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建设好现代化应急救援的空中力量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5-02-25 21:03 阅读量:1.3万+

华人号: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近日,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航空应急救援分会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分阶段分步骤推动现代化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发展,2025至2030年,实现全国50%人口密集区及重点灾害带航空救援覆盖,城市群核心区域达到30分钟响应,重点灾害带实现1小时响应。

我国幅员辽阔,同时自然灾害多发且类型多样,建设好现代化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仍需接续奋斗的工作内容。根据应急管理部印发的《“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将主要以直升机为主。目前,东北、西北、华北、华中、西南、东南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即将陆续建成,我国航空应急力量基本实现2小时内到达灾害事故地域。

在今年年初的西藏定日地震发生后,来自应急管理部门、解放军等救援单位的直升机、无人机等,先后多次开展空中勘察和转移伤员等任务,向外界展示了我国在突发状况下在高海拔和低氧环境下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这样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才是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

回望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时的困难,公开资料记载,彼时参与地震救灾的军用及民航系统的直升机共99架,其中民用直升机30架,直升机不仅数量少而且救援机型不配套,民用直升机以中小型号为主,大型和重型直升机几乎空白,同时也缺乏专业训练和相关配套救援设施。而今这样的困难已基本不会复现。也因此,许多网友在看到定日地震发生后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自发感叹“国家在弥补汶川的遗憾”。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因为涉及直升机、无人机等大型装备,所耗费的资金必然远高于过往。但从长远发展看,建设好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许多突发现场,航空应急救援是一种高效的救援手段,能够更大程度地去减少伤亡与损失。《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政策文件都将航空应急救援纳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都表明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保障和加大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和专款专用。在强化国家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比如鼓励民航企业、通航企业、航空货运企业等建设一定规模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以增强快速运输、综合救援和高原救援能力。中国民航局等社会航空力量主管部门,也可通过财政资金积极支持企业提升航空应急服务能力。

当然,诸如地震救灾这样影响广泛的自然灾害离不开空中救援力量,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更应为实现常态化部署、快速反应而做好准备。从技术指标上来说,不断提升每百万人可使用直升机数量,让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不仅服务抗震救灾、森林草原灭火、水域救助打捞等情形,还能确保广大民众在遭遇人身意外事件等突发情况时,通过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缩短急救时间,打造“空中生命线”。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建设好现代化应急救援的空中力量丨光明网评论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昆士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