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春季养生为何宜“增甘少酸”

2025-02-21 13:36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健康在线

一、春气通肝,顺应天时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阳气初升,自然界呈现“生发”之象,而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与春气相通。此时肝气易亢奋,若疏泄失常,则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烦躁、抑郁)、气血瘀滞等问题。

雨水节气特点:气温回暖但湿气渐增,肝气过旺易克伐脾土(即“肝木乘脾土”),故需通过饮食调摄平衡肝脾。

二、“增甘少酸”的五行平衡之道

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脾属土,酸味入肝,甘味入脾。

1. 为何“少酸”?

从五味角度,酸入肝,适当吃酸可滋养肝脏。但春天肝气本就旺盛,若再大量食酸,会使肝气过盛。《黄帝内经》有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就是说酸味食物摄入过多,会使肝气过旺,进而克伐脾土,影响脾胃功能。酸味收敛,虽能养肝阴,但过量食用(如山楂、乌梅)易使肝气郁结,反碍疏泄。春季本需肝气升发,酸味过摄犹如“束缚草木生长”,违背自然规律。

2. 为何“增甘”?

甘味入脾,春季适当增甘,能补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可更好地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增强抵抗力。且甘味食物能缓急,可缓解因肝气过旺导致的身体不适,起到调和作用,如红枣、山药等甘味食物,能滋养脾胃,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肝气的亢盛,维持身体脏腑间的平衡。如《千金要方》所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甘味食材(如山药、红枣、小米)可健脾祛湿,增强运化功能,尤其适合雨水节气湿邪困脾之症。

三、雨水时节的特殊需求

1. 防湿护脾:

雨水后地湿上泛,脾胃易被湿邪所困,出现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甘淡之品(如茯苓、薏米)既能健脾,又可利湿,契合节气特点。

2. 柔肝防亢:

肝气过旺者常见头晕、目赤、失眠,甘味食物(如枸杞、百合)能滋阴柔肝,防止肝阳上亢。

四、具体实践建议

- 饮食搭配:

- 增甘:山药粥、南瓜小米羹、红枣莲子汤;

- 少酸:减少柠檬、醋、酸梅等摄入,可适量食用微酸果蔬(如苹果、番茄)以生津。

- 药膳推荐:

「疏肝健脾茶」:玫瑰花3克、陈皮5克、茯苓10克、甘草2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既疏肝郁,又健脾胃。

总结

“养肝为先,增甘少酸”的本质是顺应春季生发之气,通过饮食调摄维持肝脾和谐。雨水节气湿气渐盛,甘味食材既能健脾祛湿,又可间接柔肝,正合“天人相应”之旨。此养生法则不仅适用于雨水时节,更为整个春季的调养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春季养生为何宜“增甘少酸”》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上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