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以侨为桥探古韵 海外华文媒体邂逅岱山东沙古镇非遗魅力

2025-04-28 18:24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意大利侨网

   “以侨为桥,融通世界。”在“in舟山 连世界”——同舟侨韵·2025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来自18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岱山东沙古镇,在青石板与古商号间探寻历史文脉,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东沙古镇曾是享誉四海的“野生大黄鱼之乡”,鼎盛时期渔市喧嚣,商船云集,素有“百年渔镇”之称。古镇至今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落,灰墙黛瓦间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踏入古镇,媒体代表们便被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所包围,沿街的老店铺、渔货行,处处彰显着舟山独特的渔俗风情。

      在东沙古镇,代表们还走进承载海洋渔业记忆与文化的宝库——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步入馆内,仿佛踏入海洋渔业的历史长河。海洋资源展厅里,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标本令人目不暇接,中华鲟、剑鱼等大型鱼类标本,海豹、海豚等海兽标本,以及贝类、藻类标本,诉说着海洋的富饶与神秘,也警示着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渔业捕捞展厅则陈列着自清道光年间至今的船具、船模、网具,从木帆船到现代化钢质渔轮,展示着舟山渔业捕捞工具的演变,见证着渔业的发展进程 。让代表们对舟山渔业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历史底蕴与智慧结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古镇的非遗展演现场,代表观看了岱山布袋木偶戏演出。非遗传承人王嘉定十指翻飞,指尖木偶忽而昂首阔步、忽而低眉浅笑,配合抑扬顿挫的唱腔与鼓点,演绎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据介绍,布袋木偶戏是舟山地区传承百年的民间艺术,以手掌操控木偶,通过手指细微动作赋予角色生命力,兼具戏剧、音乐与手工艺之美。为了让这门古老技艺薪火相传,他多年来致力于创新剧目,融入现代元素,并走进校园开展公益教学,培养了一批年轻传承人。

      随后,媒体代表们来到“鱼绳结”非遗传承人王国定店铺参观。鱼绳结是舟山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实用技艺,最初用于渔船系缆、渔获捆绑,后演变为富有吉祥寓意的装饰艺术。王国定店里展示了盘长结、琵琶结等十余种绳结,每一个结都蕴含着渔民对平安、丰收的祈愿。作为第四代传承人,他不仅系统整理了濒临失传的古老绳结技法,还将鱼绳结与现代饰品结合,设计出项链、挂件等文创产品。“绳结里藏着渔民的智慧,我希望通过创新,让这门技艺既留住乡愁,又走进当代生活。”王国定的坚守与创新,令在场媒体代表深受触动。现场王国定还教有兴趣的代表打鱼绳节,让他们感受到这项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位来自美国的媒体人感叹:“东沙古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这些技艺承载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值得被世界看见。”

       期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大家共同努力,让东沙古镇的非遗瑰宝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舞台。(意大利侨网采访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以侨为桥探古韵 海外华文媒体邂逅岱山东沙古镇非遗魅力》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浙江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