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09:28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光明网当满城绿意渲染一个蓬勃春天之时,成都用一张新鲜出炉的成绩单为春天添加生动注脚。
4月24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6%的GDP增速,8.1%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的工业投资增幅,161.6%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狂飙……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当下,成都拿出的数据可谓精彩。但数字背后的故事或许更为精彩——这是一场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的经济突围战。
202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成都“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今年春节刚过,四川省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面对机遇叠加,成都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传递出使命必达的信号。
究极成都经济的韧性密码,答案在奔赴招商的动卧列车上、在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上、在“成都造”动画电影冲榜的箭头里、在抢跑新赛道的园中园里、在全球生鲜供应链的“成都节点”里……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今年以来,成都以营商环境改革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以新质生产力布局抢占产业制高点、以开放合作深度链接全球要素,打开发展新空间。
营商环境进阶锁住企业坚定在蓉发展的信心
市场主体的活力是经济韧性的根基。
一开年,成都的招商脚步便马不停蹄。春节前,成都借与深圳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的契机,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随后又与长三角地区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以资源互济互补,推动产业同频共振。
向着我国经济活力最充沛的地区,打出“投资成都”的城市品牌,成都让企业看到了诚意与机遇——与成都双向奔赴20余年的通信巨头华为,再次果断签约加码成都,拓展合作的宽度、深度、广度。
华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市场的风向标。
今年1-2月,成都市累计净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2.9万户、同比增长86.1%。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4.6%;其中,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51.5%。两项数据,无不显示企业“用脚投票”的在蓉发展信心。
信心何来?源于温度的传导。
去年9月起,成都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纾困解难。去年11月,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投运,以专业力量服务全市381.22万户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千方百计为企业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今年3月,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挂牌。一成立,这里便作为政府、企业与市场的纽带,统筹场景需求收集、场景机会发布、场景供需对接等活动,为市场主体涌现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辟更多全新应用场景,提速产业化进程,助力城市发展能级再提升。
半年时间,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在进阶,传统语境中被动回应的“有求必应”,升级为前瞻感知需求的“有需必应”。企业遇到难题,政府部门24小时在线响应;企业专注发展时,政府退守在后,以搭场景、给机遇的方式做好贴心服务。
长城战略咨询数字经济咨询总监朱志华指出,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阶段,靠投资项目、外贸出口和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是不够的,必须要依托于场景去拉动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凭“创新裂变”打开价值空间。这也意味着,企业,将是城市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绝对主体。
今年以来,从成都招商中心成立强化招商统筹,到营商环境改革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成都不断向外界传递出争取企业、锁定企业、服务企业的新动作和新惊喜,也因此形成项目招引的势如破竹之势,为开门红数据提供支撑。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抢滩新质生产力
挖潜未来产业发展空间
在传统产业承压的背景下,成都将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锚定于新质生产力。
今年一季度,成都全市引进重大项目331个,完成开门红进度的255%;总投资2959亿元,完成开门红进度的153%。具体到产业集群,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被强势挖潜,引进重大项目89个,协议总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242%、166%。
今年2月,成都举行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围绕两大产业集群建设,签约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47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500亿元。成都瞄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两大面向天空的产业背后,是“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战略主线。全球产业持续升级变革之下,既要夯实现有优势产业,更前瞻产业发展大势,全力在新产业新赛道中抢占先机。
“当马斯克用硅谷思维定义航天时,我们将要用成都基因给出东方答案。”新近布局成都的商业航天企业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认为,商业航天的产业定位已从未来产业跃升为新兴产业,随着商业航天在关键技术、市场应用、产业生态等维度的质变突破,该产业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而提前布局的成都也将有所斩获。
从企业到产业,为何成都能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强磁场”?这就不得不提到园区的集聚效应。
去年10月,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树立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构建完善“3+22+N”园区发展体系,引优育强“镇园之宝”。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全市落户“3+22+N”产业园区项目319个,占96%,总投资2874.6亿元,占97%,显示出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主战场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的布局进一步完善。
今年2月,成都第二批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正式亮相。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从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到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更多“科幻场景”将在成都的各个园区加速转化为“产业实景”。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成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先手棋”,又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抵御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不确定挑战的“压舱石”。作为集聚创新要素的超级“连接器”和吸引创新企业与创业人才的“强磁场”,这批小而精的种子园中园,成为了成都抢滩新质生产力所储备的产业基石。
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6%。向高、向新、向绿,产业结构的优化,给出6%更为硬核的支撑。
成都未来科技城
开放突围激活全球要素
“成都节点”链接世界
今年最热的文化话题,莫过于“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血冲榜。截至4月22日,该电影总票房已破157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
“哪吒出海”向海外输出了一拨传统文化和产业制作的实力,而文化输出与商业引流相互赋能,使成都不仅成为外资进入西部的“首选地”,更化身国际消费的“引力场”。
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在吸引利用外资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47家,同比增长8.89%;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6.38亿美元,同比增长74.04%,增幅高于全国85.33个百分点,总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在4月15日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的现场,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玉湖集团负责人分享了航空巨头和冷链龙头竞相“落子”成都的原因。
“从优越的区位条件到高效的政务服务,从产业链配套完善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成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航空产业变革。”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杨树栋表示。
“成都的开放基因,是企业扎根的沃土。”香港玉湖集团总裁、玉湖冷链董事长郭立民坦言,“成都自古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全球要素配置的‘战略节点’,国际核心物流枢纽功能凸显,为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开辟进出口双向国际贸易通道提供坚实的支撑。”
从“单一投资”转向“生态共建”,外资企业与成都携手共赢,创造出“平均每天2家外资企业落户、315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的朋友圈。
在国际消费的引力场,一季度成都的表现也不容小觑。
随着互免签证落地、直飞航班加密,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游客来蓉量持续井喷。成都边检站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成都入境游火爆,航空口岸接待外国人35.4万人次,同比激增70.18%,让成都今年上半年打破传统入境游淡季的“魔咒”。“歪果仁”来蓉体验商业魅力,首店首发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累计落户首店148家,开展首展首秀首发活动超50场,49家“即买即退”商店升级优化离境退税政策,释放一拨消费潜力。
随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的召开,成都高水平建设对外交往中心的步伐在加快。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找准城市自身定位,在更高维度、更广领域拓展发展新空间,为成都锚定发展坐标。4月26日,成都将新开通直飞迪拜的全货机航线;4月27日,川航将在成都首航开通直飞马德里航线;4月28日,国航将复航成都直飞巴黎往返航线……时间表上,开放大事不断、大势正好。
6%背后的突围之路
是锚定“三中心一基地”的国家使命
在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上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答案
这6%的增长
既是阶段性的战果
更是新一轮冲锋的号角——
毕竟,在这座
以“哪吒精神”自喻的城市词典里
突破永无止境
动力愈发强劲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