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丘陵地带的河

2025-04-23 09:00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

说不大清是第几次到锡林郭勒了,此番脑子里竟头一回感到锡林郭勒这一塞外之地离北京并不远。从北京到锡林浩特机场,也就飞行1小时25分,航程650公里。锡林浩特是锡林郭勒盟首府,时维2024年8月,立秋后的第三天,下飞机后抬头望天,灰云弥漫,秋阳匿影,阴凉之气让人生出初冬的感觉。记得史载锡林郭勒盟西南部秦时为渔阳郡北境,而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市怀柔区梨园庄东南,亦即,锡林郭勒的一部分与北京曾同属一郡。居京已逾40年,北京已是第二故乡,因此内心此刻对古时曾与北京同为一郡的锡林郭勒,竟莫名有了一些不同于过往的亲近。

一片开阔的草地向远处伸展,远处是一道低丘缓坡,显然经过了人工修整,坡上种着松树之类树木,丘坡前是一些红白相间色彩的仿蒙古包建筑,草地中央竖立着7个白色大字牌:“锡林郭勒奶酪汇”。这里是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区,此行来参加的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值下午3点多,草地上空乌云沉沉,乌云下四野如晦,似是要下雨的样子。以天空为屋盖,以草原为地毯,以茫茫原野为背景,活动倒也显得浪漫而诗意。

天还是落下了雨点,人们纷纷穿起雨衣。而雨点却始终轻柔,时间也不长,阵雨而已,没过一会人们又纷纷脱掉雨衣。坐在座位上,脚踏厚软如茵的绿草,望着四周暮色降临前似的草原,我心绪如此时天上的云涌动翻滚。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此种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无疑地,雨水在这里是十分让人稀罕的。遗憾的是现在这点雨如水过鸭背不湿毛……

没想到的是,下午6时左右,老天就给人以大大的惊喜。刚回到住地,雨就哗哗地下了。约好的两位锡盟朋友因公事缠身不能按时到来,在房间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出门时仍是大雨滂沱,宾馆院子里雨打风吹,树摇䓍偃,地上雨水一片一片地横流。从所住的配楼前往50米外的主楼,尽管打着一把宾馆为客人准备的大伞,裤子下端和皮鞋也已淋透。晚餐时朋友说,这几年锡盟确实雨水比以前多了。

接下来的两天,朋友的话不断得到验证。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额日登达来嘎查的“蒙冀界”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区、元上都遗址,在多伦县的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大河口项目区、诺尔镇新民村马云平植树造林点、朱镕基总理视察点等参访地,我们一行人大都是既穿雨衣又打伞忙不迭地应对从天上源源不断地砸下的大雨。

多伦县城东16公里处,有多伦湖。多伦湖是锡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多伦湖水域面积2万亩,环湖一周长达41公里。山丘、沙地和草原环绕着多伦湖,湖面上错落着湖心岛、半岛和沙半岛,山、水、林、草、沙在雨云密布的天空下,呈现出一道壮美而奇丽的景观。东道主自豪地说,多伦县的面积不到全盟的2%,但水资源却占到了全盟的50%,有多伦湖、姑娘湖等常年性湖泊62个,是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源头,常年性河流有47条……望着水波浩浩、远处高低起伏的山丘绘出美妙天际线的多伦湖,我想起锡林郭勒这一名称本来就是水——确切地说,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丘陵地带的河,你在哪里?

从地理上来看,锡林郭勒盟是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东部和南部多丘陵,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亦杂见一些低山丘陵。有一条河,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发源,绕丘陵与平原交错的锡林浩特市而过,蜿蜒流注市北部阿巴嘎旗境内的查干淖尔湖。这条河就是锡林河,蒙古语称锡林郭勒,锡林郭勒盟名即来自于它。锡林河源头虽然不在锡盟,但它对锡盟意义非凡。在锡林浩特市境内共有12条河流,其中最主要的河流是锡林河,其余大部分均为其支流。锡林河全长268公里,流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有这样的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夫妻来到锡林河畔登高俯瞰,只见草原上牛羊成群,百鸟翱翔。成吉思汗和妻子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情不自禁纵马奔驰。妻子的围巾不慎从马上飘落草地而不自知,当他们回头望去时,围巾已将原本笔直流淌的锡林河变成了九十九道弯。成吉思汗不由感慨:“此处造化神功,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地。”这一传说昭示锡林河也是锡盟人的一个精神寄托。

一个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以一条河流命名,并被赋予种种人文意义,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应该是这条河的宝贵,或者说是水的宝贵。诚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基本需求,身体约由60-70%的水构成。中国淡水总量在2.8万亿立方米左右,人均淡水量仅占全球人均淡水量的25%,是现阶段全球人均淡水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因此在我国的任何地方水都是必须珍惜的资源。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又是十分不平衡的,在空间上呈东南多、西北少的趋势。长江以北各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3.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长江以南各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而水资源却占全国总量的81%。对于地处塞北的风大、干旱、寒冷的锡盟和作为全国四大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草原来说,水的宝贵程度比我国南方要大多少倍不言而喻。因为水的宝贵,锡林河还是守护锡盟尤其是锡林浩特地区生态安全的一道天然屏障。

如此说来,“丘陵地带的河”即锡林河固然重要,但我倾向于认为,它更是一个象征——水之重要性的象征。除了锡林河,锡盟还有主要河流19条,大小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4.6亿立方米。如果说河流与湖泊是大自然的赐予,那么这25座水库则是来自人的奋斗,是锡盟人爱水惜水的美丽而生动的见证。

修建水库是为了“把水留住”。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此之关键,而水又从何来?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水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会在蒸发、降雨、地下渗漏、河流流动等过程中循环流动,并逐渐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对草原来说,降雨是非常重要的水之来源;同时,植被又能影响降水。降水量与地球表面的粗糙程度、反照率和水汽通量状况密切相关,而地面粗糙度主要受小尺度的地形和植物的高度影响,高大的植物有较大的粗糙度,因此,森林的砍伐将减少地面的粗糙度,反之,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将维持和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另一方面,植物覆盖减少,还会造成地表面反照率增加和植物的总蒸腾量减少,从而形成热汇和下沉运动,导致降水减少,进而造成植被减少,因为草原的养分循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群落结构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都是高度依赖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草原又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草本植物加大了地面粗糙度,阻缓径流,且纵横交错的发达根系形成紧密的根网,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我国天然草原大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北方草原地区总体上降水稀少。

植被就是水。水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植被问题,而植被问题则未必都是直接源自降水量,如过度放牧也会造成植被的破坏。据相关观察,我国的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依然不容忽视,实现草原的科学管理任重道远。在锡盟,我见闻了这里的人们为植被恢复所做的种种可歌可泣的努力。5个月前,我曾到锡盟阿巴嘎旗参加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牧民》(布仁巴雅尔、杨楣著)首发仪式暨座谈研讨会,见到了作品主人公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自愿扎根草原已达50年,他的事迹中,有诸多关于带领牧民治沙种草、改良草场的传奇。他有一句名言:“牲畜不是命根子,草原才是命根子”。在研讨会当天的早餐桌旁,我还听到廷·巴特尔说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话:“草就是粮食。”他这样阐述他的观点:牛羊吃草,人吃牛羊肉和牛羊奶制品,而人吃了这些高蛋白的东西,就会减少对粮食的需求,从而节省了粮食,所以说草就是粮食……

那次研讨会结束后,我和与会者们又乘车一个多小时,前往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的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参观廷·巴特尔的牧场和他的家。暮春时节,草原上的草尚未返青,一路上映入眼帘的还有一片片积雪。廷·巴特尔承包和租赁的6000亩草场,在斜阳下向远方延伸。我发现,3月的草原,草仍发黄,但廷·巴特尔和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场上的草,明显比来路上看到的其他牧场的草要茂密。在廷·巴特尔的牧场上,在他只有几间平房的家中,在住屋旁边被称为“廷·巴特尔大讲堂”的锡林郭勒盟农牧民培训中心里,我不断见证着、琢磨着廷·巴特尔的减羊增牛“蹄腿理论”:一头牛和五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同。一头牛有4只蹄子,牛吃草时用舌头卷着吃,不用蹄子刨,对草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五只羊有20只蹄子,羊是刨着草根吃,草根被羊刨之后对草的长势和对草场的破坏程度明显比牛大得多。养牛比养羊更适合荒漠化草场。还有他总结出的“四点平衡”经营模式:收入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生态最佳点、劳力最优点。还有他的“划区轮牧”“打草不拉草”等睿智和独到的见解……

当坐在往旗府所在地别力古台镇的中巴车上,回望廷·巴特尔牧场上只住着他和老伴两人的家,只见那几间平房渐离渐远,渐变渐小,直至融入苍茫的暮色,而廷·巴特尔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里愈发清晰……

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的村民马云平,则多少是从家乡黄沙漫天、狂风肆虐的苦楚景况中激发植树造林的壮志豪情。在青绿碧翠的樟子松林子里,67岁、较高身材、剃着平头的马云平,语含沧桑地给我们叙说他的种树史。

种树,在很多地方是一个简单的工种,挖坑栽苗浇水,约半个小时即可完成种一棵树的流程,然而在马云平这里,那是一个需要耗时8年的细活。2000年,乘着多伦县出台相关生态建设政策的东风,马云平承包了这片3700亩的林地。现在叫林地,刚承包时却只是一片“种啥死啥、寸草不生、人见人嫌的活动沙丘和风化沙地”。2000年之前的马云平是种地的,但地都是沙地,一亩地小麦产量一百来斤、莜麦产量七八十斤,养七八头牛,一家人的生计就这样辛苦维持。而一年四季都刮沙尘暴,风沙滚滚,沙丘不断蚕食土地与村庄的日子,使只有21户村民的组里搬走了13户。留下,还是远走?在军队的大熔炉里淬炼过5年的马云平内心生起永不言败且要改变命运的念头。但在沙丘和沙地上种树,又怎会容易。首先要固定沙丘,马云平承包的3700亩地包括了9个沙丘、6条沙带。他就地取材,用杨树杈子、石头块、秸秆等打网格沙障固定沙丘,夫妻俩在山上搭个马架子遮风避雨,两口子每天赶着马车,带上干粮和水来到承包地,一干就是一整天,种上黄柳、柠条、沙蒿、沙葱、沙棘、杨柴……两口子用整整8年的时间干固定沙丘的活,使承包地见点绿。2008年后,他才从辽宁省彰武县买来樟子松苗栽种,同时还种上杨树、榆树和山杏。天旱缺水,只能从家里拉水浇树。马云平对我们说“为了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一直往前走”这番话时,是笑着说的,但我能想象出他当初的悲壮与决绝。他们两口子以一年消灭1个沙丘、种1万棵树为目标,使这3700亩沙地逐渐变成了绿洲。我们看到,24年的漫漫时光,树林和草已改变了土壤,沙地成了黑土……马云平曾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或许是受到他的事迹感召,村里当年搬出去的村民又陆陆续续搬了回来。马云平则说,种树绿化,他并不是唯一,他只是多伦县众多防沙治沙群体和个人中之一员。

在锡盟大地行走,我被她的雨,被她的河流、草原和树林,不断触动着,更被智慧和坚毅的锡盟人,不断感动着。我想起十多年前一位同事曾给我看他写的一篇生态题材报告文学,其中的一句危言让我至今难忘,大致是这样说的:假如沙漠化得不到有效遏制,总有一天天安门广场将是黄沙茫茫、驼铃声声……

祈愿丘陵地带的河在草原的清风和馨香中不息奔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丘陵地带的河》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