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为什么摩洛哥这么吸引中国企业和特斯拉?

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近日正式宣布,将在摩洛哥建设非洲首座超级工厂,预计投资50亿美元,计划生产如Model Y等售价2.5万美元左右的紧凑型电动汽车,规划年产能为40万辆。

工厂建设将于2025年9月启动,并计划于2027年底投产,投产后预计可为摩当地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该工厂将进一步优化特斯拉的全球供应链,并可能辐射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特斯拉的决定,又一次让摩洛哥站在了全球聚光灯下。在特斯拉之前,摩洛哥已经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投资兴业,涉及基础设施、新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中国已成为摩洛哥第三大贸易伙伴,摩洛哥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

01

摩洛哥的优势

地缘优势显著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端,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最近处仅14公里,是连接欧盟、中东和非洲三大市场的枢纽。

其丹吉尔地中海港作为全球物流门户,连接着全球180多个港口,年吞吐量达900万个集装箱,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能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此投资可将产品便捷地销往欧洲、非洲市场,拓展国际业务版图。

贸易政策优惠

摩洛哥与美国、欧盟等签署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覆盖56个国家,辐射约10亿人口的大市场。

根据《欧盟-摩洛哥深化自贸协定》,摩洛哥向欧盟出口的工业和制造产品几乎全享受零关税待遇;《美摩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0年内逐步取消摩洛哥向美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关税。

中国企业在摩洛哥设厂,生产的产品便能利用这些协定,避开欧美对中国产品设置的关税壁垒,以更低成本进入欧美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资源禀赋优越

摩洛哥矿产资源丰富,尤其在新能源产业关键矿产方面颇具优势。其磷酸盐储量达5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73%,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材料;钴、锂等战略矿产储量位居非洲前列‌‌。

这为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等企业提供了充足且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了产业链前端的资源需求,降低了原材料进口成本与运输风险,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布局。

产业基础良好

在汽车产业领域,摩洛哥是非洲第一大汽车生产国,2024 年汽车产量达 61 万辆。当地拥有 STLA、雷诺 - 日产等汽车企业,还覆盖宝马、奔驰、大众等欧洲客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具备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

另外摩洛哥政府规划的20个工业加速区,为新能源企业提供现成的厂房、电力及污水处理设施。中国企业可借助当地产业基础,快速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劳动力资源丰富

摩洛哥拥有庞大的劳动力群体,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并且,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摩洛哥人均薪资水平较低,制造业平均月薪约400美元,相当于欧洲的三分之一3,且34岁以下人口占比达64%,可提供稳定的年轻劳动力供给。‌

同时,摩洛哥是多语种和多文化国家,人力资源素质较高,便于与国际接轨,为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力资源,满足不同岗位的用人需求。

投资政策支持

摩洛哥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国家之一。2016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等方面签署多项协议,为中国企业提供法律保障。

摩洛哥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五免五减半”企业所得税政策(前5年免征,后5年税率减半至15%),并针对新能源产业额外提供设备进口关税全免、增值税率由20%降至10%的优惠‌。

根据《投资宪章》,外资企业出口额超过50%可额外获得出口销售额3%的财政补贴。对于使用本地原材料超过30%的新能源项目,政府提供每千瓦时0.02美元的绿电价格补贴,较市场电价低40%‌。

02

中国企业在摩洛哥多维投资合作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2025年2月,时代汽车在摩洛哥举办上市发布会,针对当地运输工况特征,推出微卡T5e、小卡L5e、轻卡L5n和轻卡L5四款产品。

未来,其还计划于2026年推出纯电轻卡,并通过CKD模式在摩洛哥工厂实现部分车型本土化生产。

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中信戴卡‌在盖尼特拉保税区投资建铝轮毂工厂,直接对接特斯拉、大众等客户需求‌。该厂具备600万件铝车轮、500万件铝铸件的产能规模,是中摩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最大投资项目。

2025年1月,该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成为非洲首家获此殊荣的工厂。

‌‌大业股份‌投资的胎圈钢丝及钢帘线生产基地二期工程于2025年启动,总投资增至2.3亿美元,预计2027年总产能将达20万吨/年,成为非洲规模最大的钢丝骨架材料生产基地。

森麒麟‌在丹吉尔汽车城规划的第四期轮胎工厂已投产,年产能突破1200万条半钢子午胎,其采用“摩洛哥磷酸盐+欧洲炭黑”的本地化原料组合,生产成本较国内低12%‌。

双星轮胎‌利用摩洛哥-欧盟自贸协定,实现卡车胎出口欧盟零关税,2025年对欧出口量同比增长210%,占其全球出口份额的35%‌。

玲珑轮胎‌在卡萨布兰卡自贸区建设的智能化工厂,累计获得政府补贴超3000万美元,其生产的EV专用静音胎已通过欧盟REACH环保认证,直接进入奔驰电动卡车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

中国企业在摩洛哥已形成从上游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中伟股份‌在摩洛哥投产非洲首个镍系前驱体材料工厂,年产能可满足百万辆电动汽车需求,产品通过丹吉尔港直供欧美市场,实现泛大西洋区域供应链闭环‌。

华友钴业在杰迪达自贸区投资钴锰原料精炼项目,采用光伏供电技术,每吨前驱体材料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60%‌。

国轩高科‌联合摩洛哥主权基金建设的20GWh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依托本地磷酸盐资源实现正极材料100%自主生产,每千瓦时成本较亚洲基地降低15%,预计2026年全面达产‌。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在丹吉尔科技城投资兴建了年产5万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并计划建设年产6万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为摩洛哥创造超过1100个高技能人才就业岗位。

宁德时代‌与摩洛哥能源署合作建设电池模组组装线,计划2026年前实现本地化率40%,重点配套雷诺、Stellantis等车企的电动化转型需求‌。

‌比亚迪‌丹吉尔基地2024年启动二期扩建,新增年产3万辆电动乘用车产能,其开发的“地中海版”纯电车型采用耐高温电池技术,适配北非及南欧气候条件,已获埃及、西班牙等国家订单‌。

太阳能发电项目

中国电建承建的努奥(Noor)光热电站项目是摩洛哥"太阳能计划"(NoOR Solar Plan)的核心工程,总装机容量达510兆瓦,包括Noor Ouarzazate、Noor Midelt等多个子项目。该项目采用槽式和塔式光热技术,配备储能系统,大幅提升了摩洛哥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均已进入摩洛哥市场,主要通过设备出口方式参与当地太阳能项目建设。这些企业主要向摩洛哥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电站项目供应高效光伏组件,产品以单晶PERC、TOPCon等主流技术路线为主。

随着摩洛哥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52%,中企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预计将持续增长。

科技园区与数字经济合作

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SATT)是中摩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规划占地2167公顷,总投资约15亿欧元,分为工业加速区(自贸区)和城市配套区两大板块,聚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数字技术等高端产业。

该项目通过“北产南城、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吸引200余家国际企业入驻,并依托丹吉尔港“72小时欧洲交付圈”优势,辐射南欧、中东及非洲市场‌。‌

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厂作为非洲首个“灯塔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25%,能耗降低18%,为当地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模板‌。

中国华电在杰迪代设立的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摩洛哥高校开展智能电网、氢能储能技术研发,已建成中非首个光伏-储能联合实验室,推动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摩洛哥政府与‌华为‌合作推进5G智慧城市项目,在卡萨布兰卡部署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降低30%的交通拥堵率‌。

中国铁建‌运营的盖尼特拉工业园引入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园区内90%的企业生产数据互联,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

此外,摩洛哥计划高专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摩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2%,重点投向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

03

未来展望与合作深化

重点领域合作深化

中国与摩洛哥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正迎来全新升级。双方将从当前以项目承包为主的合作模式,向覆盖研发、生产、运营的全产业链协同迈进。

摩洛哥工业部规划显示,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设备本地化率有望达到 30%,这为光伏制造本地化提供了政策机遇

在电网建设方面,摩洛哥正全力推进“国家能源控制中心” 项目,旨在提升能源调度与管理效率。中国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可与摩方正在推进项目实现对接,特别是在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新兴领域拓展

绿色氢能将成为中摩能源合作的新增长点。摩洛哥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具备发展大规模风光制氢项目的天然优势。双方可共同构建涵盖电解槽制造、氢气储运、终端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海水淡化领域,中国企业在"光伏+海水淡化"集成系统方面积累的技术经验,可帮助摩洛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首个示范项目有望在达赫拉地区落地,预计每日淡水产量可达2万立方米。

合作模式创新

中摩两国企业正在探索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创新模式。依托摩洛哥与非洲法语区国家的传统联系,以及中国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共同开拓西非新能源市场。

在融资支持方面,计划推动设立专项绿色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目标为10亿美元,重点支持中摩企业联合参与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同时试点人民币融资方案,降低汇率风险。

结语

摩洛哥凭借资源优势、自贸协定网络和地缘枢纽地位,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向欧洲及非洲延伸提供了战略支点;而中国企业的技术与产能优势,将助力摩洛哥从“汽车代工基地”向“绿色智造中心”跃升。

随着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中摩合作有望迈向更高水平,共同塑造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产业链。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为什么摩洛哥这么吸引中国企业和特斯拉?》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摩洛哥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摩洛哥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