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雷锋日记》过眼录

2025-04-29 08:58 阅读量:1.8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阅读本身是一个反复品味的过程。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些发自内心的感悟。

我的朋友周金富老师,收藏了数百本与雷锋相关的书籍。其中,《雷锋日记》就有数十册不同的版本。

我陆续向周老师借了几本。细读之余,按出版年代的顺序,写了一点笔记。

《雷锋日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3年4月第一版。32开,89页,53000字。印数:400000,定价:0.30元。封面设计:王纯厚。

书的扉页,是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题词。

前言文中有这样一段:“本社依据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保存的,雷锋遗留下的9本日记,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已发表过的日记摘抄与原文进行了详细校对,又另外增加了一部分,共121篇,约45000字;集成这个册子,以飨读者。”

日记的启始是1959年×月×日,最后一篇日记的写作时间为,1962年8月10日。

《雷锋日记》第9页,1960年×月×日,雷锋抄写了一首诗:“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雷锋抄写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姚筱舟(笔名蕉萍)创作的,1963年朱践耳为之谱曲。歌曲由任桂珍首唱,1964年作为故事影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演唱,后经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绎,广泛流传。

我认识周金富老师,缘于一个展览,地点是北京东城的一个社区,展出了不同版本的《雷锋日记》,还有部分与雷锋相关的书籍报刊,介绍我认识周老师的,是一位叫冯立祥的摄影家。

当日,与周老师和冯老师握手告别时,他们留我吃完盒饭再回单位。我则想的是,是不是趁此机会张嘴借走几本老版的《雷锋日记》。

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一版《雷锋日记》同年同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劳动人民的好儿子雷锋》。32开,102页,64000字,印数是115000册,定价是3角2分。作者署名:本社编。插图作者:王绪阳、贲庆余。

扉页后是雷锋同志生前的半身照片:身穿棉军装,头戴棉帽子,端着冲锋枪,英姿勃发。照片的背面是雷锋日记的手迹。日记的日期,1961年10月28日。

这本书通过25个小故事,记叙了雷锋的生平事迹。作品的第27页,讲的是雷锋入伍前,在团山湖农场学开拖拉机的故事。文中转述了雷锋写的一段诗句:“南来的燕子啊/你可不用惊呆/不是晴天里响起春雷/而是拖拉机在隆隆地开……”

周金富是河南省邓州市人,1985年开始在北京工作。那一年他28岁。每逢星期天,周金富都要到琉璃厂中国书店逛一逛,翻翻看看,买几本旧书,陆续买了不少与雷锋相关书籍。

1980年代,周金富每个月的工资仅几十块钱,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就七八块钱,剩下的钱都买书了。周金富说,他住的宿舍,床上放着一个木箱,买的书全都装在里面。睡觉时,腿都伸不开。

《雷锋日记诗文选》是我第二次见到周金富时借来的。战士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32开,132页,75000字。这本书由雷锋生前所在沈阳部队的陈广生、李振奎编选。封面设计:仓小宝。书中插入了5幅雷锋日记影印手迹。

本书以谢觉哉写的《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一文为代序。该序文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1963年第五六期合刊。

在版权页之后的出版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本书包括雷锋同志从1958年至1962年所写的大部分日记和诗文。多数日记曾发表过,少数是新选的。有一部分诗文是第一次同读者见面。本书分日记、诗文两辑,都按写作时间为序。”

从这本书第93页开始,辑录了雷锋撰写的《南来的燕子啊!》等15篇诗文。

周金富借给我书时,好像总是犹犹豫豫的,还吭吭哧哧地用家乡话嘀咕几句。

周金富退休前在单位搞接待工作,早年间,他仅有一套新一点的衣服,出门时穿,回来时马上换下,叠好了放起来,等下一次出门再穿。周金富说,他在工作中接触的费用非常大,但一笔一笔都是清清楚楚的,每一笔钱支出时都有发票。各种收据,也都是要上交的。

有时周金富看见好书了,摸摸兜里的钱不够,一咬牙,厚着脸,就给远在河南的大哥打长途电话,让大哥给他寄几块钱。周金富的大哥在老家一所中学当教员,他喜欢读书、喜欢收藏,主要是受大哥的影响。周金富的四哥曾在部队当兵,收藏过一些与雷锋相关的资料、小册子等,多年之后,都送给他了。

《雷锋日记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3年8月第一版。32开,89页,60000字,定价0.28元。封面设计:川卉。扉页刊印了雷锋的照片,微笑在这一刻定格,成为永恒。

这本书辑录了雷锋1959年至1962年,118篇日记。书中有9幅雷锋手迹影印件。其中,雷锋抄录了多段箴言。比如:“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列宁)”

在1962年3月28日的日记中,雷锋是这样写的:“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要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

周金富收藏的每一本与雷锋相关的书籍或资料,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首都北京要建设一个大型的体育馆,这个地方原本的有关单位需要搬迁,其中有一家出版社的库房,搬迁的时候清理出来一部分旧书与资料。

周金富通过专门经营旧书及书稿的朋友,买到若干册。其中,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劳动人民的好儿子雷锋》1981年版,一校、二校、三校的清样,书刊成本付款记录及原始凭单汇册、印刷厂计价单(收款凭证)等。

从这些资料,可以了解,一本书从编辑到出版的全部流程。每一个环节,细节,均在眼底。

周金富说,卖旧书的人很有头脑,卖给别人,几块钱一斤,卖给他,就不是那个价了。

《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是我读了多遍的一本书。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32开,219页,141000字,定价20元。

这本书由雷锋杂志社编汇。主编:陶克;执行主编:胡承山、曹一萍。策划:杨松岩;责任编辑:左乐;封面设计:胡欣欣。

书中有多幅雷锋的照片,非常珍贵。比如,1954年6月1日雷锋在清水塘小学加入了少先队(见第2页);1955年5月荷叶坝小学四、五年级全体师生合影,前排左6为雷锋(见第3页);1958年2月雷锋在望城县参加治沩工作部分同志合影(见第4页);1958年11月雷锋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了一名推土机手(见第34页);1959年2月雷锋所在的洗煤车间调车组被评为红旗组,雷锋站在第二排(见第35页);1960年1月8日雷锋光荣入伍(见第62页)。

在“编者的话”中,有这样两段: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5周年之际,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

“本书不是简单的重印雷锋日记,而是通过雷锋生前的领导、战友、同事、曾经辅导过的学生和帮助过的人亲历讲述,追根溯源,挖掘出蕴含在日记诗文之中的一件件具体事例。从一个侧面将一个鲜活生动、血肉丰满、亲切感人的雷锋呈现给读者。”

这本书选编了148篇日记,4篇诗文和一个讲话稿,按时间顺序分为家乡、厂矿、军营三个部分。本书的讲述人散居在全国各地,30位见证者讲述的都是他们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与雷锋相处的往事。

比如,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团教导员吴帅民在文章中写道,在1960年代初“为节约粮食支援灾区,我们连一个士兵一天的主粮,由正常的1斤5两,减省到9两,还要求我们自己报量。”“雷锋每天只吃六两,是我们连队自报口粮最少的。”(见199页)

再如,雷锋生前所在连的司务长杨丰普在讲述中有这样一段话:“4月30日,我组织给全连官兵发夏装,按规定每人发两套军衣、两套衬衣,两顶帽子、两双袜子、一双胶鞋,一双布鞋,两条毛巾等。发到雷锋时,他说,‘司务长,我领一套就够了。’”(见211页)

周金富老师已经退休多年了,现住在京郊平谷区的一个村庄。

有人问他,为什么总在买某一本雷锋的书?

周金富说,主要是想了解,同一本书,到底有多少不同的版本,通过细读,再瞧瞧每一版都有哪些不同。还有嘛,时代在往前推移,有不少关于雷锋的书,可读性越来越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雷锋日记》过眼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