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09:19 阅读量:9k+
华人号:家在鼓楼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近期,我们节选了《三坊七巷•墙头•门面》一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墙帽:古老的冠冕(下)
墙帽是指建筑物的女儿墙(即高出屋面的矮墙)顶部的装饰性构件,有时它们也起到保护女儿墙的作用。在福州马鞍墙的装饰上,墙帽部分一般采用精美丰富的纹饰,上一期我们已介绍了卷草纹、夔纹、水纹纹饰,本期我们将介绍回纹、万字纹、如意纹、祥云纹等纹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纹饰多会以组合的方式出现,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回纹——通湖路251号
回纹最早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来的几何纹饰。历经千年演变,其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单体的简洁形态,还是一反一正相连的对称形态,或是连续不断的带状形态,回纹都以其独特的几何美感,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墙帽上的回纹,以其多样的排列和形态变化,如横向与竖向的交错,长方形、菱形、三角形的组合,以及单线、双线或多线的绘制,甚至网纹的构造,为建筑增添了一抹古朴而典雅的韵味。这些回环往复的线条,不仅营造出视觉上的美感,更寓意着家族的世代相传和事业的连绵不断,是古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回纹——文儒闽菜馆(文儒坊56号)
万字纹,以“卍”字为形,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纹饰之一。它曾是护身符和某种信仰的象征,寓意光明与无尽的轮回,与太极图并驾齐驱,各展其妙。
万字纹——天后宫(郎官巷17号)
在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卍”字被正式纳入汉字体系,发音为“万”。与回纹主要用于器物边缘或分界的用途不同,万字纹的运用更为广泛,它不仅限于边缘装饰,也能在大面积上展现其壮观的视觉效果。被称为“万字不到头”的万字纹,通过多个“卍”字的连环衔接,形成了一种连续不断的四方图案,象征着吉祥无边、寿命无穷。历代的皇家贵族偏爱将万字纹应用于器物、服饰、建筑和家具的装饰之上,以其为底,搭配龙纹、海水江崖等图案,衍生出万福纹、江山万代纹、万寿无疆纹等多种组合。
万字纹——文儒47号
如意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吉祥图案,其形状优美,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服饰、器物、家具等装饰领域。它起源于古代的“爪杖”,也就是“痒痒挠”。这种工具因其使用方便、无须求人、可随意使用而得名“如意”。这一纹饰,不仅是美的点缀,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吉祥与富贵的代名词。
如意纹——闽黔会(雅道巷69号)
如意纹的形态源于如意头、灵芝,形成了独特的云朵形状。它与瓶、戟、磐、牡丹等元素巧妙结合,编织出“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民间广为流传的吉祥图案,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如意纹——小黄楼(黄巷36号)【黄璞、梁章钜故居】
祥云纹——国师苑(南后街121号)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