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刘春生:数字消费如何发挥产业引育作用?

2025-03-27 14:14 阅读量:5.4万+

华人号:华声中国

题:数字消费如何发挥产业引育作用?

作者 刘春生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近日,商务部在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加强数字消费相关政策研究,深化专项提升行动,聚焦数字产品和服务、内容和渠道等4方面,指导各地推出务实举措。

数字消费是指数字新技术、新应用支撑形成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方式,既包括对数智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渠道、消费环境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数字消费的发展,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注入新动能有重要作用。

通过数字技术,将线上线下的物质商品与精神消费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如直播短视频、游戏电竞等在线娱乐消费和在线课程平台、虚拟学习工具等在线教育消费。借助数据要素赋能和场景创新,数字消费也在不断激发新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如车联网建设与新能源车之间的业态相互促进,并带动新型充换电技术、车网互动、自动驾驶等新模式的应用创新。此外,数字消费也是联通国内外市场,使优质产品通过线上渠道实现更好流通、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中国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送达更多海外消费者手中就是一种表现。

商务部此次聚焦了推动数字消费中的四类内容,这四类数字消费都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它们对自身也不断提出新要求。

具体来看,第一类是数字产品,比如电子产品、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元宇宙设备(VR头显、AR眼镜)等,这类产品对产品技术含量、品质性能要求较高,只有实现技术快速迭代、不断满足以至激活消费者新需求才能获得市场认可,需要充分发挥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应通过购物节等数字消费主题活动,推动商家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

第二类是数字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服务、云计算服务、车联网等,这类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但继续推动此类消费,仍需注意服务安全性、稳定性、数据保护等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政策的规范。同时,针对云计算、车联网等大规模数据服务,还应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并提升速度,确保数字服务通畅进行。

第三类是数字内容,涵盖了数字媒体、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文学等,推动此类消费的关键是丰富多元化供给,增强数字内容的创新活力,这需要加强企业的内容创新和版权保护工作。

第四类是数字渠道,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移动支付平台、数字营销渠道等,优化用户体验,如提升跨境用户使用时的便捷性、安全性、可靠性,是数字渠道建设的重点。此外,还需完善如跨境电商等数字渠道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笔者认为,聚焦这四类数字消费,推动相关支持举措,还可以起到产业引育、技术标杆的作用,带动一系列产业与行业的发展。例如,网络购物节在直接实现数字消费的同时,由于峰值交易量的不断提升,也将倒逼企业在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框架、云服务产业链方面不断开发;直播电商的发展,带动RTC(实时通信)协议优化和国产音视频解码技术的突破;电子游戏对极致性能需求不断提升,带动GPU(图形处理器)、定制芯片、交互设备等硬件创新的同时,也带动虚拟引擎、模拟技术、分布式网络等软件生态产业的发展。应当说,数字消费不仅是科技应用的“试验田”,也是技术产业化的“加速器”,其标杆作用将持续推动科技产业的格局重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刘春生:数字消费如何发挥产业引育作用?》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越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财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