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蔡邕《九势》与书法之妙

2024-11-23 22:51 阅读量:5k+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

在中国书法史上,汉代是书法蓬勃发展的时期。蔡邕作为当时的书法大家,其《九势》对于总结书法用笔规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将书法实践中的用笔技巧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后世书法家理解和掌握笔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蔡邕

01

蔡邕《九势》解析

(一)转笔

执笔法

转笔在书法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篆书和隶书的书写中,常常能看到其圆转流畅的运笔特点。篆书以圆笔为主,转笔的运用使得笔画连贯自然,如《泰山刻石》等秦篆作品,线条圆润饱满,转笔之处尽显浑然天成之妙。在隶书作品中,如《曹全碑》,转笔的运用增添了字体的飘逸感。与折笔相比,转笔更加注重线条的连续性和流畅性,避免了生硬的转折,使字体更加富有韵律感。在草书当中,转笔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快速的转笔能够使字体一气呵成,展现出草书的奔放洒脱。

《泰山刻石》

(二)藏锋

藏锋的运笔方法体现了藏头护尾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书法中至关重要。起笔时欲左先右,收笔时回锋,将笔锋藏于点画之中,使笔画不露锋芒,给人以含蓄内敛之感。在众多书法作品中,藏锋的运用使得字体更加稳重端庄。例如颜真卿的楷书,其点画饱满,藏锋的运用使得字体具有雄浑大气之感。藏锋的技巧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只有熟练掌握了藏锋的运笔方法,才能使字体更加富有韵味。

颜真卿行书《颜家庙碑》

(三)藏头

藏头即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与中锋行笔的概念相同。中锋行笔是书法中的重要笔法之一,能够使笔画更加坚实有力。在书写过程中,保持笔心在点画中行,能够使笔画的粗细均匀,线条流畅。许多书法大家都非常注重中锋行笔的运用,如王羲之的行书作品,中锋行笔使得字体飘逸洒脱而又不失力度。

王羲之《万岁通天帖》

(四)护尾

护尾强调画点势尽时,力收之,即回收笔锋。护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书法作品中,护尾的处理要恰到好处,不能过于急促,也不能过于拖沓。例如柳公权的楷书,其护尾处理得非常严谨,笔势收放自如,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

柳公权《玄秘塔碑》

(五)疾势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疾势的运用需要掌握好节奏和力度,不能一味地求快,而要在快速中体现出笔画的力度和质感。如 “永” 字的短撇,藏锋起笔后,折锋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然后迅疾锋利撇出,这一过程中疾势的运用使得笔画更加生动有力。

(六)掠笔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即永字八法中的长撇。掠笔的书写要轻快爽利,如长风吹过,给人以飘逸之感。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锋的转折和提按,使笔画既有力度又有节奏感。

(七)涩势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运用阻力产生笔势,且行且阻。涩势的运用如同骏马在战场上的冲锋,需要克服各种阻力才能前进。在书法中,涩势的运用能够使笔画更加饱满有力,富有质感。例如在写竖画时,通过缓慢的行笔和适当的停顿,产生涩势,使竖画更加挺拔有力。

《书谱》

(八)横鳞

横鳞是横画 “平而不平”,出现鱼鳞片效果,避免写得死板。在书写横画时,要注意笔画的起伏变化,不能过于平直。通过微妙的提按和转折,使横画呈现出如鱼鳞般的层次感。许多行书和草书作品中,横画的处理更加灵活多变,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营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九)竖勒

竖勒写竖画需理解快慢关系,如骑马勒缰,快中找慢,慢中求快。竖画的书写要挺拔有力,同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在起笔和收笔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体现出稳重之感;在中间部分,可以加快速度,使笔画更加流畅。这种快慢结合的方式能够使竖画更加富有生命力。

02

《九势》与拨镫法的关联

从有书论记载的汉代至清代,这漫长的两千年历史进程中,古人对于转笔的论述确实可谓一脉相承。在东汉时期,蔡邕所著的《九势》里提到的转笔,着重强调“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句话意义深远,它为后世的书法理论发展以及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转笔作为书法技巧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两千年间不断被书法家们探讨和传承。从汉代的古朴书风到清代的多样风格,转笔始终在书法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蔡邕的这句论述,如同灯塔一般,为后世的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指引着方向,让他们在书法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前行。

古人拨灯

拨镫法作为一种古老的书法技法,其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学者的解读中有多种说法。书法 “拨镫” 顾名思义,“镫”,马镫也。古语中,“镫” 又同 “灯”。“拨”,是一种反复来回的动作。“拨镫”,笔杆为马,拇指为左镫,其余四指为右镫。当时古人把控制马头的缰绳系于左右两脚镫,这样便能腾出两手拿武器。通过两脚前后左右“拨”动,可使马纵横进退,完全听从指挥。“拨镫”,若将“镫”作“灯”解,笔杆为灯心,拇指、食指与中指“拨”起来,也能让灯心转动。无论是哪种“拨镫”,大拇指与其余四指都需来回捻动,其结果无疑会使笔杆转动。这倒是正巧暗合了古人的转笔之说。

古人形容笔法的 “担夫与公主争道”“鹅划水” 等,过去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看来,与拨镫法如出一辙。“道”“鹅” 正是笔杆,“担夫与公主”“鹅掌” 正是笔两侧的拇指与其余指,“争”“划” 正是两侧手指的来回捻转。

蔡邕《九势》中的转笔与拨镫法在运笔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五指并用、“双苞” 的执笔法是针对、适合转笔的用笔法,在转笔时,此种执笔法最方便、最稳当、最能控制笔画。这种执笔法与拨镫法也密切相关,因为拨镫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强调手指对笔杆控制的技法。

拨镫法的运用,如推、拖、捻、拽等动作,与转笔的要求相互呼应。转笔需要左右回顾,使笔画连贯自然,而拨镫法的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书者更好地控制笔杆,实现转笔的效果。同时,拨镫法的 “指实掌虚” 原则也与转笔时对笔的控制要求相契合。指实能够保证手指对笔杆的稳定控制,掌虚则便于手指的灵活运动,从而更好地实现转笔的技巧。

蔡邕《九势》中的转笔与拨镫法有着紧密的关联。它们共同体现了古人对书法技法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把握,为后世的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蔡邕《九势》与书法之妙》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Singapore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