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养女儿的父母都在颐养天年,养儿子的父母都在养老院
异地扎根的弟弟有一家老小要养,没办法长时间在家照顾母亲,只能带着补品抽空回来看看母亲。
弟弟临走前,给了姐姐一沓钱,怕她年纪大了一个人照顾母亲吃不消,让她请个护工。
为了减轻弟弟的愧疚感,她便没有推辞拒绝,请了一个护工和她轮流照顾母亲。
在医院的这段时间,她说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医院里照顾父母的大多是女儿、儿媳,儿子真是寥寥无几。
现实中,养女儿的父母大多都在颐养天年,养儿子的父母多数都在养老院。
他们家庭条件不错,两个儿子成绩优异,一路深造到国外定居。
两个儿子平时工作忙,压力大,就在国内为父母选好了养老院。
令人气愤的是,两个身处国外的儿子竟然都没有休假回来为父母奔丧,丧葬事宜全权交由养老院代办,相关手续也都是线上完成。
父母双双离世,两个儿子人间蒸发,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如今的令人唾弃,只因为他们忘了本,忘了根,忘了孝。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确实会让身为儿子、老公和爸爸角色的男性背负更多的期望,承受更多的压力。
但以此为借口放弃赡养父母的儿子,无论他多么精明,成就多少,人前多么光鲜,他都是愚蠢和自私的结合体。
你也可以仔细观察下身边的家庭,那些从小养尊处优,父母过度给予偏爱和宠溺的孩子,是“白眼狼”和“败家子”的重灾区。
他们的肩膀,勉强撑起小家,却扛不起日渐年迈的父母。
苏大强被明玉照顾善终,大哥在国外只顾小家,不管父亲,是个好面子的精致利己主义,二哥失踪不见……
在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下,苏明玉明明是家中学习和生活上最不受重视的人,原本为了拼命学习和工作只为离开这个冷漠的家。
可真正等她名利双收之时,却成了最放心不下家的女儿,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她的帮衬。
看完这个结局,很多网友都替明玉不值,觉得她应该狠心抛下这个家,独自美丽,不被家里的糟心事牵绊,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
可大多数女儿,往往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对父母说狠话的是她们,最孝顺父母的也是她们。
哪怕在父母心中无足轻重,她们也狠不下心对父母不闻不问。
“女性为什么在危急关头,能够表现得比男性坚强,那是因为母性的力量更多的是原始的、本能的,所以女人往往能排除一切外在压力,促使她们变得坚强和勇敢。而男性身上的力量不完全来自天性,更多是后天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承担责任、保护家庭。”
这也就是说,身为妈妈、女儿的女性角色,在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她们往往多了一分坚毅。
37岁的女子为了照顾瘫痪父亲,至今未婚,她给父亲洗澡,翻身插尿管,从未嫌脏嫌累。
“其实我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身,我只是父亲的孩子,我不想留下遗憾,父母养我们小,我们一定要养父母老。”
但不管什么情况,无论什么身份,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就会如何待你。
请记住,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赡养父母,就是在为下一代树立榜样。
父亲过73岁生日,女儿为他举行“破坎”仪式,父亲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个简单的仪式,过程不过几分钟,却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爱和祝愿,父亲也为此开心和感动。
要说女儿和儿子谁最能为父母提供情绪价值,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投女儿一票。
从情感表达方面来说,女孩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被教导更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感受,而男孩可能受到“男儿有泪不轻弹”等观念的影响,情感表达上相对克制。
同时,女儿和儿子对待父母的沟通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她们倾向于使用柔和的语气和丰富的情感词汇来交流。
儿子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可能相对简洁直接,更容易忽略父母情绪上的细微变化。
比如,父母过生日的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是女儿帮着张罗,订蛋糕、买鲜花、为父母准备礼物。
父母生病时,女儿会贴心同父母唠嗑,拉家常,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纾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儿子则只是简单地问父母身体哪里痛,告诉他们要配合医生治疗。
为了父母开心,女儿往往更顺父母的意愿,比如带父母追他们喜欢的“明星”,看演唱会……
养女儿的家庭,女儿长大后,总是会问:“妈,你想吃啥,我给你做”,“妈,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养儿子的家庭,儿子回家后,总是先问:“妈,我们今天吃什么?”“妈,你今天菜炒咸了。”
面对老小孩的父母,女儿总是扮演照顾者的角色,儿子却依然活在需要父母照顾的世界里。
虽然儿女回家吃饭,父母就能开心,但身为儿女,父母为我们操劳半生,吃了父母一辈子饭的你,为他们做过几顿饭?
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
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意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全家热闹非凡,母亲也很欣慰。
母亲爱吃火腿,在上海时,鲁迅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从不给父母甩脸子是最好的尊重,耐心倾听是给父母最深的关怀,积极回应是给父母最暖的爱意,提供情绪价值则是最大的孝顺。
“如果你的父母现在50岁了,假如他们可以活到90岁,你每半年见父母一次,那你和父母的见面还剩下多少次?能说上多少句话?”
所以,回家的时候请带上笑容,能让他们开心的话多说,能让他们开心的事多做。
父母犯错,犯糊涂的时候,要懂得原谅父母之过,包容父母之错;
对于父母的唠叨和反复叮嘱,要懂得聆听父母之语,顺从父母之意;
父母生病,脆弱无助之时,要懂得陪伴父母之侧,温暖父母之心。
现实生活中,很多儿子成家后,就会专注于经营自己的小家,走南闯北拼事业。
总想着赚更多的钱,即使不在父母身边陪伴,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也是在尽孝。
不可否认,这也是孝心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要说孝心值,这种方式只占20%。
孩子教育中,父母的陪伴>物质的提供,这是亲子关系融洽的核心。
同理,尽量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也是他们晚年幸福的根本。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养老,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情感的温度。”
相比儿子,女儿们的心思更细腻,她们往往更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习惯,爱好,喜欢的电视剧,及时补上吃完的药……
太原市35岁的王海燕已经连续五年,每周末都会带着“备好的课”,重复同一个固定“节目”——教母亲学习电脑、手机技能。
于是,她决定将每周日定为母亲的专属“教学日”,教母亲上课两小时,帮助母亲转移生活重心,重拾生活信心,走出父亲故去的阴霾。
在她的耐心教学下,母亲很快学会了打字、使用微信、看新闻,浏览网页。
看着母亲从不会到会,从郁郁寡欢到和网友交流时的神采奕奕,王海燕觉得教母亲学上网,是她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有一次,母亲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回来后高兴地告诉她:“我又找到新工作了。”
母亲要教6位同学使用电脑,把她所学的网络知识教给更多的老年人。
看过一个关于女儿和儿子谁和父母联系更紧密的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和儿子相比,女儿和父母有着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大大小小的事都会和父母商量,而儿子则只是“有重要的事情时才会交流。”
诚然,女儿更容易表达情感,也更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和关心父母。
离得近的,总会时不时去看望父母,即使离得远,也会经常打电话,发微信。
即便如此,儿子也不应该将孝心外包给姐姐、妹妹和自己的妻子。
了解父母的处境,看见父母的需求,带领父母走出困境,才是身为儿女最走心的孝,也是父母眼里最有温度的孝。
近八成老人愿意学习,而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耐心教老人,总是拒绝,父母也只能被动“放弃”。
要知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首先就是撵在思维认知固化的老年人身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常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
教父母如何购物、打车、点外卖、识别诈骗电话,应该成为现代子女的必修课题。
“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接纳他们,帮助他们,让父母觉得我和你一起拥有这个精彩的,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天下父母都是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走路,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如今,角色互换后,我们也应该耐心地教他们与这个时代接轨,活出精彩,活出希望,活出价值。
最后附上“新二十四孝”行为准则,身为儿女,请自查您做到了哪几项:
“最好的孝道,是养志,顺从父母意志,让父母心里愉快;次一等的孝道,是养色,让父母总有笑容;最次的孝道是养体,只是让父母吃好喝好而已。”
人老了,不求吃多贵,穿多好,只愿走不动了儿女能常回家陪陪,只求躺在病床上后儿女用心照顾。
孝顺父母,从来都不是多么深奥的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无论是儿是女,都应明白:孝顺父母,是应尽的义务;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退休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养女儿的父母都在颐养天年,养儿子的父母都在养老院》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丹佛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