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2023-07-09 07:32 阅读量:5.8万+

华人号:许广丽书法艺术工作室

本篇看着简单,其逻辑关系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仅看字面意思就会割裂整体的逻辑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天之道与张弓是怎么建立逻辑联系的?“有余”到底什么内涵呢?有道圣人不占有外物,如何侍奉天下啊?要想破解这些疑惑,下边进入今天的话题。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解释:天道运行的特点,不就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压低点,弦位低了就抬高点;弦位抬得多了就减损点,弦位抬得不足就补充些。

解析:天道运行的特点,不就像张弓射箭吗?张弓射箭和天道运行,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张弓射箭,弦位高了就压低点,弦位低了就抬高点;弦位抬得多了就减损点,弦位抬得不足就补充些,用来保障稳定的射击目标。天之道怎么管理万物的呢?大道(规律)是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宇宙万物的,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让宇宙万物都有一颗敬畏之心,让合大道之德者昌盛发达,让违背大道之德者不断走向衰亡。张弓射箭需要有目标,社会运行需要管理者(管理系统)有大道之德,大道之德犹如张弓射箭的目标,这就是内在联系。

管理者大道之德充实,争心至柔至弱,不以占有外物为念,执掌国家公器没有私心杂念,就能立政为公,执政为民,以天下百姓为念,大道就会让他获得天下民心,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安定,基业千秋万代。反之呢,占有万物的争心坚强,以占有外物为念,必然公权私用,公器不公,大道就会让他失去民心进而失去管理者之位。由此可见啊,张弓射箭,弦位高了就压低点,弦位低了就抬高点;弦位抬得多了就减损点。天道运行,让合大道之德的管理者昌盛发达,让背道而行的窃贼政客不断走向灭亡,所以啊,谓之: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解释:天道运行的特点,是减损管理者有余的私心私欲,用天下的长治久安来弥补不足。

解析:天道运行的特点,是减损有余的来弥补不足的,这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大道德性充足的管理者,对外物的占有欲望柔弱,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百姓,就能获得天下百姓之心,就能让江山永固,国富民兴,没有战乱之忧,就能跳出历史周期律而长治久安。这不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吗?管理者争心柔弱,不以占有外物为快乐,在世俗之人看来不就是损有余吗?天地大道却可以用天下的长治久安,国家富强安定来弥补他,就如新中国新社会,党的文化强调: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造福民众百姓,管理者不能有私心私欲,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就能蒸蒸日上,中华民族不断崛起,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平稳定。这不就是天之道的运行特点吗?圣人治国理政减少有余的私心私欲,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道(规律)就用天下的长治久安来弥补他。反之,背离天之无为之道,执行被管理者的有为之道,接着往下看。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解释:人之道则往往不是这样啊,是减损统治者不足的大道之德,来侍奉记得利益集团有余的私心私欲。

解析:人之道,往往指的被管理者之道,也就是世俗之人的有为之道。什么是有为之道呢?就是争心坚强,一切为了追逐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为念,一切以追逐和占有外物为核心。小人为了追求财货,士人为了追逐虚名,大夫为了追逐领地,侯王为了追求九鼎至尊。用有为之道治国理政,管理者就是进一步减损大道之德,来满足侍奉自己的私心私欲,占有金山银山,仍不知收敛;疯狂掠夺天下百姓民脂民膏,来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民众衣食无着,易子相食,帝王高高在上,发出“为何不吃肉”的感慨?旧社会为什么跳不出历史周期律啊?旧社会为什么改变不了朝代更替的历史宿命?这不就是根源吗?旧社会既得利益集团窃取国家权柄,公权私用,公器不公,住着豪华的宫殿,佳丽充实着后宫,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民众百姓呢,被高额的赋税压得喘不出气,耕而无食,织而无衣,就如将秃头时期的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占据天量的财富却不知收敛,疯狂掠夺民脂民膏,统治者不就是减损大道之德来侍奉自己的一己之私吗?所以啊,谓之: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解释:谁能拿出多余(大道之德)来供奉天下人呢?唯有道的人。

解析:“有余”在这里指的什么呢?世俗理解往往是财货,有道圣人不占有外物,如何拿财货侍奉天下。“有余”在这里指的只能是大道之德啊。什么是大道之德啊,就是玄德。什么是玄德呢?就是对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玄德是管理者之德,要求管理者执掌国家公器,不能私心私欲,要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真心实意造福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庄子》有言:内心无物,方可主宰万物。拥有大道之德充足的圣人,没有私心私欲,他视金钱为粪土,视虚名为精神桎梏,宝玉弃于深山老林而不动心,视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为累赘,这样的圣者执掌国家公器怎么可能以公谋私呢?这样的圣人怎么可能公器私用呢?这样有道者,怎么会不给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呢?奸诈邪恶之徒不能用财货伤害他,能言诡辩之徒不能用虚名伤害他,所以啊,谓之: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解释:所以啊,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所功劳却不自居,他是不愿显示自己的德性啊!

解析:圣人管理者有大道之德,对外物争心至柔至弱,也就不为名、利、财货、权力等外物所累所伤。他视金钱为粪土,视虚名为桎梏,视身外之物为累赘,有所作为那是人民百姓的功劳,怎么能自恃其能呢?有所功劳,历史是有人民推动的,凝聚着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怎么能自居其功呢?圣人治国理政,把立政为公、执政为民视为职责和使命,把真心实意造福百姓视为义务和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啊。大道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圣人造福天下百姓却能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不展示德性,所以啊,谓之: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尔及利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