候,王佳在家里正在准备礼物参加公司的聚会,忽然收到了一张名片,这是“国际眼视力协会”专门制作的,写着一段感人的话:

“你能看到的远方,就是你可以到达的地方。把光明送给他人的希望,就是留给自己最美的快乐,圣诞愉快。” 

王佳读着,顿时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她最能够理解和感受的。再往下看,留着一个人的名字和地址:

伊旺,+++号大街,六栋楼。

她注意到,这张名片,是“国际眼视力协会”送给伊旺的圣诞贺卡,而被他转发过来的。

这是为什么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条大街门牌号正好是她居住的小区,这栋楼就在对面,到底是谁呢,怎么知道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王佳顾不上再想,立刻跑到了物业管理办公室,要弄明白到底是谁,为什么这样?

很快她就知道了寄出名片的人,他,就是对面窗子前看到的老人。

物管人说:“伊旺老人已经来过几次了。问你是租客还是买的房;还问你在工作还是待在家里。”

王佳说:“您怎么回答?”

物管人说:“因为你住的那栋楼都是买的,还用我说吗。大家买房不工作怎么付贷款,他自己也想得出来。我只是说,应该和大家一样吧。”

王佳问:“他还说了什么?”

物管人说:“他没再问,只是笑。不过他提到一件事,说以前在窗子前常看到你,冬天就看不见了。我感觉老人没事干,也算是细心人吧。”

这件事触动了王佳,自己曾蒙受过一场大病,从那张名片看,估计这位老人知道一二。里面肯定有什么“秘密”。无论是好奇还是关切,她打定主意要去见老人一面,问个究竟。

她打听了老人的具体房间,准备安排拜访。

冬天的圣诞就这样来了。

王佳也给老人寄了一张名片。作为作家,此刻倒是不知道该留句什么话语?想了好一阵子,决定就用她新创作的小说的名字《看见》,她写到:

“看见,是生活最难忘的开始和记忆;是生命的远方。”

王佳觉得,和老人的相识也是诠释了这样的一句话。她还留下话,过几周后去看老人。 

几周后,王佳正准备着安排去见老人,却收到了一封信,老人留言:“收到了你回复的名片,不过我因为心脏有点问题,住院了。”

在这封不长的文字信中,老人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亲爱的孩子:

搬到你居住楼房的对面,能天天见到你,这是我老生以来最大的愉快。

你能看到蓝天白云,有理想、事业和远方,多么让我高兴。

重要的是,我亲爱的儿子看到了“父亲”,他誓言留下新生命的希望,还活在人间。他的父亲每天都能够陪伴着他,可以天天看见。

你还记得有一次我挥动着一张纸,向你打招呼吗?那是儿子二十八岁的生日,纸上写的就是‘生日快乐。’那时你肯定看不清楚,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

孩子,我只想陪伴着你生活的影子,就是陪伴着我的儿子。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这个‘秘密’吧,你从黑暗中重新回复眼视力的角膜,正是我儿子捐赠的,他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不过,我要谢谢你,感恩生命。

你复活的视力,也拯救了我儿子复活的生命器官,他也活着。

我爱你,没法不爱啊!

这封信可以算作我们‘父女缘情’的秘密契约吗?

我将永远住在你阳台的对面,只为看见你,直到永生。

你的:伊旺” 

王佳读完信,已经满面是泪。

这是怎样的一个缘分,是怎样的一份爱,是怎样的一个父亲?

她脑子变成了空白,只说出了两个字:“爸爸”。

王佳匆忙地出了门,要去医院,不,要去医院好好照顾“爸爸”。没有其它想法,也没有其它选择。

到医院见到“爸爸”的时候,老人正好睡着了。

王佳盯着这位老人慈祥的脸,看了很久。

这天,他们在一起没说很多话,就像又一次看见了对方,看见了微笑的脸。

当王佳离开医院的时候,脑子里那部《看见》完整的小说情节已经构成。是啊,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小说。

王佳“看见”了自己的新生活,“看见”了新的家庭和未来。

“爸爸”和她达成了一个协议,他们是一家人,但还是居住在楼房对面的两个人,还保留着他们遥望的那片风景,让他们每天打开窗子“看见”对方,看见最亲爱的人。

然后喊出那句话:“孩子”——父亲。

(此文原文发表在《海燕》文学杂志2024年第3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窗前发生的故事 (小说)  ■作者:郑南川(加拿大)》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伊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