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长政〔2022〕10号 长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垣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市建设规划的通知

2023-02-20 22:41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索引号:G0H001-0201-2022-00014

信息来源: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

《长垣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市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垣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0日

                                                                     

长垣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市建设规划

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59号)、《长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市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我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开放强市的重要指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长垣篇章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建设开放强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长垣开好局、起好步多作贡献。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重大风险挑战,我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为“十四五”开放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外贸易创历史新高。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我市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020年突破20亿元,增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多次深入进出口企业开展调研,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政策支持、投资保障、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鼓励措施,我市卫华集团、驼人集团分别在泰国、印度设立分公司;多次邀请省稳外贸政策宣讲团莅临长垣为企业提供政策、供求、风险等多方位讲解。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投洽会、东盟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商品交易活动,不断拓展企业外销渠道。针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基础上,促进防疫防护物资出口。积极落实专人负责、预约办理等举措,凡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简化进出口资质备案审核程序,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当日申请、当天办结。仅2020年一年时间,全市新增及变更进出口业务的企业198家,十三五期间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达460家。52家企业加入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公布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和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全市货物贸易额呈连年递增趋势,十三五期间货物贸易进出口达32.46亿元。

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70.4亿元,实际吸收境外资金9.18亿美元,增速一直稳居直管县市前列,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58倍和2.38倍。积极开展回归招商。发挥我市在外经济能人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发展“总部经济”,举办“月满蒲城情系长垣迎中秋返乡创业企业家恳谈会”“迎新春长垣在外精英家乡行”、“双节”招商引资集中活动、“筑梦开放新长垣 砥砺前行绘华章”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大型招商活动,现已形成了“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长垣防腐、建筑类企业从之前的不足30家,迅速发展到700多家。我市医疗器械在外业务经理紧抓2016年税务改革小规模纳税企业从80万元增至500万元的政策红利,返长新设立医疗器械经营公司2885家,占企业总数4938家企业的58%。2016年以来,累计返乡创业5.7万余人,带动就业27万人,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围绕起重装备制造、防腐蚀建筑、卫生材料及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导向,绘制招商图谱,完善“一区六组团”载体功能,搭建北起院河南分院等10个产业服务平台,连续举办起重机械高峰论坛、防腐蚀国际博览会、医疗器械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平台招商,引进投资30亿元的卫华智能产业园、投资26亿元的河矿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驼人医疗器械产业新城二期等亿元以上项目428个,总投资874.45亿元。

开放制度环境显著优化。改善实体经济的“生存土壤”,努力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行政审批零障碍,为经济实体的落地和成长创造条件。创优产业政策环境。制定《长垣县关于支持起重装备制造企业重组的意见》《长垣县加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提升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分行业、分类别实施政策扶持,引导支持企业实施质量提升、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企业上市、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企业家培养“六大工程”,推进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使特色产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把既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一抓到底,为企业发展转型提供坚实、稳定的政策保障。创优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2021年长垣市2303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办理,实现率100%。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合理配置综合窗口,设立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等5大类综合服务区,综合分类受理窗口86个。积极打破地域限制,推进“跨省通办、全域通办”,打通与长三角示范区的数据链路,实现浙江省、江苏省等17个省2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实现自助终端查询打印不动产登记证明、社保、公积金等7345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创优经营市场环境。规范民营企业经营行为,加大对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知名企业荣誉和名牌产品,维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建立长垣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共发布融资需求158笔,共计53674万元。各银行通过平台为企业共放款80笔,放款总额37676万元。

但同时,在国内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市开放先发优势不断减弱,一些短板弱项亟待解决: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对开放工作存在路径依赖,能力不够、水平不高、意识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开放经济质量水平不高,开放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活力后劲不足;开放通道建设仍存短板,开放平台集聚要素资源能力较低;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第二节“十四五”发展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开放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上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加快重塑,全球化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凸显。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仍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开放型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这既对我市深入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倒逼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塑造开放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市深化与国内重要地区互补合作,进一步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同时,我国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进商品和要素等由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有利于我市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跳跃式、直联式开放,重塑对外开放新优势。

从省内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要求,为我省开放发展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居民消费潜力较大,投资增长后劲较足,在新基建、能源设施、综合交通、流通体系、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对高端产业活动和高端生产要素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有利条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加速推进,为我省拓宽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阶段,开放发展仍具有后发优势,开放型经济仍处在快速增长期。长垣市迎来难得机遇,也面对一系列风险挑战,必须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对外开放没有边缘只有节点的理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战略谋划,凝聚开放共识,形成开放合力,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强市。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锚定“两个确保”目标,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理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优化内资外资两种资源,激活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准确把握开放和安全的关系,大力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做大做强开放型市场主体,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完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打造要素高度集聚、平台高度集成、通道高度便捷、体制高度灵活的内陆开放高地,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引领。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找准自身定位,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实现服务全局与自身发展有机统一。

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好改革与开放、国内与国际、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

坚持创新驱动。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抓开放,加快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推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增强开放发展新动能,提升开放竞争新优势。

坚持改革推动。加强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推动各项改革向更加完善的制度靠拢,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全面拓展,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

坚持重点突破。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壮大开放型市场主体,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以“小切口”突破带动全局整体跃升。

第三节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规模效益再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再上新水平,经济功能载体能级实现新提升,贸易和投资实现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基本确立。

——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显著提升。外贸进出口占比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比、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占比及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总体发展水平居省市前列,2025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资金保持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持续提升,五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接近400亿元。

——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作为。围绕全面提升“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中国起重机械名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导医疗器械、起重装备等优势产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内外市场同步开拓、产供销全链条经营,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河南省“四路协同”建设,申请创建河南自贸区长垣片区,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协同的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带动全市各领域对外高质量开放、对内一体化协作,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中蓄积经济势能、增强发展动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

——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对外开放通道更加畅通,对外开放平台不断拓展,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或者综合保税区,谋划建设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长封飞地产业园、国际合作产业园,对开放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制度型开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核心指标进入省市第一方阵,各类企业公平待遇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

第三章发展布局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开放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对内对外合作交流,服务国内大循环更加有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有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争做示范。

第一节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抢抓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中新自贸协定升级、非洲自贸区建设等机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创新、招商引资提质、装备产能出海、科技创新合作等专项行动,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合作体系。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在融入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培育新优势,向东深化与长三角的产业合作,积极承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医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产业转移,打造“飞地经济”示范区。向北深化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承接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抢抓央企总部外迁的重要机遇,争取引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央企落户我市。向西加快对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加快引进科技研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向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承接产业转移。

第二节优化市内开放布局

立足全省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积极主动融入开放强省建设大局,把融入郑州都市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围绕提高经济融合度、区域链接度和政策协同度,按照接“郑”融“新”辐射豫东北的思路,以通道连接、产业承接、开放对接和创新衔接为重点,加强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探索“接郑”新体制,深度参与河南自贸区和“四路协同”建设,主动接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辐射,在对接郑州市、融入都市圈中共建创新链、共谋开放篇。全面深化与新乡、开封的分工协作,提高相向发展动力,建立紧密型交通网、产业链、创新区、生态圈,形成都市圈东北翼一体化发展的“金三角”。推动跨区域合作体制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更加紧密的区域联动和更加高效的融合协同,在融入都市圈中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参与豫鲁交界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下,聚焦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一体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强同山东菏泽的互联互动,构建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和长效互动融合机制。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强化产业链配套和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中东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

第四章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迈出更大步伐,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加快打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强开放规则机制创新。提高自贸协定利用率,用好区域累积规则、经核准出口商制度等原产地规则和关税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扩大与协定国的贸易规模,推动“买全球、卖全球”升级,探索打造RCEP地方开放型经济合作试验区。研究对标中欧CAI、《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中立、争端解决、绿色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积极探索,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性、差异性改革创新,促进“边境上”开放与“边境内”措施与制度的对接与协调,积极争取在金融、增值电信、数据跨境流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性政策和制度支持,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市场体系。加强对《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研究对接,创新探索数字经济监管框架和监管流程,加快政府治理数字化变革。

第二节提升规制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

加快推进标准衔接,对标CPTPP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等规则,探索推动技术标准升级,实施标准体系认证,推进出口产品标准化发展;对标CPTPP环境条款,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推行产品碳标准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完善质量监管机制,调整完善产品合格评定机制,争取允许境外合格评定机构开展境内认证、检测和检验业务试点。坚持开放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鼓励省内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探索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拓展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龙头企业在提升要素、产能、市场、规则等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完善外贸企业拓内销支持体系,统筹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外贸企业建设国内营销渠道和自主品牌,推动“同线同标同质”适用范围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促进商品服务内外循环畅通。扩大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双向投资经贸合作,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提高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在跨境电商、陆上贸易、数字贸易等领域深化制度创新,强化规则探索,争取国际规则和标准体系制定话语权。

第三节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持续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按照“竞争中立性原则”,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准入后国民待遇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探索“标准制+承诺制”改革,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与服务化、数字化等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创造宽松的贸易创新环境。

第四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放管服效”改革,推行“证照分离”“照后减证”,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进一步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持续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检查。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打造政策精准直达企业服务平台,实施“小错免罚”包容柔性执法。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推进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地方性立法,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和服务体系。建立国际交流中心,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生活城市和特色国际化社区群落,促进商业、生活、旅游设施和服务与国际接轨,在出租车、公交车、门户网站等“窗口”逐步实现多语种服务。

第五节强化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

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经贸安全保障机制,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妥善化解国际贸易争端,坚定维护我市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

第五章做大做强开放型市场主体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加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引育更多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开放型经济市场主体,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高层次对外投资策源地。

第一节推动重点产业开放

提质发展主导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高位嫁接”,提质发展起重装备制造、医疗器械、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起重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围绕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定制化方向,不断提升减速机、高效电机、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质量和研发水平,着力向智能物流装备和机器人领域拓展。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加快低值耗材、手术和医用器械领域转型升级,加强生物材料、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开发,发展新型卫生敷料制造和研发,逐步拓展材料类、植入类等高附加值产品。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产业重点引导防腐施工企业向生产型企业转变,引进一批防腐新材料、施工新设备、电力设备自动化项目。与知名高校、企业、研究院谋求校地、校企合作,打造防腐蚀材料、机具、工程产业集群,防腐产业研发、生产、检验、检测基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通过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坚持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区域运营总部、研发总部和生产基地,落地一批引领型、标志性重大项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把握全球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围绕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加快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一批未来产业项目落地。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领域,探索前沿技术多路径融合,引进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推动类脑智能产业和未来网络技术的孵化和应用,招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体系化的龙头企业。超前部署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产业,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积极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推动运输、数据、资金、人员流动便利为方向,持续扩大物流、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电信、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第二节实施精准招引

(一)强化资本招商。加快完善基金政策、重塑基金体系、优化基金布局,大力发展天使、风投、创投等基金,打造良好融资环境,深化资本招商。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依托产业发展基金和重点领域子基金,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招商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兴及优势特色产业领域。

(二)突出产业链招商。坚持强链固链和延链补链相结合,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和创新链基础环节实施精准招商。实施延链行动,围绕新乡市打造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拉长和延伸重点产业、项目产业链条。实施补链行动,全面梳理产业链发展堵点痛点难点和人才技术等短板弱项,积极补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氢能与储能等产业链领域短板,加快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针对产业链缺失的关键项目、技术、平台和人才,探索试行招商引资“揭榜挂帅”制度,对引进的重大补短板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实施强链行动,围绕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支持卫华、驼人、河南矿山等骨干企业,与行业龙头、跨国公司、知名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发挥长垣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的创新平台、资源、人才优势,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创新资源共享、科技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培育引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紧扣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面向高校院所、跨国公司、知名研发机构等开展定向招商,加快集聚各类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创新平台。建立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客商资源库、目标企业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找准在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中的位置,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

(三)企业招商。激发企业招商发展内在动力,支持鼓励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大力推动卫华、河南矿山、驼人等我市大企业集团,发挥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优势以及示范带动作用,引进境内外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支持落地企业与境内外龙头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增资扩产,引导开展创新业务内部孵化。落地企业在我市追加投资或与其他企业合作新增投资,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部分视同为招商引资新增项目,给予同等政策待遇,促进企业“二次创业”。推动支持各类企业利用股权融资、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商业保理等多种方式增资、引资。鼓励卫华、驼人等重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在做强做大核心业务的同时,向产业链向下游环节延伸、向产业相关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加快“飞地”招商。借鉴长三角区域飞地经济合作模式,通过异地创新转移孵化、异地制造加工和异地创新研发,采取总部+基地、异地生产、异地科技孵化转化等方式,再结合起重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防腐自动化设备等产业延链、补链环节,针对起重机电控系统、电机等高端企业基本都分布在国外,引进外资企业难的问题,谋划布局国际合作园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外资企业产业转移。推动沿海地区外资总部企业生产制造等环节在长布局,探索产业招商项目跨区域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发展“飞地经济”,推动飞地招商。

(五)推动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等优势,吸引关联度大、合作意愿强的企业入驻。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进一批同类型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利用各类商会和行业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提升招商活动市场化水平。综合运用平台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化、市场化招商。聘请异地商会为招商顾问,协助开展招商项目的联络接待、宣传推广、组织考察、商务谈判等服务,促进更加高效、务实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六)开展线上招商。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信息化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 等立体式招商引资平台,全面展示我市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科教人才、营商环境等优势。做好招商项目征集及网上发布,采取微信群专题推介、视频推介、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网络招商推介对接,大力推行“连线”洽谈、“邮寄”签约、“线上”服务,开展“不见面招商”活动。通过“连线”洽谈、“邮寄”签约、“线上”服务等方式,大力开展“不见面招商”和“屏对屏招商”活动,围绕疫情催生的数字经济、健康产业等开展线上招商。

(七)会展招商。依托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海进口博览会、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经贸活动,组织筹划专题招商。举办长垣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防腐蚀大会、厨师大会等务实管用的招商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工博会、广交会、高交会等,借助域外高端开放平台深化产业合作。大力探索实施市场化办会办展,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策划机构,吸引专业投资机构、知名展会品牌等举办招商引资专题活动。

(八)注重乡情招商。围绕回归招商,做好“长垣人”文章,使在外长垣人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家乡的温暖,增强其家乡认同感,充分调动在外长垣人返乡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全市在外经济能人进行摸排统计,建立长垣籍在外企业家库、项目库、专家库,准确掌握各类人才信息和需求,打好乡土人才联络基础,提高回归招商精准度。积极发挥我市行业协会和驻外商会组织联络功能,分区域、分产业开展小分队走访、驻地接洽、面对面拜访、集中签约等活动,加强与在外经济能人的联系。抓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返乡高峰时机,举办恳谈会、座谈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交流活动,加强对长垣在外各界名人、精英等跟踪联络,鼓励其回乡创业发展。

第三节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境外市场

实施外贸主体“破零倍增”行动,扩大外贸主体规模,推动我市有国际贸易潜力的制造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电商企业等加快实现进出口落地转化。鼓励起重装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行业龙头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兼具创新能力、成长性和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建设国际贸易总部。引导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实物投资、股权置换、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促进境内外产业协同联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小比例参股、共建研发中心、初创企业投资、设立联合基金等方式开展海外投资合作。健全对外投资合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走出去”金融产品、信用保险与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风险防范。优化对外劳务合作结构,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创新发展对外承包工程,鼓励联盟拓市和投建营一体化,积极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第四节提升供应链主体竞争优势

大力联络对接国际知名研发设计、总集成总承包、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打造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提升生产制造、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生活服务、农业产业化等本土龙头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带动更多周边区域上下游企业入链。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商品市场等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

第六章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贸易格局调整,着力补短板强优势,培大育强外贸企业,优化贸易结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为建设贸易强省贡献长垣力量。

第一节稳固扩大外贸基本盘

完善“三外”企业协调服务机制,加强出口订单等监测分析和供应链风险预警,保障重点企业和产品进出口畅通,稳定重点外贸企业运行。支持更多本土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加大补链强链固链力度,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共生的生态体系。深入落实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各项帮扶政策,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加强研发、品牌培育、营销渠道建设,提高规模和效益。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提高民营企业进出口份额。推进贸易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我市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医疗器械),打造中小外贸企业集聚发展平台。

第二节加快发展新型业态

支持驼人集团、卫华集团、河南矿山、远洋科技等优势企业在境外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区域总部和“海外仓”,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整合资源,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外贸经营主体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出口商品营销、支付结算、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好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服务平台、易飞公用型保税仓库的作用,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长垣品牌出海,积极申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鼓励我市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广泛利用速卖通、一达通、敦煌网、亚马逊、易贝等国内外知名平台,促进我市产品出口交易业绩稳步增长。

第三节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强服务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运输、旅行、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使用、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实施服务外包转型升级行动,积极发展云外包、众包众创、平台分包、数字制造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新型服务外包,加快服务外包数字化、高端化进程。推动服务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信息技术外包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

第七章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以服务医疗器械和装备制造产品“走出去”为重点,积极发展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和综保区的建设,努力建成立足特色产业、接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高标准高质量“试验田”。充分发挥长垣“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等品牌影响力,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推动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平台和载体,带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完善外商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咨询服务、投资合作促进机制,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跨境金融结算、人民币跨境业务、多式联运提单融资等金融创新,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

第八章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紧密跟踪国际新产业、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前沿,加强创新人才资源和技术双向开放和流动,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优势互补,增强国际创新要素配置能力,从开放创新中积累产业创新优势,提升创新能力。

第一节更大力度引育人才

深入实施“长垣英才人才”,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中青年领军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中原大工匠”。完善“全职+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鼓励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周末教授、特聘研究员等方式汇聚人才智力资源。坚持“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鼓励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或团队“带土移植”“带技创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豫商精神,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企业家创新创业培训力度,打造“领军企业家—骨干企业家—成长性企业家”的优秀企业家雁阵,造就外向型、国际化企业家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乡村人才振兴“双带动”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龙头,以乡村人才振兴为抓手,重点培育和整体提升基层人才素质能力。强化顶尖人才“一事一议”精准引进机制。建立编制“周转池”,对引进到企业创新、园区创业的相关高层次人才,探索到事业单位“落户”。加大引进人才的奖励补贴、薪酬待遇、住房安置、随迁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政策保障力度,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打造河南人才生态最优市(县)。

第二节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河南模式,加强与国务院部门、央属院所和国家级医疗机构协作,依托河南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亚都事业产品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打造国家级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5G+卫华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园”为重点创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创新创意、设计研发、工艺优化等领域协同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联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关键核心技术专项。建设防腐蚀及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烹饪产业创新研发中心、职业装产业发展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研究研发、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支持卫华集团、驼人集团等企业在一线城市或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科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创飞地”,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在内、研发机构在外”经营模式。

第三节加快教育对外开放

支持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做强做优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支撑长垣厨师经济向烹饪产业转型。建成投用长垣技师学院(职专新校区)。推进黄河科教创新港建设,集中建设与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等战略合作项目,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第四节推动文化旅游交流

擦亮“黄河垣乡 古蒲垣味”文化旅游名片,推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黄河生态游、特色工业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发黄河、天然文岩渠等水系生态景观,发展文化体验、“水、陆、空”体育休闲游等业态,打造天然文岩渠亲水休闲带、沿黄风情滨水景观带和黄河生态旅游区“两带一区”。挖掘北部乡镇生态资源,构建集田园风光、文化体验、亲子娱乐等一体的静谧型田园综合体,建设田园风情游憩区。开发主城区古蒲文化及产业集聚区工业文化,发展文化体验、美食休闲、科普观光等业态,建设多彩文化体验区。结合西部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开发特色植物观光园、农业生态园,配套发展慢生活精品民宿集聚区,打造乡村风貌观赏区。规范发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夜文化”体验旅游。

第九章保障措施

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组织实施本规划,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市发改委、商务局统筹协调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根据本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健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完善与乡镇(街道)、各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动态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对规划实施实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评估。根据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重大变化,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依照相关程序,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第二节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各相关部门,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落实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财政支持政策。争取各类对外投资基金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能源产业。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推广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鼓励和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加强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高新技术、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基地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我市“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鼓励类境外投资项目的服务保障。落实国家有关进口降税政策。

第三节健全监测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对外商投资、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的评估。做好项目数据库动态管理、外贸企业运营监测分析、外商投资与境外投资统计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对开放型经济统计业务的指导和培训,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评判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亮点和薄弱环节,调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积极性,确保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第四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各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规划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及开放强市建设,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会展活动等契机,宣传推广相关政策制度、最佳实践和工作成果。创新对内对外宣传推广方式方法,综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与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展示我市对外开放新形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长政〔2022〕10号 长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垣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市建设规划的通知》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长垣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