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从一根丝里 透视纺织产业“破茧”之路

2025-04-24 10:54 阅读量:4.7万+

华人号:财经全参考

传统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80%,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劳动密集、高耗能、低附加值”也是它身上的标签。今天,传统产业如何向新而行,撕掉“传统”标签?

传统产业如何撕掉“传统”的标签

不久前,记者来到传统产业产值规模占比超过60%的浙江省。纺织业一直是这里的优势产业,形成了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

布料进去,西服出来,上衣和裤子在吊挂系统里自动实现匹配,在宁波,服装是这样生产的;利用3D和编程技术,失传千年的珍贵织品——缭绫,借助一串串代码,在嘉兴海宁被成功复原;在法国巴黎,依托产自杭州的新一代无水印染机,工作人员在两小时内完成了一条丝巾从设计到制作的全流程。

在浙江,传统的纺织产业正在变得不“传统”。

走进杭州这家企业的总部工厂,记者发现,销售部门的工位大多都空着,员工基本在出差跑订单。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体机销售事业部总监 徐墨:

对我们设备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的,国内像广东、福建地区的传统印染企业,也在寻求利用我们这个免水洗一体机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升级。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订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今年最大的感受,是传统的纺织企业都在求变。而企业本身也正是变化的结果:别看现在设备卖得火,可它原本只是一家传统的丝绸企业,印染设备都要从国外买。决定研发生产印染机,是为了解决纺织印染行业里污水排放这个“老大难”

想要变,从来都不容易。要告别过去环境污染最大的水洗工序,就要提高染料附着率。行业平均的染料附着率仅为60%多,想要达到接近100%,难度可想而知。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廷方:我们研发了十年才成功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传统产业当中的痛点。

这座四层楼的厂房,见证着一个丝绸厂如何一步步撕掉“传统”的“标签”:一层到二层,是传统的丝绸印染流程,所有的设备占地超过了5000平方米。而四层楼上,最新研发的无水印染机,占地只有不到50平方米,原来的十几道工序,都压缩进了这样的一台机器上。

不仅是传统的生产模式在改变。眼下,企业自主设计的大模型能为全世界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不重样的丝巾;基因改良的蚕宝宝可以吐出彩色的蚕丝,技术创新和跨界融合,正在让传统丝绸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建华:我们大家经常讲破茧成蝶,其实我的理解它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变化的过程。破掉的是传统落后的产业,破掉的是我们过去对环境不友好的部分,所以破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

科技赋能 助力传统产业加速“智”变

有人从一根丝开始改造传统产业,有人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眼下,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不少科技公司正在和传统产业深度绑定,助力传统产业更好地转型升级。那么,在纺织产业庞大的产业链中,还跃动着哪些新力量?

在绍兴柯桥,当地首款纺织业的人工大模型刚刚落地。这里有几十万种不同的面料花型,记者就使用大模型在上万家店铺中找到了与身上服装几乎一样的面料。而在当地的洽谈室里,记者也看到了两家企业刚刚通过大模型达成合作意向。

浙江绍兴万德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程瑞:我们是一家初创企业,要找到客户,难度比还是比较大。我们就通过AI大脑,快速地建立了一个联系。

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大模型整合了工程师数据库、政府授权数据和公开网络数据,形成了纺织领域的“私有知识库”,让人工智能穿透行业的“毛细血管”。

绍兴市柯桥区现代纺织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好:它还可以找技术、找人才、找政策。我们一共有八个“找”。它这个服务半径可以非常广,而且效率也非常高。

人工智能赋能纺织业的同时,一些纺织领域的新锐科技力量也在快速成长。记者来到这家时尚科技公司,一下电梯,就感受到了满满的科技感:展厅里是正在叠衣服的机械臂,实验室里扫描的面料五分钟后就生成了虚拟数字面料

输入关键词,几秒钟就能生成上万种AI涉及的3D款式;拍张照,几分钟后数字人就能帮客户体验上身效果;半小时内,服装企业从趋势分析到面料生成再到企业宣传图就可以全部完成。这些技术都为客户大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郴:纺织服装产业过去大家认为它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是在人工智能加三维仿真的时代,我们又可以给这个产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跟赋能。这样它又变成一个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或者是一个新兴产业。

纺织产业抱团向新

突破传统产业“天花板”

在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的调研中,记者也发现,产业要升级,集群协同发展也很重要。在柯桥,传统纺织产业正在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向新”。

绍兴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一大早,就有好几家企业前来咨询问诊。这个被大家称为“产业升级诊所”的空间里,每个单间里坐着的“医生”,分别是来自纤维材料、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工程师,中小企业可以“对症挂号”。

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工程师 占海华:一个月我们有20家以上企业要进行服务,企业更多地关注了高附加值的产品。

怎么往高端走,往高附加值走,这是集群中不少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目前“产业升级诊所”里已经有80000多名注册工程师,通过平台机制,“共享”工程师们可以为集群里的所有企业服务,共同解决企业升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绍兴市柯桥区现代纺织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好:这些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它们会碰到许多的痛点、堵点、卡点,这些需求就好比是人身上的一些“病症”,那我这个平台就好比是为纺织印染企业打造的一个综合性的“医院”。

眼下,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正在向新攀登,形成了从“一根丝”到“一件衣”的完整链条。去年,浙江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还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集群内,牵头单位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和9家企业成立了共建实验室。单根重量达600吨可承受17级台风冲击的深海缆绳、碳纤维3D编织技术应用于飞机叶片和赛车头盔甚至神舟飞船的降落用的特种伞绳,各种颠覆性的创新成果,都源自这样的“抱团”创新。

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 戚栋明:集聚了以后,它有一定的协同效应,首先是人的集聚,还有信息的集聚、资本的集聚。创新是没有“天花板”的,天花板就是用来给你不断突破的。

传统产业“加速跑”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不仅在浙江,今年以来,我国各地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正以差异化路径激发产业新动能。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达9.1%,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2%,传统产业正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各地也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密集出台政策举措,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广东省提出聚焦石化、钢铁、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工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四大重点行动”,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建成50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工厂,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甘肃省则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链条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通过技术赋能、绿色转型、集群协同和制度创新,传统产业潜能正在不断激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从一根丝里 透视纺织产业“破茧”之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白俄罗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经贸商机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