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09:00 阅读量:7.8万+
华人号:海内与海外“经霜枫叶丹”的郭霁云
郭霁云,1915年4月26日出生。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母徐志英经常为她讲述少年时遭逢庚子俄难,冒险从江东六十四屯游过黑龙江才侥幸生存的经历,用国弱民孱的惨痛教训告诫女儿要自立自强、保家卫国。郭霁云6岁在哈尔滨正阳小学上学,13岁进入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1931年,郭霁云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预科,立志学成后投身实业救国。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北,郭霁云转而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大学毕业后郭霁云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身心投入到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中。
这一年,郭霁云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在党的指派下发起组织了“东北妇女救国会”,并任负责人。此后,郭霁云和时任张学良副官的哥哥郭德权因政见不合而选择分道扬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郭霁云在党组织安排下,组织北平各界妇女支援北平保卫战,救助伤员,筹集物资。同年,她在河南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统战工作。1938年夏,受河南省委和周恩来派遣,她到武汉面见宋美龄,呼吁妇女救亡运动,宋美龄立即邀请其协助卫立煌的夫人,组织建立“新生活运动妇女促进会河南分会”。之后,我党通过这个被国民政府承认并有经费支持的妇女组织开展抗日工作,此项工作得到周恩来、邓颖超的高度赞扬。
1947年郭福悦夫妇与郭霁云母女在牡丹江合影
1939年5月,因中共党员身份暴露,郭霁云奉刘少奇指示几经波折到达延安,被任命为中国女子大学秘书长,1940年她进入马列学院(后并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郭霁云到东北参与建立根据地,筹建中苏友好协会。1946年她受组织指派面见宋美龄、蒋经国,传达中共坚决反对内战的态度,并伺机搜集情报。同年她当选抗战胜利后我党在全国大城市中建立的第一个民主政权——哈尔滨参议会参事,1947年她在牡丹江兼任区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郭霁云先后担任哈尔滨亚麻厂副厂长,其间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又任哈尔滨毛纺织厂副厂长、黑龙江省机械冶金厅副厅长、哈尔滨市妇联主任、纺织工业部化纤局副局长、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第一副院长等职。
1982年底,67岁的郭霁云离休。她思念黑河,想为故乡的建设做贡献,故乡也希望她发挥余热,助力故乡更快更好的发展。于是,郭霁云受聘为黑河市政府顾问,多次利用回黑河探亲访友的机会,为黑河的纺织项目牵线搭桥,为黑河地方志提供史料。2005年,郭霁云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7年3月29日,郭霁云在北京病逝。她的一生是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一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曾引陈毅总理诗为其题写:“耐雪梅花杰,经霜枫叶丹”,以示对其品格的赞许。
教育并随同子女一起参加抗战和革命活动的郭福悦、徐志英夫妇
郭福悦与徐志英婚后十年没能得子,家族决定将其大哥郭福增的长子郭德权过继给郭福悦,由他们夫妻俩养育。1915年26岁的徐志英生下女儿郭霁云。1925年,郭福悦经人介绍,得以到哈尔滨中东铁路机车厂任巡官(保卫科长)。在任职期间,郭福悦经常接触厂里的苏联职员,通过他们知道了俄国沙皇被布尔什维克的十月革命推翻,在俄国建立了工农做主的苏维埃政权这样的重大事件。郭福悦把这些新鲜事讲给妻子和儿女听,开阔了家人的眼界。也在妻女心中埋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徐志英奋发自强,自学读书识字,并参加俄国人办的秋林公司缝纫班,学会了做西服,后来还因此得到了在哈尔滨女二中任一级缝纫教员的机会。徐志英深感自身的局限,一定要改变女儿的命运,她把女儿当儿子一样养,让她读书识字,学习文化课程,希望她将来可以靠自己做出一番事业。而女儿郭霁云也不负父母期望,一直学习成绩优秀,16岁就考上北平法商学院预科。1931年夏,徐志英亲自送女儿到北平上大学,并委托当时在北平居住的兄长郭德权夫妇帮助照料妹妹。
郭霁云荣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北,郭福悦夫妇一度和女儿断了联系。当时,几十万东北军抵挡不了势头正盛的日军,不断撤离,只有当时驻防昂昂溪的马占山将军独自孤军奋战。当时在昂昂溪火车站(附属中东铁路)任职的郭福悦和妻子一起自发组织民众一起声援马占山。徐志英发起成立了抗日妇女慰劳会,自任会长,在昂昂溪和哈尔滨之间奔波,筹集物资钱款,筹措军用物资。郭福悦则想办法带队将支援物资和钱款送至前线。为此,马占山特意在哈尔滨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表示对抗日妇女慰劳会的感谢。1933年,郭霁云不畏艰险返回家中,在听取女儿讲述了北平的抗日救亡运动情况后,徐志英力主全家搬离东北,不做亡国奴。于是一家三口在年底搬到了北平。在北平生活期间,郭霁云和郭德权兄妹因对抗日主张不同,不断争吵,最终决定各自追随自己的信念。郭福悦和徐志英作为父母,特别是母亲徐志英很是支持郭霁云,赞同她追随中国共产党抗日的主张。1935年,徐志英因学习战时救护,获得了到北平妇女慰劳会新生活职业学校教授裁缝课程的机会。“西安事变”后,她在亲友引荐下,与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32军军长商震的夫人杨曾照及其女儿结识,为她们制作旗袍。这为郭霁云在日后顺利接近国民党高层从事统战工作提供了渠道。“七七事变”后,徐志英冒着枪林弹雨和飞机轰炸,自告奋勇上前线参加战地紧急救护,送慰问品到城楼,在南苑机场进行救护伤员工作。北平失守后,徐志英不畏日军搜查逮捕危险,多次用母亲的身份护送抗日学生南下。其中有著名的北平妇救会负责人刘清扬母女。后郭霁云到河南寻找党组织,母女分别。1938年,郭福悦留在北平照料老母,徐志英只身去找女儿。徐志英从北平出发,途经上海,香港,武汉,郑州,一路经历诸多艰难险阻,屡遭凶险,终于在洛阳见到女儿郭霁云。此后,徐志英积极和女儿一起进行抗日工作。彭德怀率领十八集团军路过洛阳,徐志英亲手为其缝制了军团锦旗。郭福悦、徐志英夫妇尽心尽力为革命工作,为抗日活动捐钱捐物,做女儿的坚强后盾。1945年,郭霁云夫妇奉命奔赴东北。1947年郭福悦夫妇也跟随另一批干部赶往东北。在经过贺龙驻地时,贺老总说:“二位老人是主张抗日救亡的代表,在延安受委屈了,特来设宴款待。”令老两口倍感欣慰。9个月后,老两口终于在牡丹江和郭霁云团聚。郭福悦被组织安排任牡丹江图书馆馆长,徐志英任牡丹江托儿所所长,还给配了警卫员。后全家被调回哈尔滨,郭福悦任哈尔滨社会事业协会会长,徐志英任哈尔滨孤儿院院长。郭福悦夫妇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市政府给予的嘉奖表扬。
郭霁云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证
郭福悦、徐志英夫妇一生平凡,他们以朴素的认知和实际行动始终追随中国共产党,为抗击日寇和革命事业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代表中国军人赴欧洲观战的兄长郭德权
郭德权生父为郭福增,是其养父郭福悦的大哥。郭氏在当年是黑龙江瑷珲的大族,郭福增曾经任清朝小官吏,三哥郭福绵曾经任中苏共管中东铁路理事长。郭福悦1887年生于黑龙江瑷珲,在家中排行老四,自幼读私塾,在其青年时曾在奉系军阀吴俊升部任陆军少校。郭德权之养母徐志英,1889年生于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徐志英从小聪慧勤劳,很小就能操持家务,经常和家人一起到俄罗斯境内为俄国富人帮工、浣洗衣物等,因而能流利地讲俄语,还会骑马、打猎、游泳。1900年11岁时,徐志英亲历了让她终生不忘的庚子俄难,亲眼见到乡邻亲友横遭不幸,黑龙江被鲜血染红,尸体顺江流淌,她随全家拼命游过黑龙江,侥幸躲过这次劫难,后逃奔至卜奎城(今齐齐哈尔)。不久后徐志英父母去世,她和兄嫂一起颠沛流离,终于在15岁时得以回到瑷珲老家,之后嫁给同乡郭福悦。
抗战期间郭德权出国观战的武官礼服
1900年郭德权出生。1900年夏庚子俄难前,郭家家境殷实,亲友显要。然而好景不长,庚子俄难后,全家离散。郭福增带领着家人,怀抱尚在襁褓中的郭德权,奔逃5000余里到卜奎,后又到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侥幸逃生。直至1909年,郭家回到瑷珲老家。郭家经营钱粮各业,日渐小康。1911年,郭德权的四叔郭福悦没有子嗣,家族决定将郭德权过继给四叔四婶。1914年,黑龙江督军吴俊升陷害郭福增,郭德权在年仅15岁时就勇敢地代父入狱半年。因深感军阀无道,郭德权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1915年至1927年,他先后在烟台海军学校、广东大沙头航空学校、黑龙江省军官养成所和陆军大学学习任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已经晋升为陆军少将的郭德权奉命派驻美国任首席武官,任务是尽力争取美国援助。1941年12月,郭德权又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馆少将武官。赴任前,他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并且特许他携带一本密电码,必要时可直接向蒋介石报告。次年他到苏联临时首都古比雪夫赴任,立即开展艰苦繁忙的军事外交工作。不久之后,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苏联还都莫斯科,郭德权也随大使馆迁回莫斯科。在这期间,他与各国驻苏使领馆武官频繁互动,为世界反法西同盟取得最后胜利恪尽职守。1945年3月,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接近尾声,国民党政府拟派两将军到欧洲观战,但被伦敦联军统帅部拒绝。后郭德权在英国驻苏联大使及军事代表团团长鲍斯威尔中将推荐下,以私人名义自费赴北非及意大利观战。郭德权先后途经伊朗德黑兰、埃及开罗,在埃及参观了亚历山大港和阿拉敏高地后,转赴意大利、希腊等地战场参观了克里特岛防空设施,后又到那波里城、达卡金诺寺高地、佛罗伦萨、米兰战场参观,共历时两个月。后来得知,作为中国军官代表赴欧洲战场观战的只有郭德权一人。1973年,郭德权著有《郭德权家室枕述》。在书中他感愧言轻力微,否则当为国家更多贡献。他自称“黑河布衣”,希望有生之年能重返故土,祭扫祖坟,并于白山黑水间颐养天年,以求对历史和先辈有所交代。郭德权1989年病故于台湾。
2011年9月,郭德权之子郭苏生,回到大陆,与其亲属决定将各自的父母遗物捐赠给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2012年4月5日,他们兄妹几人参加了在北京江苏大厦举办的“郭德权、郭霁云亲属向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捐赠遗物、史料仪式”。郭苏生将郭德权获得过的军功章、将校服、中正剑,以及驻美、驻苏回忆录等,一并捐赠给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供图/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