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4:20 阅读量:5.6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永城人 永城事 永城报
YONGCHENG TODAY
初夏时节的永城,微风轻拂,麦浪翻滚,孕育无限生机的麦田由绿变黄,满眼都是丰收的希望。如今,农民种地既有良种,又有良法;新型农机、“保姆式”服务齐上阵,粮食丰收不再靠天吃饭;看市场,接订单,调结构,面粉食品企业越做越大,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永城紧紧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目标,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扛稳粮食安全为己任,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夏粮总产19.25亿斤,秋粮总产15.82亿斤,全年粮食总产突破35亿斤,实现“十五连丰”,居全省第二名。“豫东粮仓”永城,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方面,展示出了新担当新作为。
良种良田加良法筑牢根基保丰收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2020年5月7日,演集镇李楼村高标准农田内,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魏玉洁与高级农艺师吕爱淑穿梭于齐腰的麦穗之间,开展麦收前测产调查。
“这个小麦品种产量每亩比普通小麦多200斤,且抗病能力非常好。今年小麦虽然遇到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但是由于广大农民‘一喷三防’到位,对小麦产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对于夏粮丰收,吕爱淑信心满满。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1万亩。项目区达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省委、省政府下达的18.7万亩高标准粮田的建设任务,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在新桥镇新全家庭农场内,3800亩小麦像是正在等待检阅的士兵,穗大饱满,昂首挺立。乘着我市“3030”优质小麦工程的东风,新全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新麦26”“郑麦1860”“郑麦7698”等优质小麦。2018年,新全家庭农场300亩连片种植的强筋小麦“郑麦7698”平均亩产达到725.6公斤,创下了永城强筋麦连片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纪录。
“亩产778.9公斤!”2019年6月初,侯岭乡张井村的1140亩麦田里,种植的“丰德存麦5号”再创黄淮麦区强筋优质小麦高产佳绩。不仅如此,其他优质小麦品种同样表现不俗,捷报频传。好粮食依靠好种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广,目前我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
为落实“四优四化”部署,我市积极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实施“3030”优质小麦工程(30万亩强筋小麦、30万亩富硒小麦)和“10010”优质大豆、花生工程(100万亩大豆、10万亩花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重点采取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等“八统一”措施。2019年,优质专用小麦平均亩产达600公斤,较大田亩均增产65公斤。优质花生项目区平均亩产达350公斤。其中,1.5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达395公斤,较大田亩均增产45公斤。
“管家”“保姆”齐上阵农民种地更省心
“隆隆隆……”2020年4月20日,在演集镇李楼村,两架植保无人机正在麦田上空“大显身手”。以前,100亩地纯靠人力打药,需要4天时间;现在,100亩麦田,植保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或自走式打药机喷洒作业,不到半天就能高质量完成工作。
昔日“高大上”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如今已悄然进入田间地头,成为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随着新型高效农业机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田保姆”应运而生,一些农机合作社汲取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服务新模式纷纷涌现,农民种地越来越轻松。
“市北杂草冬前出土,草棵大;市南杂草冬季出土,密度大,应根据不同地块病虫草发生特点,对症施药,及早开展防治防除……”2020年2月16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通过网络直播为农民“传经送宝”。
今年春季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农技人员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电话沟通、手机短信、微信群、中国农技推广APP等各种服务平台,采取线上技术指导、网络直播培训等多种形式,把各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与此同时,各乡镇农技推广站当好“田管家”,结合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百人包百村等项目,每个村分派1名技术员从种到收全方位入户指导农户田间管理,做到技术落实无盲区。加强与省站、院校合作,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模式示范区,围绕实验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
拉长粮食产业链从“大粮仓”到“大厨房”
永城,是国家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还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永城,是唯一的“中国面粉城”,也是“国家促进面粉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试点”;永城,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市”,也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发展试点”。
如今,让农民吃得上、吃得饱,这一使命早已实现。如何拉长粮食产业链,实现从“豫东大粮仓”到“豫东大厨房”的跨越,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农业、粮食部门以及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豫东边陲,黄淮腹地;土壤肥沃,小麦富硒。这片拥有耕地面积180万亩的沃野,以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及富硒土壤特性,成就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永城面粉。其年面粉加工能力达60亿斤,不仅养活了160余万永城人,还可供应约3000万人餐桌的面食消费,全国每生产100个馒头永城贡献3个。
小麦能干啥?在永城,它可以成为优质面粉、饺子粉,也能化身上百种速食面,更能被做成各式各样的面包、蛋糕。在永城,每一粒优质小麦从里到皮都被“吃干榨净”,加工而成的数百种永城优质面粉食品被端上了国人餐桌。
提8%的速冻饺子粉;提51%的手撕面包专用粉;提1%的麦胚用于生产蛋糕干;提4%的细麸片炒熟生产纤麸杂粮饼干……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威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只用永城的专用粉!”
近年来,永城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精准发力,依托资源优势,紧紧抓住种植、收储、加工、销售、配送等环节,强链、延链、补链,着力建设食品产业园,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面粉食品产业链不断拉长。其中,鑫鼎、麦客多、卢师傅等食品企业发展迅速,凭借永城“中国面粉城”品牌优势,就地取材,实现“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销售市场辐射周边各大城市。今天的永城,正在经历从“中原大粮仓”到“中原大厨房”的华丽转身。
本期编辑:李晓琳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今日永城(id:jrycc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