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化赋能展现更多元的航天力量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5-04-29 19:18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今年是“中国航天日”设立十周年。“中国航天日”前后,我国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也成功发射……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等各类型航天科技成就,已被广大民众所熟知。
我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走在世界前列,但宇宙广阔无垠,人类现有科技力量对深空的开发探索仍只是刚刚起步。向着浩瀚宇宙继续前行,需要我们接续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力量,砥砺前行。因此,激发全民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关注,鼓励青少年尊崇科学、好奇一切未知事物的脚步始终不能停歇。
大力营造尊重科学、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科普是最常见的手段。数字时代的年轻人,能够通过互联网获知各种各样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科普手段或已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给予他们不一样的视角呈现,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航天科普乃至各种科学普及工作亟待努力的方向。
在今年“中国航天日”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上,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在谈及体育精神和航天精神共同特点时,以“我们都在对抗地球引力。跳水是水花消失术,航天是误差消失术”的精妙表述,引发全网热议。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将航天和跳水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关联,令人眼前一亮,也能将科学研究和体育训练两种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枯燥过程,变得更吸引人。
这其实也表明,文化赋能能够展现更多元的航天力量,航天领域是科学与艺术、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的绝佳载体。不一样视角下对航天科技的关注,能够将航天知识传播向更广泛的群体。过往,我们习惯于通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展陈,吸引广大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好奇;现今,航天事业不断跨界,与更多元的领域携起手来,让科学知识触角延伸到非传统科普目标领域,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的关注。
这也是一种启示,培养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必须要与时俱进,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传播科学知识,营造全社会尊重科学的浓厚氛围。航天并非遥不可及,许多航天科技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航天事业实际也是一场不会停歇的浪漫远征,是一次向着人类精神高地的跋涉。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与文艺的有力跨界融合。因此,让航天科技与文化浸润融合,构建航天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良性互动,让文化赋能更多元的航天力量,我们就会吸引更多青少年传承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化赋能展现更多元的航天力量丨光明网评论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昆士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