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展|你家乡的那座桥还记得吗
文昌桥,静卧抚河之上,是千年古城的魂魄,亦是游子乡愁的寄托。作者以温婉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他与文昌桥之间的记忆长卷。如今的抚河清波流淌,文昌桥畔古韵悠悠,在乡愁记忆里回味绵长、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
文昌桥原是中唐的文昌堰
如一枚青铜古钱悬在抚河之上
家乡抚州的文昌桥原是中唐的文昌堰,如一枚青铜古钱悬在抚河之上,又似天上文曲星遗落的笔架,横亘在粼粼波光中,浸染千年墨香。
小时候,父亲脚蹬那辆老式二八自行车向西南而去,载我进城。车铃叮当响,与罗家渡桥下游动的乌鱼打招呼,叫醒了杨泗桥的青苔,穿透了孝桥的晨雾,抵达文昌桥后,仿佛踏上了通天梯。
“这叫文章桥,多走几趟就会写文章。”父亲扶着斑驳的石栏,抚州口音里的与“章”同意的“昌”字化作春风,将一粒文学的种子吹进我稚嫩的心田。桥西的稻田正翻涌绿浪,桥东的市声已漫过酒旗,青石板路上飘来油条香,混着新华书店的油墨味儿,在我记忆里酿成独特的乡愁。
它是一座励志桥,横卧浩浩抚河之上
好似明亮的劝谕,更像我的人生隐喻
过桥,就算入了城,繁华如水。
到了城里,我像进了学堂一样,眼要专注看,耳得用心听,经耳过目,一一化作美好回忆,待回到城外二十里的小村,像牛反刍一样,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又像雄鸡司晨,给从未进过城的玩伴,普及城市之光。
堂姐桂英家住文昌桥头的那片低矮的棚户区,水泥路面,锃亮的青石板直通抚河,曲曲拐拐可达热闹的菜市场。晴无灰扑,雨无泥滑,多好啊。每次过桥进城,人来人往,人多得像夜间挤满天的星子。
文昌桥是一种诱惑,引导一个农家子弟朝着夜里有电灯光,路上铺水泥的城市挺进。它是一座励志桥,横卧浩浩抚河之上,好似明亮的劝谕,更像我的人生隐喻。
父亲带我进的不仅仅是城,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开设的城市文明课。有了进城经历后,我和别的小孩就有些不同。闲来无事,爬上村口最高处,痴痴地望东南,烟波浩淼,云天一色,城市的天际线掌破水天的灰白,那正是我们嘴上常念,心中向往的“府里”。
家乡抚州是水做的骨肉
水润柔和,清新淡雅
由内而外散发温婉气息
家乡抚州是水做的骨肉,水润柔和,清新淡雅,由内而外散发温婉气息。
春来雨狂,抚河一片白,远村近村像漂在水上的梦幻世界,水边的孩子们快乐似神仙。抚河水滋润赣东平原,滋生优质稻米和抚州才子。
文昌桥这座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老桥,是千年古城的魂魄。
中唐时期修堰,打堤上过抚河,洪水一来,化作泡影,待秋后水枯,举全城之力重修。文昌堰是唐代临川人发表在抚河上的一首抒情诗,千百年来,见证抚州人团结与勤勉,智慧与勇敢。
文昌桥头之文昌,在于群星闪耀:王曦之、谢灵运、汤显祖、王安石、曾巩………文之昌,气之盛,让抚州美丽名扬。
多年后这个迷人的夏夜
我终于和文昌桥代表的城市文明,完美相拥
早在几十年前,我所在的小村从临川划出,归并到东乡县。现如今,不管临川还是东乡都是抚州的一个城区。多年后,异乡变故乡——客居南昌的时间比家乡抚州更长。
文昌桥西,那个古朴的乡野,摇身一变,成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入夜,星河璀璨,大有东京梦繁华的气象。这里整旧如旧,古韵悠悠,深入其中,能感受到文风鼎盛的仙气,领略到烟波临川的古意。文艺家们猛掷大把光阴,沉迷其间,不知归。
那年初夏,与同事李老师出差抚州,首访文昌里,像踏入幽远的梦境,飘飘乎乎,幸福从天而降。夜色撩人,抚河水缓,风润如歌,站在文昌桥头,竖起剪刀手,咔嚓一声,我首度与古桥同框。
多年后这个迷人的夏夜,我终于和文昌桥代表的城市文明,完美相拥。
2021年国庆长假,带夫人回乡,夜宿抚州马家山,我们手牵手在文昌里走了九遍,走出地老天荒之感。
去年春天,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畅游文昌里,历史照进现实,一众文人开启古今对话。汤显祖家族墓园边上,一座复古式建筑,赫然写着——中国戏曲博物馆,才知临川已有国字号的文化单位,气象非凡。
我们聚拢合影,沾染汤显祖的才气。
文昌桥西的乡野,已然成为文化重镇,濡染千年文明风。
儿时,走在文昌桥上,父亲那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话,像一道成长密码,烙进我的灵魂。多年后,我终于混成一名以写字为乐的作家。家乡以一座桥赐予我独特的气韵,赋予我这个写作者的人生本色,让我在书写上不能懈怠,不敢亵玩。
抚河清波缓缓流,流不尽我的思念。
想文昌桥,念抚州城。文昌上的月光如宣纸铺展,纸间映刻王荆公正蘸墨批注《伤仲永》,汤显祖倚栏推敲“良辰美景奈何天”,而今,我又在万千诗文的边上,批注一句自己的感言:“文昌一桥承星斗,临川四梦枕波涛。”
这横跨千年的文昌桥啊,是把文明的尺,曾丈量过稻穗的金黄,如今又丈量新时代的芬芳。
陈志宏,江西东乡人,大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散文集《我的江南》《凌晨四点的月光》、小说集《大红请柬》《空山游鱼》等。
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活动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参与方式如下(二选一):
1.网站投稿。进入“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文明活动”菜单栏,选择“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进行投稿。
2.邮件投稿。以邮件形式(主题征文+标题+投稿人姓名)发送至邮箱jxswmsjcjzx@163.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展|你家乡的那座桥还记得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