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耶稣受难日——基督教日历中的一个神圣的日子,全世界的人都以静默、庄严和崇敬的态度来纪念这一天。但是除了耶稣受难的故事之外,我们对于这件事到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关耶稣受难日的九个有趣的事实,可能会让您感到惊讶。
1. 它并不总是被称为“耶稣受难日”
尽管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一词却被广泛使用,甚至让很多人感到困惑。“Good”一词被认为是从“上帝的星期五”或“圣周五”演变而来的。在某些语言中,例如德语,它仍然被称为“Karfreitag”,意为“悲伤的星期五”。“Good”一词反映了耶稣的牺牲最终为人类带来救赎的神学信仰。
2. 并非所有地方都是公共假日
虽然加纳、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将耶稣受难日定为公共假日,但美国等其他国家却不将其定为全国性假日——尽管一些州和领地选择在当地承认这一天。在许多以穆斯林为主或世俗化的国家,耶稣受难日被视为普通日子。
3. 日期每年都会变化
耶稣受难日没有固定日期。它被定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遵循阴历而非公历。因此,它最早可以在3月20日,最晚可以在4月23日。
4. 教堂里一片诡异的寂静
与大多数充满歌唱和庆祝的基督教仪式不同,耶稣受难日的礼拜通常安静、庄严,没有音乐。许多教堂不敲钟,祭坛空空如也,以表达当天的悲伤。按照天主教传统,耶稣受难日不举行弥撒——这种情况很少见。
5. 一些国家禁止跳舞和饮酒
是的,你没看错。在德国和瑞士等地,法律禁止在耶稣受难日当天公开跳舞、播放喧闹的音乐以及出售酒精饮料。这些禁令旨在维护耶稣受难日的庄严气氛。在某些地区,违反这些法律甚至会被处以罚款。
6. 耶稣受难日启发了众多著名艺术和音乐作品。
从米开朗基罗的画作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耶稣受难日几个世纪以来激发了无数艺术家和作曲家的灵感。这些作品探讨了苦难、牺牲和救赎的主题,以令人难忘的方式捕捉了耶稣受难日的情感重担。
7. 耶稣受难日不是星期五?
一些圣经学者认为,耶稣受难日可能根本不是星期五。他们引用了某些福音书的时间表,暗示耶稣受难日是星期三或星期四。然而,根据悠久的传统和神学象征意义,星期五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日期。
8. 每年朝圣者都会徒步走过“苦路”
在耶路撒冷,成千上万的基督徒沿着“苦路”或“悲伤之路”重走他们认为是耶稣最后走过的足迹。这条路线蜿蜒穿过老城,终点是圣墓教堂,据信那里是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地方。
9. 耶稣受难日曾引发日食。
据历史学家称,耶稣受难前后曾发生过一次日食——圣经中也曾提到过这种现象。《路加福音》23:45写道:“日头停止发光,殿里的幔子从中间裂为两半。” 一些科学家将日偏食的发生时间追溯到公元33年,这为圣经的记载增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分量。
更多报导,敬请查看华人资讯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