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8 17:48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广东省侨联宣传文化中心肇庆美食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在目前已公布的90项肇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饮食类达到20项,包括了肇庆裹蒸、广宁云吞、德庆竹篙粉、大湾麦溪鲤(鲩)、鼎湖上素、西江河鲜、封开杏花鸡等烹饪制作技艺。
今天,
小编就带你吃遍肇庆!
端州区
📍裹蒸
裹蒸是肇庆的传统美食,也是人们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千年来,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裹蒸以糯米、脱衣绿豆、半肥猪肉为原料,并以肇庆当地特有的柊叶包裹。2009年,肇庆裹蒸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肇庆市端州区方志办供图
📍疍家糕
疍家糕是肇庆西江疍民(水上居民)传统的节庆食品,也是疍民互相馈赠的常用礼品,“糕”谐音“高”,寓意祈盼生活步步高。传统疍家糕分咸甜两种。咸糕以黏米、芝麻、花生、虾仁、猪肉为材料,甜糕则以黏米、白砂糖为材料。疍家糕制作需要经过选米、洗米、浸泡、磨浆、调浆、蒸炊、冷却、切割、包装近10道工序。做咸糕时,第一层放猪肉粒,第二层放虾仁,一寸厚的糕要做成七层,最后一层糕面上撒点芝麻。做甜糕时,白糖先煮至金黄色,用开水兑成糖水,一层白色粉浆,一层黄色粉浆,反复码上几层,便可明显看到黄白相间的颜色。由于层次多,疍家糕又被称为千层糕。2012年,疍家糕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 多彩肇庆
📍西江河鲜
肇庆紧邻西江,河鲜丰富,这里生产的河鲜主要有黄骨鱼、和顺鱼、鳊鱼、笋壳鱼、沙蚬、河蚌、河虾等。其中,笋壳鱼形似笋壳,肉多且厚,骨刺极少。清代袁枚称其“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西江河鲜讲究的是一个“鲜”字,渔民往往凌晨三四点就下河捕捞,一早就把鱼虾送到市场。对西江河鲜最好的烹饪方式就是白灼,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西江河鲜的原汁原味,且操作简单。代表菜品有鲜甜味美的白灼河虾等。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七星剑花
七星剑花清心润肺,除痰止咳,滋补养颜,和猪骨一起再加上点罗汉果或者蜜枣熬制而成的老火靓汤清甜芳香又有益。
图源 肇庆市仙女湖度假酒店
鼎湖区
📍鼎湖文㞧鲤、文㞧鲩
鼎湖文㞧鲤、文㞧鲩因产于鼎湖区沙浦镇文㞧塱而得名,清朝时曾获“岭南第一塘,文㞧鲤鱼王”御赐牌匾。文㞧鲤体型粗短,腰间长有金线,游动时金光闪闪。其内脏小、含油多,入口清甜嫩滑、甘香味美且无泥腥味。烹饪方法以清蒸最佳。清蒸时,无需放葱、姜、油和酱油,仅加入少许盐和陈皮丝即可。自清以来,文㞧鲤驰名于东南亚地区,是鼎湖区著名的出口畅销产品。文㞧鲩体态修长,背部呈青绿色,胸鳍和尾鳍呈灰黄色,其味道让人惊艳。在沙浦镇,一条文㞧鲩可以被制作成油煎鱼皮、鱼羹、鱼肠煎蛋、手工鱼丸、油煎鱼骨、清蒸鱼腩六种不同的菜肴,色香美味俱全,一次性满足食客对不同味道的追求。此外,新鲜肥美的文㞧鲩经过纯手工自然天气晒制成鱼干,味道甘香,老少皆宜。
图源 鼎湖发布
📍肇实
肇实正名芡实。因肇庆所产的芡实颗粒大、颜色深、淀粉含量高、营养成分及水分更丰富,仅肇庆品类独有,故被冠以地名,称作肇实。如今肇实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以鼎湖区大量种植为主。早在宋朝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食材,肇实多用来炖肉、煲汤或入药,能健脾止泻、固肾去湿,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图源 多彩肇庆
📍鼎湖上素
鼎湖上素是鼎湖山庆云寺特有的素菜,所以称“鼎湖上素”。始创于明万历年间,有近400年历史。此菜取材讲究,选取上好的冬菇、草菇、发菜、雪耳、木耳、石耳、银耳、笋干、腐竹、粉丝、黄花菜等原料制作精心,再加上葱、蚝油、花生油等配料,用猛火共煮。色泽鲜艳、芳香扑鼻、甘香脆口、爽滑鲜甜是“鼎湖上素”特点。
图源 多彩肇庆
📍鼎湖山水豆腐花
鼎湖山水豆腐花采用鼎湖山的优质山泉水秘制而成,先用山泉水把制作豆腐花的黄豆泡好,研磨后再蒸煮,事后投入适量石膏,配之以红糖和姜做成的糖水作底,做出来的豆腐花会更为细腻嫩滑,香甜可口。水嫩嫩的豆腐花在糖水中荡漾,清香可口的糖水自然“钻进”碗底,品尝前可适当搅拌,以便糖水能和豆腐花相伴进口,嫩滑柔软的豆腐花中夹带着糖水的甜中微辣的姜味,喝下几口,暑气顿消。
图源 肇庆市鼎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粉葛
进入冬季,不少广东人选择用粉葛煲汤,不仅滋润肠胃,还能清肝降火。在鼎湖砚洲岛,村民种植粉葛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因砚洲岛地处西江中心,四面环水,大部分土质属于沙质土壤,土地pH值呈中性,加上带有硼、镁、锌等微量元素,因此,砚洲岛种出来的粉葛无渣口感粉糯清甜,深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砚洲粉葛是营养独特、药食兼备的绿色食品,其淀粉含量高达40%。用作佐料煲汤,其汤不肥腻,味甘清香;此外,粉葛还可制成葛粉,用开水冲匀成稀糊,配上白糖或红糖,食用方便,生津止渴。
图源 鼎湖发布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是肇庆鼎湖山的特产,富含造血功能的铁元素,具有生津止渴、补血养颜、延缓衰老、令人肌肤红润的功效。紫背天葵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是夏季清凉饮料中的佳品。著名诗人郭沫若曾题诗称赞:“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杯。”传神地道出了鼎湖山紫背天葵的骄人特色。2016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的“广东手信文创设计评选”中紫背天葵获“广东手信”称号。
图源 星湖美美
高要区
📍高要麦溪鲤
麦溪鲤,亦称大湾麦溪鲤,主要产自肇庆市高要区大湾镇古西村麦溪鱼塘,是高要区名优特产之一。上市麦溪鲤的重量一般为1千克左右,外形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浑身柔软而有光泽,鳞片银白色,鱼身两侧有3条金线由鳃部一直延伸到尾部,金星点点,“颜值”颇高。在《高要县土特产志》上记载着“麦溪鲤·慈禧御赐鲤鱼王”的历史故事。相传,清代曾有一位钦差大臣出巡途经高要,尝过清蒸麦溪鲤后,惊叹这是难得的美味珍馐,遂派人把鱼送往京师。慈禧太后品尝后大为赞赏,所以民间流传麦溪鲤是曾经得到皇家金口封赐过的“鲤鱼王”,素有“鱼中之王”的美誉。传统古法清蒸食谱是选取二三斤重的新鲜麦溪鲤1条,洗净开边控水后,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2012年,麦溪塘获原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
图源 多彩肇庆
📍高要茶果
茶果是高要的一种传统食物,包括用红豆、绿豆做馅的豆糕、马蹄糕和用萝卜、鸡蛋、榨菜等作馅的角仔等。每年农历正月和二月的初五、初八、十五等日子,当地村民用稻米粉蒸熟制成“茶果”点心供奉神灵,祈求人丁安康。
图源 多彩肇庆
📍江口鸡煲蟹
西江毛蟹鲜甜,本地靓鸡肉质鲜美,洗净后按次序加入瓦煲,慢火细熬,香味逐渐溢出。鸡煲蟹还有它美妙之处:一菜两吃,两鲜并一鲜。刚端上桌时尝上一口热腾腾的汤,品到的是鸡的鲜味;到最后再来一碗汤,尝到的则是蟹的鲜味了。
图源 多彩肇庆
📍蚬岗火锅粥水牛肉
牛肉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高要蚬岗人喜欢的是粥水牛肉,最大限度地将牛肉的鲜甜保留在粥中。煮法也简单,煮好的粥底加入果皮,牛肉切薄片,用生姜、盐、糖、胡椒粉等腌制,放入煮好的粥水中即可。
图源 高要发布
📍塱鹤云吞
高要塱鹤云吞,其最大的特点是皮很薄,近乎于透明,包上碎肉馅,加入秘制配料,塱鹤云吞个头虽小,但烹饪后的口感清香滑嫩。
图源 高要发布
📍河台黄金菊
高要河台镇种植黄金菊历史悠久,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黄金菊盛开的时节,连片浪漫的花海都会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游玩。除了具有观赏性,河台黄金菊还有食用价值。因具有清肝明目、降压排毒、提神醒酒等功效,“河台黄金菊”茶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图源 高要融媒
四会市
📍茶油鸡
茶油鸡是四会市的一道名吃,主要用珍贵清香的当地特产山茶油烹制而成,具有鲜香、嫩滑、无腥味的特点。制作茶油鸡方法有三种:一是用茶油炸,二是用烧开的茶油淋,三是放在茶油锅里焗。其中,第二种方法需先用茶油、盐等混合抹在鸡身内外进行腌制,锅内倒油,用竹枝将鸡横架于锅上,待茶油小滚时,频频将其浇至鸡身上直至鸡熟透。出锅后的茶油鸡成色金黄,皮脆肉嫩,咸香入骨,口感极佳。
图源 四会电视
📍沙糖桔
四会被誉为“中国柑桔之乡”。沙糖桔栽培史有1000多年,其果色桔红、皮薄、果肉爽脆、汁多、化渣、清甜而有蜜香味,上市高峰在12月至春节间。为拓宽沙糖桔销售市场,2021年,位于肇庆四会大沙镇的肇庆市奇乐之仁堂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还研发了沙糖桔风味系列饮料,并以四会沙糖桔为主要原料推出果汁饮料和果汁汽水系列产品。
图源 南方+
📍仁面果
拥有“广东十大绿美森林小镇”之称的四会市罗源镇,是远近闻名的“仁面子之乡”。2022年,石寨村古树群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其产出的果实仁面果,又名叫长寿果,每年6至7月份仁面果开始成熟,像是墨绿色的宝石垂挂枝头,果实大小如梅、皮色青绿,肉厚酸香、口感爽脆。仁面果除了新鲜食用外,还通常制作成干凉果,盐腌仁面、酱油仁面等;还有不少人制作成仁面酱,选择青绿新鲜的仁面果,配以猪肉、紫苏、豆酱、沙糖、蒜头等,吃起来开胃又美味。
图源 四会发布
📍无笃仙螺
又名山坑螺、无笃石螺。和一般螺不同的是,仙螺体形很长,一般长3—6厘米,颜色青灰较普通石螺为深,似螺丝状,最大特点是尾部平整,就像被铡去一样。因为常年长于石底山坑溪流中,水清流湍,所以肉质清脆鲜美,没有泥味。尤其是产自四会贞山大坑、大南山山坑的仙螺味道特别清甜,让人食之难以忘怀。
图源 四会发布
📍窝粉
窝粉的名字是由它的制作工具窝篮而来的。其特点是米香味浓郁,吃起来爽口弹牙,柔韧性十足而又嫩滑。习惯的吃法是用酱油和熟油拌,加上葱花,最能吃到那种特有的米香。而四会市范围内尤以江谷窝粉最为传统地道,因为四会江谷镇手工业比较发达,用竹子编制的窝筛是其中一项。制作方法是将米浆浇在窝篮上,拿起窝篮逆时针转上两圈,将米浆平铺开来,再放入蒸炉里快速蒸熟。吃时先将其晾凉、切碎,加入自己喜欢的调料。
图源 多彩肇庆
广宁县
📍广宁云吞
广宁云吞是一种植根于广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2010年就荣获“中国粤菜名点”称号,2014年获得“广东传统特色小吃”称号,是广宁民间传统美食之一,以汤鲜味美,皮薄馅嫩,口感润滑而闻名。广宁云吞的特别之处在于皮爽肉滑,皮薄馅厚,香脆爽口。云吞皮是全蛋皮,除了用鸡蛋和面,还加了适量食碱。蛋皮显微黄色,不容易煮烂,也比较薄,刚刚出锅的云吞皮爽口弹牙。云吞馅料是用土猪肉做肉馅。汤底一般用猪骨、鸡骨熬制,也有放入虾米提味增鲜的。目前,全广宁有云吞美食店300多家,其中有数家是百年老字号,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品尝,这一传统技艺在广宁县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图源 广宁发布
📍广宁竹虫
近年来,广宁竹虫美食的名声大涨。2014年,“椒盐竹虫”入选“广东100种传统特色美食”。每年夏末秋初,是广宁竹虫最肥美、竹笋最鲜甜的时节,吸引了众多珠三角等地的游客品尝。
图源 多彩肇庆
📍广宁竹筒饭
广宁被誉为“全国竹子之乡”,这里有一种美食叫竹筒饭,把优质大米加上冬菇、虾仁、叉烧、牛肉等佐料拌匀,再放去新鲜的竹筒里面用火烤半个小时,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竹筒饭,就呈现在你眼前。
图源 广宁发布
📍广宁竹笋
肇庆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竹子二百多种,而广宁竹笋以“三笋”闻名。其中,以“文笋”为最,“苦笋”清香回甘,“甜笋”清甜爽脆。
图源 广宁发布
📍古水烧肉
广宁古水烧肉的皮色泽金黄,连着肥瘦隔层相连,以色鲜、气香、味美、皮脆、肉酥等特点而远近驰名。只需轻轻咬上一口,便能感觉唇齿留香,酥脆的皮与酥香质滑的五花腩,让人食指大动,回味无穷。
图源 广宁发布
📍广宁竹芯茶
广宁“青天茶”原来叫竹芯茶,以采自深山老林野生茶叶,配上当地特有的“竹芯”精制而成。这种茶色泽金黄,香味四溢,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醒酒的特效,同样是非品不可的佳茗。
图源 肇庆农业农村局
📍广宁番薯干
广宁县潭布镇种植番薯和制作番薯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潭布镇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和微沙土壤使种植出来的番薯营养成分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潭布番薯干色泽金黄、柔软香甜、老少咸宜,被评选为广东岭南名小吃并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图源 广宁发布
德庆县
📍德庆竹篙粉
德庆竹篙粉因需放在竹篙上挂晾而得名。作为德庆的传统美食,竹篙粉已有500多年历史,素有“岭南第一粉”的美称。竹篙粉的特点是粉色洁白、粉质幼细、韧而爽滑。传统制法需经过浸米、磨浆、撞浆、蒸粉、晾粉、准备配菜等多个工序。将蒸好的粉张放在竹篙上晾凉时,热粉与竹篙相遇,会产生独特的口感和清香。在煮好的切成宽条的竹篙粉中加入葱花、酸辣椒等辅料,再将炒熟的新鲜猪杂、猪肉连同芡汁均匀地淋洒在竹篙粉上,让竹篙粉充分吸收肉的香味,一道柔韧嫩滑、美味诱人的竹篙粉就制成了。
图源 肇庆西江网
📍紫淮山
德庆紫淮山,表皮黄褐色或深褐色,多须根。该产品质地坚实,断面肉质细腻粘滑,呈紫色。经煮易酥不散,呈糯香;炒食口感松嫩,味鲜爽。作为餐桌上的佳肴,紫淮山还可以加工成紫淮山粉、紫淮山酒、紫淮山糕点、紫淮山饼、紫淮山糖、紫淮山面条等。近年来,德庆县大力推广德庆紫淮山,打造“大红大紫”特色绿色优质农产品。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德庆“榨”
“榨”之字面上就是很生动形象的一个动词,用拼音读就是“Zha”,是一个很有德庆特色的物产。德庆县具有悠久的菜榨腌制历史,有黄瓜榨、豆角榨、酸菜榨、酸笋等,其中以黄瓜榨和豆角榨居多。德庆黄瓜榨的制作,采用原始的发酵腌制工艺,腌制不加任何添加剂,坚持只用生盐,让其自然发酵,成就爽脆、美味的德庆黄瓜榨。
黄瓜榨炒猪杂。图源 多彩肇庆
📍德庆富笋
富笋,是德庆县高良镇的特色农产品,鲜食部分为未破土的初生、嫩肥、短壮的竹芽,德庆高良富笋既可鲜食,也加工制成笋干,是一种营养较好的蔬菜,其食用有清甜、爽口、无渣的特点。最地道的吃法,则是酿富笋、腩肉炒笋及制作成富笋木薯滞,这三道菜是当地食肆主打的时令特色菜。
图源 德庆发布
📍德庆贡柑
德庆是贡柑的原产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开元年间,德庆就开始种植贡柑。德庆贡柑金黄皮薄、蜜甜清香、化渣爽口,被誉为“千年贡品、中国柑王”。作为德庆的名优农产品,德庆贡柑热销全国各地,并驰名港澳、荷兰、英国、新加坡等市场。
图源 德庆发布
📍德庆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首乌、地精,其块根、藤茎、叶均可入药。精制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德庆县出产的何首乌为地道药材,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充分挖掘利用何首乌资源,近年来,德庆县大力发展何首乌深加工。除加工成首乌片由药材公司收购入药外,还开发出了一系列首乌制品,主要产品有精制何首乌、首乌酒、首乌汁、首乌饮料、首乌软糖、首乌洗发水等系列产品。
“首乌饼”。图源 德庆发布
📍德庆酥
德庆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属于广式点心。甘香松脆,呈淡黄色,色泽鲜明。原产于广东省德庆县,是在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成品呈淡黄色,具有甘香松脆,入口即化的特点,一直被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当作馈赠佳品。
图源 遇见德庆
封开县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主要产于封开县杏花、渔涝一带,它有三大特点:两细,即头细、骨细;三黄,即嘴黄、毛黄、脚黄;两短,即身短、颈短。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十分嫩滑鲜甜,但尤以白切最佳。白切杏花鸡,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清、鲜、甜、爽、香。
图源 封开发布
📍封开肉(鱼)鲊
大洲肉(鱼)鲊是按特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腌制发酵食品,历史悠久,自我国古时便已出现。从汉朝开始,肉(鱼)鲊就广为流行,封开当地人以鱼加盐等调料腌渍,使其久藏不坏,遂称之为“鲊”,指防止鲜鱼变质,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在进入商品市场后成为古时的专类食物,这种食法一直沿续至清朝。在封开贺江水域,鲤鱼产量极高,且又肉多味鲜,用此为鲊,其滋味不言而喻。
图源 封开发布
📍罗董牛肉干
封开罗董人制作牛肉干不用烟熏火烧,而是在凛冽的北风中自然风干,这样做成的牛肉干吃起来鲜韧味美,让人齿颊留香。
图源 封开发布
📍南丰座粉糍
千层糕在当地又叫座粉糍,是由米、油、盐、水做成的食品,呈圆柱体,直径75厘米,高18厘米,重达40公斤。由20多层薄薄的秘制花生油和20多层稍厚的“粉糍”叠加而成。横向切开,汁水涌流,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口水直流。按照每人吃一斤算,需要80个人才能吃完一大块。座粉糍是封开县南丰镇的特产美食,在封开县北部南丰镇、金装镇、长安镇、都平镇、大玉口镇,莲都镇等镇非常盛行,但一般只有在南丰镇墟日才能吃到正宗味道的座粉糍。
图源 封开融媒
📍封开油栗
封开县地处北回归线上,常年温暖湿润,种植油栗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封开油栗皮薄、油亮,既可生食也可用作烹制菜肴,因其味美而声名远扬,2013年,封开油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封开,马欧村的油栗又因其品质最优、产量最大、栽培历史最久而最为畅销,每至中秋,油栗供不应求是常态。封开油栗也可与鸡、排骨等肉类一起炒、焖、蒸、炖食。封开油栗焖杏花鸡,封开油栗蒸排骨,油栗雪耳糖水……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图源 封开发布
怀集县
📍岗坪切粉
岗坪切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怀集县的名优特产品,以当地出产的优质稻米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其质爽口、软滑薄韧、浓郁甜香、风味独特,是老少咸宜的绿色美食。切粉拌炒时蔬可当饭又当“餸”(菜)。
图源 广寻味
📍怀集六十日
在怀集各村寨素有腌制“六十日”酸菜的传统。“六十日”的主材是黄菜(当地称:六十日黄菜,小型早熟萝卜)。每年的白露过后,为黄菜最佳播种节点,经为期60天的生长期后即可采收鲜。把鲜黄菜晒至八成干,用开水煮至刚熟,捞起放入竹篓用重物压干水后,再冲洗。如是数次,然后撒入适量的食盐,拌好后再入清洗干净的坛子,压实、封好口,以防漏气和沾上食油,一个月后即可出坛开吃。经腌制的“六十日”出坛后,少了新鲜时的那一丝涩味与咄咄逼人的强悍,而多了一份柔和与鲜香!独自清蒸或单炒,吃起来味道佳、口感好、开胃而又消食;而与肉类做成汤也别有一番滋味。
图源 怀集人网
📍桥头石山羊
石山羊自母胎到出栏均活动在高山上,采食杂草、灌木、苔藓以及吮甘露。它们的肉质细嫩、鲜美、清甜,无膻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珍馐美馔的药膳美食。
图源 广东新闻联播
📍怀集猪浸
过去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年头购买猪苗养到年底时才宰杀,叫杀“年猪”。猪血的食法有多种,一种是待猪血凝固后切成小方块放进沸水中做成猪红汤;一种是加入大米熬成了猪红粥。最别出心裁的是把猪血灌进小肠中,然后放进锅里慢热浸泡煮熟,即“猪浸”。在浸煮过程中,肠中的油脂融入进猪血中,熟后趁着热气进食,一口咬下去,满口的油香立刻勾住了所有人的味蕾,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独特美食,久而久之逐渐成为怀集一种“有猪浸才成美餐”的惯俗。猪浸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鲜嫩爽口,鲜滑爽口,柔嫩清香,有清肠除尘、补血美容之功效。
图源 怀集发布
📍新岗红茶
新岗红茶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洽水镇新岗林场土地肥沃,丛林叠翠,它位于海拔1626米的肇庆市第一高峰——大稠顶。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水资源孕育了新岗红茶的独特品质。“新岗红茶”外观条索紧结,乌润油亮,香气如花似蜜,汤色棕红明亮,味鲜香爽,嫩润甘甜,饮之让人心旷神怡。
图源 多彩肇庆
📍谭脉西瓜
谭脉西瓜产于怀集县梁村圩内的谭脉片区域内,因而得名谭脉西瓜。谭脉西瓜,一年三造,个头小,每只重约2-3.5公斤左右,皮薄肉爽、无渣少籽、味道清甜。糖度最高可达15度,而普通西瓜的糖度只有约10度。因此,小巧玲珑而且味道清甜的谭脉西瓜多年来深受大众喜爱。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谭脉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6月8日,谭脉西瓜入选“广东省第三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入库名单”。
图源 怀集发布
📍汶朗蜜柚
汶朗蜜柚产于怀集县汶朗镇,其果小皮薄,果色鲜黄,肉嫩多汁,果肉爽脆无酸味,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汶朗镇森林覆盖率高,山地有丰富的矿物质,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孕育了拥有独特品质的汶朗蜜柚。2015年11月30日,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汶朗蜜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图源 怀集发布
📍怀集白糍
怀集“十月十时节”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白糍”。白糍的原材料是自家种的糯米,先将糯米洗干净,浸泡半天,然后放入“甑”(怀集梁村话,一种用木制成的木桶,下大上小,下面用筛承载糯米,上面用木盖盖住),放在大铁锅上,下面土灶用柴火烧,这叫做“炊糯米”。炊熟后,用锅铲舀出,放入石舂,两个大男人各执一支大木棍,把糯米舂绵,一旁的妇人将糯米拿到盘中,用花生油沾手,然后整白糍。白糍馅分为咸的和甜的,用自家花生炒脆、舂碎,加盐即为咸,加糖为甜。
图源 怀集发布
📍怀集发糕
“发较糍”和很多地方的发糕有点相似,但是怀集发糕却是用酿酒的“酒饼”,发酵成类似于“糯米甜酒”的酒糟,再热烈拥抱前一晚浸泡好的大米。接着用石磨磨出米浆,再容它们发酵一些时间,待到米浆表面有一些明显的气泡,就可以拿勺子盛进专用的平底大碟,放到蒸笼里大火蒸上十几分钟,就做成了这种别有风味的“怀集发糕”。“发较糍”有甜和咸两种口味,黏黏的糯米混着满口芝麻、花生香味,十分有嚼头。这种旧时只在清明和新居入伙才吃的食物,现在也成为怀集人的早餐。
图源 多彩肇庆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