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纽约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和手段

2022-11-10 21:44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纽约

国际案例

纽约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和手段

2021年11月,全球知名商业智库,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Z/Yen公司发布了第四届全球智能中心指数(SCI),美国纽约市再次名列前茅。Z/Yen公司长期追踪和研究全球城市金融与科技发展情况,由其制作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和全球智能中心指数(SCI)受到业内广泛认可。本次公布的SCI指数以迈向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评定依据。Z/Yen公司表示,编制SCI的目的是希望城市的决策者意能识到,只专注于诸如金融等单一领域的竞争力提升是不够的,还需要统筹考虑如何建立真正的智慧经济体系。

在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纽约城市转型的卓越成就一向令人瞩目。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数个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项目以来,纽约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
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驱动型经济遭受重创,令纽约强烈意识到经济基础多元化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纽约开始重新谋划城市发展战略,决定把握信息、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由过去依赖金融资本驱动转型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智能化的城市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超大型城市,纽约虽然坐拥多元经济、文化、社会力量共同创造的惊人发展成就,但同时也面临高昂的生活成本、悬殊的收入差距、大量贫困与流浪人群、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等城市化难题。
为此,纽约市政府于2015年公布了《一个纽约:繁荣而公平的城市发展规划》(One NYC: the Plan for a Strong and Just City),提出新的发展愿景——增长(Growth)、平等(Equity)、可持续(Sustainability)、弹性(Resiliency),并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实现愿景的主要路径和手段。
在负责具体实施One NYC规划的纽约市技术与创新市长办公室(MOTI)看来,最大程度实现“公平”,就是城市“智慧”的标志。MOTI主张将智能数字技术优先应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以弥合城市中的“数字鸿沟”,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并为不同文化、种族、身份、行为习惯的城市人群输出公平、普惠、包容的城市服务。

至此,纽约市政府建设“智能城市+公平城市”的智慧转型战略基本成型,并相应开展了四个方面的行动,包括:一、制定各类联网设备及物联网设施的构建原则及战略框架;二、在全市范围内的新型技术及物联网设施布设行动中承担好协调责任;三、与学术机构、私人企业等合作,开展科技创新试点工程;四、与世界上其他大都市政府、相关组织合作,分享先进的实践经验、传播技术进步的有益影响。

就具体建设成就而言,以NYC311为代表的城市运行基础设施已实现了为全体市民提供多国语言、多群体(视觉听觉障碍等)、多渠道(社交媒体、热线、网站等)、全天候响应的公共服务;以LinkNYC为代表的免费高速无线网络已建成为全世界最大和最快的城市Wi-Fi基础设施,让市民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网络连接;自动决策系统(ADS)、智慧灯杆等项目的实施,则意在积极探索未来城市的普惠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纽约还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从而持续优化城市数据治理水平与服务创新能力,形成数据驱动智能城市运行的良好循环。上述以“公平”为主要价值追求的城市治理范式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没有唯技术论,而是交融成为一种易被感知的市民获得感,契合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

除了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解决超大型城市的治理问题,纽约的转型发展还有另一项重要目标,即将自身打造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变资本驱动为智能创新驱动,赋予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新经济动能,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经济体系,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实现更广泛、可持续的“公平”。
自2009年以来,为推动纽约科技创新发展,将纽约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之都”(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纽约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促进计划,主要包括:一、应用科学计划,旨在吸引全球顶尖的理工科院校来纽约创办大学和科技园,弥补纽约“应用科学”上的短板,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二、融资激励计划,发挥纽约资本汇聚的优势,通过设立各种类型的种子基金以及贷款基金,为纽约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三、设施更新计划,改善纽约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提高城市便利性和包容性,增强纽约城市科技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四、众创空间计划,致力于激发纽约全市的创新创业活力,鼓励和吸引社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为纽约培育新兴高科技公司。
上述政策和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纽约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个科技创新领域的二线城市,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日益完备的高科技生态系统吸引和集聚了全美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近4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成功吸引到谷歌、亚马逊、IBM等科技巨头企业入驻,每年为纽约提供近30万个工作岗位和300亿美元的工资收入,仅次于金融业。在此基础上,纽约还特别注重引导互联网应用技术、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软件领域的创业者将技术与金融、文化、时尚等纽约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挖掘互联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商业模式。
作为当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超大型城市之一,纽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科技、人文等领域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大量城市化问题。它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智能与公平并重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对世界其他超大城市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纽约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和手段》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纽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纽约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