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06:30 阅读量:3.4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春节刚过,在历经了大鱼大肉的轮番轰炸后,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有的人“每逢佳节胖三斤”,体重秤上的数字再破新高;
有的人肠胃不堪重负,上吐下泻,三天两头跑医院;
还有人加入了所谓的挨饿大军,意外发现身体真的开始发生变化:
“确实不吃身体轻了很多,也没有不舒服。”
“忍一下,后面饥饿感就消失了!”
“感觉良好,继续坚持。”
……
确实,和很多人所认知的“多吃才有抵抗力”不同,适当挨饿,其实更有利于健康。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过饱伤人,饿治百病”的说法,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减食才是长寿秘诀。
《科学》中也有一项研究表明,适度的饥饿感能够加速细胞清理和再生的过程,从而保持细胞的年轻活力,延长细胞的健康寿命。
一个人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比同龄人老得慢,往往离不开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生习惯。
这里分享13个小习惯,中6条以上,说明你活得很健康。
关于饮食
1、食不过急,腹不求饱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团队有一项针对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吃饭经常狼吞虎咽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高达81%。
之前就看到一则新闻,某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小姑娘,因为平时工作繁忙,经常边加班边扒饭。
对此她表示习以为常,并戏谑道:
“干这行的,一日三餐不过就是为了续命。”
本以为自己年纪还小,不把吃饭问题放在心上,结果工作才第三年,体检就查出了脂肪肝。
如《医说》所言:
“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不管多忙都要细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有害身体健康。
2、早饭吃好,晚吃少
“早上不吃,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是当代年轻人最普遍的饮食问题。
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肾结石、慢性胃病一系列疾病。
对此,《健康时报》有刊文曾给出正确的饮食参考:
早上遵循“主动奶水”原则,即——
主:主食;
动:蛋、肉、鱼等动物性食物;
奶:牛奶、豆制品;
水:水果蔬菜。
午餐选择“123”比例,也就是一份量的肉类,两份量主食,三份量蔬菜。
晚餐距离就寝时间近,应该选择西蓝花、土豆等块大、能量少的食物,避免对肠胃造成负担。
3、喝水适量不宜多
喝水就像给身体浇水,但也不能“淹了苗”。
当喝水过多时,身体的“排水系统”会超负荷运转,肾脏负担过大,导致身体出现水中毒症状。
一个人每天科学的喝水量应在1500-1700ml,即7-8杯,少量多次饮水。
这样既及时补充水分,也能帮助身体顺利排出“垃圾”。
4、健康饮食≠粗茶淡饭
很多人觉得吃素很健康,其实不然。
肉类除了是优质蛋白质的“超级大户”,还藏着维生素B12,是身体的造血英雄。
长期不吃肉,就好比一个房子没有打好地基,迟早有一天会坍塌。
74岁刘晓庆如今依旧健步如飞,她在节目中大方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就是“吃肉”。
其中,她提到了好朋友陈祖荣,坚持吃素长达 16 年之久,结果骨质大量流失,甚至连走几步路都要用拐杖。
比起极端吃素,荤素搭配才是健康之道。
适量吃点粗粮和水果,均衡饮食,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关于运动
5、开春晒背补阳气
《黄帝内经》讲到: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意思是告诉我们,到了春天一定要注意养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晒太阳。
晒太阳,一可以补钙,二能够驱散寒气。
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至15点这个时间段晒背,闭上眼睛,感受温和阳光的滋养,让背部督脉彻底通畅。
6、解衣揉腹肠胃好
古人云:
“揉腹不断,百病不犯。”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也多次提倡“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这是由于,腹部是五脏六腑的供奉之地、是七条重要经络的穿行之地。
多次揉腹可促进肠胃蠕动,消除便秘,还能清除浊气。
尤其是清晨醒来之时,躺在床上按摩腹部,用手指、手掌或拳头轻揉,可令人疏肝解郁,血脉流通,整个人神清气爽,便秘者还能缓解胃胀问题。
7、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自古以来,走路都是最接地气的养生之道。
走路除了0成本、0门槛,还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从而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不仅如此,英格兰运动医学杂志上有一项研究指出,40 岁以后,每日活动量非常少的人。
他们多走 1 个小时,寿命即可延厂376.3 分钟,也就是惊人的 6.3 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走路 111分钟,人们的寿命就可以延长10.9 年!
关于情绪
8、怒气生病,少生气
中医里认为:
“气是万病之源。”
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那么身体一定有病魔缠身。
不管你因为什么生气,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首伤肝、再伤心、后伤胃。
当你生气的时候,肝气不畅致血不畅,血不畅而致心不畅,便是怒气伤肝又伤心,最后食欲不振,又伤了胃。
学会化解心中的怒气,就是换一种方式在养生。
9、不问世事,少操心
《弟子规》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这世上,大多数人的烦恼,根源在于瞎操心。
人如果能做到不管闲事,这世间的烦恼便能减至一半。
就像晚年间的王维,历经人间苦难无常,心中不再牵挂琐事,反倒过得舒服又自在。
尽管朝政上闲言碎语多,他也毫不在乎,每日下朝后便优哉游哉回到田园山庄去。
管好自己的嘴,做好自己的事,不操心,不干涉,才能活得从容且平静。
10、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笑是世上最好的灵丹妙药。
西班牙神经病学学会总结各项研究发现,无论是大笑还是微笑的人,比那些很少笑或不笑的人多延长4年半寿命。
人在大笑的时候,身体的肌肉会放松,尤其是面部、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另外,血管扩张后阻力降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达到降血压效果。
关于习惯
11、别当熬夜党
经调查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长期熬夜的人不幸猝死离世。
熬夜会死,真不是危言耸听。
去年,浙江一90后小伙连续5天熬夜玩游戏,结果第6天胸痛难忍。
到医院抢救才发现心脏功能只剩下38%,险些就没命了。
因为熬夜,心脏超负荷运转,他第三天就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
这时候再加上连续性劳累,直接加大猝死的风险。
长此以往,身体规律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机体健康,导致很多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等。
所以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做一个严格的睡眠计划,睡前远离电子产品,慢慢养成高质量的规律睡眠习惯。
12、别做久坐族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研究显示,越久坐、老得越快。
该研究跟踪观察了近1500名年长妇女,发现喜欢久坐的人,其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老8岁。
不仅如此,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变慢,进而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心肌萎缩。
因此,我们要避免久坐超过一个小时,抬抬屁股多走动一下,实在起不了身在座位上耸肩、抬肩膀也能有效缓解疲劳。
13、别当过劳者
杨绛先生在书中记载过自己的长寿秘诀,她说:
“有朝一日,荣华富贵,须得养好身子,方可享尽余生。”
很多人,便是悟不到这个道理。
特别是上了年纪但不服老的人,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拼命找事做。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太勤快往往磨损关节,加重心脏负担,升高血压,严重的会引发心绞痛、心梗等疾病。
与其逞强过劳,不妨量力而行,攒点力气,身强体健以后的日子才能活得更有劲。
△
最后,借用《人民日报》说的一段话共勉之:
“余生,请把健康置顶。
因为,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
人生无常,健康第一,做人想通,开心至上。”
尤其人到中年,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
这个时候,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
如果你不知道从何下手,建议从这13个小习惯入手。
养成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多运动,少生气,收获一个健康快乐的后半生。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