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优化解纷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2025-04-27 12:05 阅读量:2.2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部分指出,人民法院要依法保障创新创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制度性与结构性问题制约了知识产权保护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据媒体报道,某烟花企业以其注册的“方方得利”商标被侵犯为由,向法院起诉多家烟花爆竹企业。该案历经民事一审、二审、再审、发回重审,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诉讼一审、二审等法律程序,今年3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商标管理部门作出的涉案商标权无效的裁定。随后,原告撤回商标侵权诉讼。这场始于2021年,在烟花行业引发广泛关注的商标争议暂告一段落。该案历时较长,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折射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中目前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授权、确权、维权衔接程序,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协同,构建分层递进、多方联动的现代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体系。
破除程序壁垒,畅通行政司法协同桥梁。知识产权有着明显的“公私二元属性”。权利标的物本身是权利人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无形成果,该成果具有独占性,权利内容则由国家法律予以确认。知识产权的“公私二元属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私权与公益的相互平衡。不过,如果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在私力救济或者社会救济乏力的情况下,则需要借助民事诉讼进行解决。权利有效性是判定是否侵权的先决条件,只有先决问题得到解决,民事诉讼才能进一步推进,而权利有效性又依赖行政机关的认定。知识产权的权利效力和权利纠纷解决被纳入不同的权力管辖范围,影响纠纷的高效解决。当前行政确权与司法裁判的割裂状态,导致类似“方方得利”这样的案件陷入“民事侵权诉讼中止—行政无效宣告—行政诉讼”的循环怪圈。从权利行使的便宜性层面考虑,应当通过更集约的方式,一站式解决权利有效性认定和侵权行为判断问题。当前,应当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的协同审理机制,以提高司法效率。长远而言,必须集中解决知识产权有效性认定和侵权认定相互割裂问题,避免因无效宣告程序导致侵权诉讼长期中止,从而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
集聚技术力量,筑牢法院裁判事实基础。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实查明机制与传统民事案件存在显著区别,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给事实查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产权所涉及的专门问题往往并非为普通公众所熟知的公有领域的常识或技术,同时也远离法官的日常生活,是技术领域或商业领域的“地方性知识”,法官很难通过自己的日常经验作出有效判断。因此,在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实查明上,固然需要法官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技术知识,但在海量的技术知识面前,更多的还是需要借助知识产权行业主管部门、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技术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协助,以增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的能力,为准确裁判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可根据知识产权纠纷的领域和性质,分类建立技术专家库,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部门与专利审查部门或者商标审查部门的协作,聘请相关审查员作为技术调查官,推动法律适用和技术查明的契合;结合司法规律和庭审实际制定技术专家司法协助指南,明确审判中的技术查明实际需求,增强技术查明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完善专家意见质证规则,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激发行业自律,厘清知识产权利益边界。知识产权往往和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内部拥有纵向的供应链和横向的同行从业者,这种纵横交错的产业关系构建了密实的行业纽带。处于行业纽带的主体对本行业的知识产权现状有着较好的把握——哪些智力成果是个体创造的无形财产,哪些智力成果是公有领域的公共产品。在“方方得利”案件中,湖南省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及几十家浏阳花炮企业联合出具报告,以证明“方方得利”名称系烟花行业普遍使用的祝颂语。但利益相关人对该报告的证据资格提出质疑。“方方得利”案暴露出行业自治缺失导致的公共资源浪费,凸显出行业自律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性。因此,应当进一步积极发挥行业作用,一是加强对本行业通用标识的管理,避免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标识被注册为商标,继而引发纠纷;二是约束行业内的相关主体尊重彼此的权利边界,预防知识产权滥用,维护良好的知识产权应用环境;三是在纠纷发生后,通过行业力量快速识别知识产权的有效性,避免对国家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浪费。长远来看,应当支持建立“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一方面促进技术共享,另一方面实现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多元共治,打造分层递进解纷体系。司法只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为保证纠纷一次性高效解决,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指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格局。根据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实际需要,构建“预防—调解—裁判”过滤机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法院与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加强协同,通过举办培训、庭审进园区、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工作,在源头减少纠纷发生。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应当积极发挥司法的引领功能和案例的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活动,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详细阐释抽象的法律规则,提高大众的守法、用法意识。充分整合审判机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力量,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兼顾法律与技术、法理和情理,明确法律边界、厘清争议焦点、因应行业惯例、兼顾商业利益,实现知识产权纠纷的一揽子解决,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应用环境。探索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增强知识产权仲裁结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行政和司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两支重要力量,必须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进一步打破制度藩篱、激活协同效能、发挥行业力量、推进多元共治,推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知识产权交叉学科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的研究》(项目编号:cqgj23027B)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优化解纷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科特迪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