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 18:30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书写人生今年,一个名叫李冬菊的女人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48岁那年遭遇丈夫出轨,离婚后又患上抑郁症和狂躁症,最难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70块钱。
这是李冬菊前半生的故事走向,52岁之前,她几乎没有走出过老家郑州。
可能没有人,就连李冬菊自己也没想到,已经在固有模式中走过大半辈子的人生还会迎来巨大反转。
成为一个环球骑行者,8年骑过三大洲,12个国家。每天骑行10小时,晚上睡过墓地,搭过帐篷,拍下十七万张照片,结识全球各地的人。
图源@新人物
李冬菊在这条原本与自己无关的航道中乘风破浪,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但令人们惊讶的是,离婚多年之后,李冬菊面对那个因为重病被抛弃的出轨丈夫,她毅然决然选择复婚。
这是李冬菊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平凡女性自我拯救,艰难求索的故事。
在李冬菊眼中自己的前半生过得十分稳定幸福,直到意外发现丈夫出轨。
50年代的她赶上了上山下乡,去村里的农场炊事班干了四年,回到城里后又赶上工厂招工,顺利进入纺织厂上班。
下乡的那段时间,李冬菊结识了自己的丈夫,在李冬菊的印象里,丈夫长得很帅,有点像张国荣,细心会照顾人。
回城第一年,他们就结婚了,第二年便有了儿子。
图源@九派新闻
那时候李冬菊工作劲头十足,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手脚麻利地把编织材料挑拣好,织麻袋的产量常常是同事的两倍。
她评过厂里的模范标兵,每个月能赚一百多元,而那时丈夫也不过只赚二十多元。
两个人工作都越来越忙,可家里总要有人照顾,李冬菊只好换了份清闲的工作,调到汽车制造厂,做仓库管理员。
那段日子于李冬菊来说是稳定又幸福的,经济上依靠丈夫,家里的大事也有丈夫顶着,自己不用过分操心,往日的意志在平凡的日子中逐渐消磨。
直到44岁那年,李冬菊成为下岗潮中的一员,无奈内退没了工作。与此同时,丈夫的事业加速前进,升职成为中层领导。
一天,一个陌生女人给李冬菊打来电话,她是丈夫隔壁办公室的同事,直接戳破了自己与李冬菊丈夫的婚外情关系。
李冬菊前半生的幸福随之土崩瓦解,丈夫要离婚,提出房子可以留给李冬菊,但是钱自己要拿走。
昏了头的李冬菊还以为这段婚姻有挽回的余地,“我对他特别信任,特别自信,觉得就算两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李冬菊堵着气,说人都没了,要什么钱和房子,转头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她压根不相信真的会离婚。
图源@九派新闻
可现实却不像李冬菊想象的那样,两个人就这样离婚了,依靠了大半辈子的丈夫带走了一切,很快和另一个女人再婚。
李冬菊彻底一无所有,她的天塌了。
图源@九派新闻
她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去看医生才知道自己患上抑郁症和躁郁症,靠着医生开的药勉强能入睡。
白天大部分时间只能靠玩电脑游戏麻痹自己,忘却痛苦。
图源@新人物
李冬菊常常坐立难安,脾气变得急躁,开始不断抱怨自己的痛苦与不幸,时间久了身边的人渐渐远离了她。
没人理自己,她就向儿子抱怨,儿子因此回家睡不好,白天又要去上班,逐渐也濒临崩溃,他对李冬菊说,“你对我发泄,我比你更痛苦。”
身边唯一的亲人,让李冬菊意识到她得自救。
持续服药的李冬菊开始感受到药物强烈的副作用,有时走在路上感到心跳加速,身体失去控制,摔倒在地。
李冬菊擅自停了药,疾病再次猛烈攻击她的神经,儿子又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说以她的情况来看,要终身服药了。
就在李冬菊顿感人生无望时,转机出现了。
一次骑车出门,李冬菊看见路边的一个骑行车队心生羡慕,想跟在后面却怎么都追不上。
图源@新人物
车队里的人穿着骑行服,骑的大多是专业的山地车,李冬菊的自行车只花了100块钱,儿子知道后,花了一千一百元给李冬菊买了辆入门款的自行车。
李冬菊内心开始酝酿着一个大计划,骑着自行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她在市里骑车的路上认识了一些骑友,想加入却屡次被队内的组织者嫌弃装备太差,没有经验,年纪还大。
李冬菊不放弃,想在网上找队友,顺利找到一男一女相约骑行东南亚。
他们在南宁汇合,坐火车抵达越南,可没想到同行一周后,李冬菊被两个队友赶走了。
因为她年纪大,体力相对差,再加上三人在骑行开销上有自己的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其中一个人对李冬菊说:“你滚吧。”异国,深夜,不懂外语,只有一部老年手机,李冬菊无助极了。
她只能求助旅店老板,老板帮李冬菊联系了一名在越南旅行的网友,热心网友帮李冬菊联系好人,将她送回国。
这次骑行仅十天以失败告终,李冬菊却爱上了这种冒险的感觉,回家后她开始总结经验教训。
换上智能手机学习上网,找不到队友就自己出发,先在国内骑行积累经验,儿子送给她一条小狗作伴,取名“犀利”。
李冬菊的小狗“犀利”
李冬菊计划骑车去西藏,可是仔细一算,如果平均每天花一百元左右,骑到目的地要二十天左右,但她的存款只剩一百七十元,连两天的费用都不够。
她不想向儿子伸手要钱,在网上打听到可以去丽江客栈做义工,又能骑行,又能赚钱。
李冬菊只身前往丽江,一直干到过年,儿子问李冬菊回不回家,李冬菊说不回去了,在这里很开心。
可李冬菊转念一想,反正已经攒下一些钱,不如邀请儿子全家来丽江玩,她主动为儿子儿媳买了机票。
那时,她觉得自己变了。过去只会依靠丈夫和儿子,可现在她对儿子说:“妈妈也有点钱了。”
图源@新人物
两年后,李冬菊再次计划骑行西藏,她把小狗犀利放在车筐里,一人,一狗,一车,她就这样出发了。
没多久,曾经医生说需要终身服用的药物,李冬菊不再吃了,彼时的她不再需要药物维持精神的正常。
两年时间,她骑行中国二十多座城市,她被旅途治愈了。
图源@九派新闻
回想曾经外出骑行的原因,李冬菊并不认为这出自一种觉醒。
她的决定更像是生活退无可退,被逼无奈的她扑腾着寻找自己的一线生机,她不知道真正出发后会迎接什么。
但她知道,儿子很孝顺,因为她患病想要挤出更多时间陪伴她,可儿子自己也要上班,也有家庭。
李冬菊不想再麻烦别人,起码,出发的选择不会差过坐以待毙。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痛苦的自我瓦解之后,她在旅途中重建了自己。
外出骑行的8年时间里,李冬菊靠打工维持骑行的费用,她在美容会所干过清洁工,别人用拖把擦地,她就用布,擦得比别人干净。
她在后厨洗过盘子,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关节开始肿胀,大拇指又得了腱鞘炎,一碰就疼。
家里人劝她不要再干,外人也觉得这么大年纪了折腾什么,但李冬菊不理会,“路是我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坚持下去。”
也许这是曾经的李冬菊无法想象的,某一天自己也会变得如此执着,坚强。
已经出发的李冬菊无法停下,她爱上了骑行的自由,即使这种自由有时伴随着代价。
决定出国骑行的时候,李冬菊只会4句英语,Thank you,Sorry,No,Ok。
图源@新人物
骑行到欧洲时,因为住宿费用太过昂贵,可以搭帐篷的露营地收费也不算低,李冬菊就壮着胆子在墓地过夜。
在泰国骑行44天,她只花了2000多元,每天睡在帐篷里,学着当地的老太太买价格低廉的临期面包吃。
在柬埔寨的时候,她误打误撞入住了一家黑店,幸好及时发现房间里的摄像头,李冬菊联系了大使馆,连夜冒雨逃走。
图源@九派新闻
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李冬菊骑行到森林里看见了山火,树木都被烧的黑黢黢,林子里的乌鸦惨厉的叫声,直叫她难受。
她还扑灭了一场可能酿成惨剧的火灾,不懂英语只能靠拍下照片到服务区寻求帮助,报警后李冬菊的故事被发到网上。
图源@新人物
一些当地人遇见她,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李冬菊第一次觉得,以前总是依靠别人帮助,但现在也能为别人做一些事。
骑行路上,李冬菊经历太多。她不会英语误闯过边境线,被跟踪过,东西被偷过,差点被绑架过,遭人白眼被说成要饭的。
图源@九派新闻
她从一开始只有170元存款无法出发,到一边打工一边骑行中国,再到有了稳定的退休工资,独自骑行走过东南亚,欧洲,大洋洲。
这一路有太多绝望的时刻,但李冬菊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被陌生人帮助的感动。
在澳大利亚无法承受的高温天气里,一位女士主动开车带她到安全的地方。
沿途遇上的白人夫妻,从网上得知她的处境,特意开车找到她为她提供帮助。
自己因为修车浑身油污,狼狈不堪,一位经过的女士却毫不嫌弃地主动拥抱她。
图源@九派新闻
沿途收获的美景和感动支撑着李冬菊的骑行之路,她说:“当我走出去的时候,(才发现)世界这么大。”
图源@新人物
这是一个在人生前半程循着固有生活模板,靠随波逐流过活的女性,在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后发出的感慨。
离婚的十年中,李冬菊通过骑行重塑了自我,她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匹野狼,勇敢,孤独,自由。
图源@新人物
今年,李冬菊做了一个令网友意外的决定,和前夫复婚。
原来,前夫突发脑血栓,再婚的妻子便与他分开。得知前夫无人照顾,李冬菊主动抗下了这份责任。
消息在网络上发酵,人们的评论透露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
图源微博
有人采访李冬菊,问她离婚时恨不恨前夫,李冬菊说恨,但现在没有了,并不是不恨前夫了,而是谁她都不恨了。
最后李冬菊说了一句话:能复婚还是不要再婚,因为再婚牵扯到孩子,再一个我觉得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顺其自然吧。
李冬菊的话里有种无可奈何,复婚,前夫能够得到照顾,儿子可以重获完整的家庭。
李冬菊的选择依旧像一个传统女性一样,习惯委身成全周遭人的幸福,唯独自己她没想过。
这是李冬菊的个人选择,旁人无法评判对错,但作为女性李冬菊是了不起的。
52岁因为一辆自行车开启了一场艰难又漫长的自我重塑之路,如今65岁的李冬菊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虽然她的故事是一个独特的样本,但内核却与许多大龄女性面对的困境相同——一个女性要如何完成自我的独立。
答案不是离婚,更不是斩断七情六欲,而是真正从自我的需求出发,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广阔,更丰满的生命图景。
就像曾经骑车出发的李冬菊一样,相信自己拥有一种可能性。
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只要你愿意,你永远拥有开启第二次生命的权利。
你也可以勇敢,可以孤独,可以自由。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