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茶类老字号:守艺淬炼焕发时代芬芳

2025-04-20 10:00

华人号:IBD
□  王旭光 阎  密
 

以茶为媒,以艺载道,以茶会友。茶类老字号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者,凭借深厚历史底蕴、精湛制茶技艺和广泛社会认同,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类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历史悠久,平均年龄为124.2岁,半数以上存续历史超过百年,拥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品牌有8家。2024年,茶类中华老字号营业收入约141.7亿元,店铺总数约1.2万家。进入新时代,茶类老字号在坚守传统制茶技艺精髓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以年轻化、健康化推动产品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销售渠道,聚焦IP联名与数字化“焕新”品牌形象,让茶文化不仅在国内,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日前,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办的2025年“中华老字号沙龙”(茶类)座谈会在中国茶叶茶礼天下展示中心举办。多家茶类老字号企业“品茗论道”,交流中华茶文化,分享品牌历史、发展现状和创新经验,围绕新时代如何守正创新发展进行了交流。本报整理了沙龙中茶类老字号企业分享的经典守正创新经验,以飧读者。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书新:

百载匠心传承,创新领航茶香新程

吴裕泰始创于清光绪十三年 (公元1887年),距今已有138年的历史。吴裕泰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原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采、自窨、自拼的茉莉花茶是企业的经典产品,销售占比为70%。

 

近年来,吴裕泰大力推进“老字号+文化+体验”的发展模式,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商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六统一”经营管理理念全面落地,企业提质增效的步伐明显加快,经营业绩逐年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吴裕泰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为根本遵循,在产品开发和销售终端上下功夫、做文章。一是聚焦花茶,做优做精,在传承好、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9道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的同时,创出“新花样”,研发出一系列年轻消费群体喜欢的茶叶。二是优化供给,适应消费升级,开发销售无污染、高品质的有机茶,以及茶饼干、茶蛋糕、抹茶拿铁等茶食品,形成慢消品和快消品的互补。三是创新业态,开办体验店,让升级成体验店的吴裕泰茶庄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现制现售的茶味冰淇淋、“茶水吧”等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休闲交友的需求。四是跨界合作,以文兴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如与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国家博物馆等合作,推进品牌IP化进程。五是坚守初心,传承匠心,在主要产茶区设立基地,购置红外线色选机、除杂机等,引进食品级灌装生产线、自动化包装设备等,全面实现“五标一体”的管理体系。六是注重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商品竞争力,通过塑造不同茶类自有品牌,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同时,每逢店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宣传茶文化,普及茶知识,不断扩大百年老店的影响力。

 

未来,吴裕泰将做优实体店,做强新的物流加工中心,做精公司总部,为百年老店续写辉煌奠定坚实基础,真正担负“消费者喜欢的健康生活离不开的百年老店”这一企业使命。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芃:

与国家同频共振 打造高质价比的国民品牌

中茶公司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中茶公司始终把“中华老字号”这个金字招牌视为责任和价值保障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华老字号的内涵和意义,在茶行业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茶公司积累了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是老字号企业要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肩负起服务国家大局的时代重任。中茶公司致力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同发展,“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的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头部茶企。

近年来,中茶公司主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共同富裕。在陕西紫阳,中茶公司把当地的茶从山区带出来,在全系统销售。在2023年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茶公司推出的紫阳富硒茶成为峰会指定用茶。在浙江淳安,中茶公司以千岛湖基地为实体,持续实施产业帮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中茶共同富裕模式,将一片片绿叶子打造成金叶子。中茶公司不仅改良了当地茶园,打造了绿色低碳茶园,还将茶文旅相结合,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

二是老字号企业要始终与民族文化传承紧密相连,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递给世界。中茶公司是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积极推动者,公司旗下的产品作为国礼出现在各类外交场合,将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传递给世界,展现中华老字号的卓越风采。

三是老字号企业要始终与时俱进,与民生息息相关,打造高质价比的产品。中茶公司以全立业,在全国的茶叶主产区进行全品类的产业布局,牢牢把握产业链上游资源。在云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主要茶产地建立了全品类的茶叶加工基地,同时拥有电商门店、经销商等全渠道销售体系,满足全类型、全场景的客户需求。公司以质为本,始终加强品质把控,实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可追溯管控,能够做到对每一批茶叶都进行检测,保证出厂产品的品质,打造让百姓放心、可信赖的茶品。公司以优取胜,坚持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研发更多高质量的产品,让百姓以更优的价格享受到更高的生活品质。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天龙:

以茶为媒,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福建是产茶大省,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伦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生产茉莉花茶,其旗下“协兴正”品牌2024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长期以来,春伦集团不仅在国内建立了10多个生产基地,还在法国等欧美国家设立了分公司。春伦集团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施茶产业精准帮扶,不仅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致富,更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近年来,面对百年变局的考验,春伦集团从困局中求突破。一是在内循环上持续发力。在扎实做好老客户维护的同时,以推广老字号为抓手,在新茶饮市场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线下与线上活动同步推广,通过抖音、短视频等直播带货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市场份额。二是在外循环上不断拓展。春伦集团不断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国际电商推广,并通过在当地成立合资企业等举措,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显著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春伦集团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机遇,推动打造世界茶文化交流港,以茶产业为核心,突出文化“焕新”、技术进步、产业可持续三大主题,旨在利用产业提振服务中心、春伦国际商务中心、国际茶研中心、文化体验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使之成为福州茉莉花茶走向世界的新平台。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对茶产业发展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春伦集团将继续挖掘消费者需求,从延续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复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为己任,让中国茶及茶文化走向世界,让“协兴正”这一中华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活力。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

守正创新三百载 匠心传承龙井香

作为西湖龙井第一品牌,贡牌西湖龙井有着300余年的历史传承。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戚氏先祖戚舜畴举家迁居龙井村,开启了家族与西湖龙井的不解之缘。198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茶农收入,戚氏第十一代传人戚国伟和6位退休的村支书,带领乡亲在西湖乡创办杭州西湖龙井茶业有限公司。

 

戚国伟12岁便承继祖业开始问茶,悉心传承龙井茶传统制茶技艺,数十年来对手法的搭配及制作时间进行了精心的工艺改良,练就了一整套西湖龙井茶的制作绝艺,被原国家劳动和保障部评为西湖龙井茶制作高级技师。其制作方法被认定为西湖龙井茶正宗炒法,炒制的茶叶被原浙江省农业厅收藏,作为特级龙井茶标准茶。1985年注册贡字商标,成为西湖龙井首个自有品牌,也是首个被获准使用西湖龙井茶国家地理保护专业标志的品牌。2008年,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戚英杰始终在思考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拥抱时代,答案是用匠心守护根本与创新开拓未来。在技艺传承方面,公司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2013年戚国伟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2018年戚英杰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两代人已经培养出数百名西湖龙饮茶制茶师,让这门技艺后继有人。今年在刚刚结束的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大赛中,公司培养出的年轻制茶师包揽了前三名。

 

在品质把控方面,公司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溯源体系。

 

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构建了以狮峰龙井做精、西湖龙井做强、龙井茶做大的三级产品体系。公司已连续五年在天猫平台西湖龙井茶品类中销量第一,也连续多年被杭州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认定为西湖龙井茶采购量第一、销售量第一。

 

2019年公司创办了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耗资1400余万元,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博物馆收藏了1300余件茶文化珍品,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莉:

大胆创新,让年轻人爱上传统茶

湖北省茶叶集团旗下的赵李桥茶厂是一家主营青砖茶的生产企业,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中国青砖茶和米砖茶的国标起草单位之一。

 

长期以来,赵李桥茶厂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努力让更多年轻人接受青砖茶。聚焦产品,茶厂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

 

第一,产品形态创新。在大家的印象中,青砖茶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大板砖”,而且压得很紧,便于运输且成本低,但当下来看,这种形态束缚了砖茶的流通。赵李桥茶厂对砖茶的形态作了革新,例如茶厂推出了5克重的“小块砖”,便于携带。目前,赵李桥茶厂51%的产品都从“大板砖”变成“小块砖”了。

 

第二,挖掘“健康力”。砖茶的核心工艺就是渥堆发酵。茶厂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研究,发现渥堆发酵会让青砖茶产生很多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可以调节代谢功能,改善消化系统,还具有很强的心脑血管保护功效。2015年,茶厂研发的茶产品获得了国药健字号,功能是辅助降血脂。今年国家卫健委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茶厂辅助降血脂的茶产品可以帮助消费者做体重管理,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茶叶的健康属性。

 

第三,产品年轻态。这几年赵李桥茶厂想办法用年轻的语言去表达传统故事。例如让小砖茶进入新茶饮门店,让更多年轻人品尝到赵李桥的砖茶。利用砖茶紧压的特点塑形,做成黄鹤楼等景点的形状,在网红打卡点售卖,5元一个,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去年下半年,茶厂推出了AI智能泡茶机,用茶胶囊的形式让喝茶变得更简单。

 

下一步,赵李桥茶厂会在创新上多努力、多尝试,让中国的茶文化通过革新走得更远、传播得更广。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王焜恒:

守百年茶香,弘扬茶文化精髓

八马茶业始于1736年,历经300年风雨,如今不仅在国内拥有超过3500家连锁店,还走向国际舞台,让世界爱上了中国茶。

 

在产业赋能创新方面,八马茶业提出好茶四大标准和三大选品标准,并领衔起草了多项国家、地方和企业标准,加快行业标准化进程;先后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茶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现代智慧茶园、智慧工厂、智慧供应链”,配备可视化茶园监测系统、智能害虫防治设备,从源头管控原料,科学保障每片茶叶的品质,让好茶不再“开盲盒”。

 

在产品推广创新方面,八马茶业将东方美学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联名国家地理、敦煌博物馆等知名IP开发出一系列爆款产品;开创茶叙IP,携手各界名人共同推动中国茶出圈,并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此外,八马茶业还不断探索新的饮茶方式,推出了冷泡茶、纯茶饮料等创新产品,以及茶香粽、茶月饼等特色食品,重塑传统茶行业的年轻化形象。

 

在线下业态创新方面,八马茶业希望让饮茶成为城市生活的新范式。以深圳为首个创新实验点,八马茶业在福田卓越中心打造了新一代门店,让新中式的饮茶空间成为市民的“城市会客厅”。同时,八马茶业还在泉州等地打造了首个非遗美学快闪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

 

展望未来,八马茶业建议老字号品牌联合起来,不仅限于茶行业,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的老字号合作,共同构筑跨品类老字号创新平台,在产业协同、跨界IP打造、茶旅融合等领域深度合作,探索“1+1>2”的国潮新模式。与此同时,建议共同探索如何帮助老字号企业“焕活”,促进消费。例如,共同打造老字号主题的消费场景,通过主题市集、老字号品牌日等线上线下新场景提升流量,让好产品不被辜负,回归消费者视线。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昶:

以品牌、渠道和技术为核心,重拾百年荣耀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因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而得名,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4年2月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祁门红茶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1876年胡元龙成功创制祁门红茶、创立“日顺茶厂”开始,到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在“日顺茶厂”旧址筹建“安徽模范种茶场”并创建“天之红”茶号起,在历经多次历史沿革后,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延续和传承“祁红”老字号“天之红”品牌,采用以品牌、渠道和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重拾发扬百年祁红之荣耀。

 

目前公司建立了3.6万亩的茶叶基地,其中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基地5000亩,拥有国内工夫红茶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3条,具有年产3000吨茶叶生产能力,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祁门红茶加工生产基地。为更好传承祁红传统加工工艺,弘扬祁红文化,公司遍访祁红传统产区,收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探究祁红的生产演化过程,打造了安徽省祁门红茶博物馆。

 

2015年,“天之红”作为祁门红茶领导品牌,入选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荣获百年世博经典品牌和米兰世博金奖产品。这是继1915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和1987年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后,祁门红茶获得的第三个国际大奖。

 

作为中华老字号,祁门红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公司建立黄山市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余家,涉及农户5000余户,受益茶农近万人,使茶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300余万元,年收购毛茶金额5000多万元,直接带动5000余户茶农共同发展茶产业,培养各级非遗传承人20余人。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九云:

传千年茶韵,创时代新章

下关沱茶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当时其在大理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枚沱茶。如今,大理不仅是世界沱茶的资源中心,也是中国沱茶之乡,大理州的沱茶产量占全国85%以上。

 

下关沱茶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传统工艺,传承百年匠心。123年来,无论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下关沱茶从未停止过生产。2021年,公司投资建设的百年沱茶博物馆成为大理文旅的新亮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下关沱茶构建起“三茶”统筹融合发展新格局的举措。一是以标准化筑牢百年产业发展基础。有效整合产品质量追溯、产品营销、产品售后等标准,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茶文化与旅游融合以及品牌建设保护等标准,建立健全下关沱茶标准体系,以标准支撑提升产品质量。二是以茶文化助力百年品牌历久弥新。依托下关沱茶馆、下关沱茶博物馆和国家工业遗产,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叶收藏、茶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三是以茶科技赋能百年技艺传承创新。加强创新平台搭建和成果转化,成立中国(下关)沱茶研究院,拥有专利120余项,通过转化应用实现百年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培养,综合技艺掌握情况、从艺年限、年龄梯队等维度遴选非遗传承人,逐步形成国家、省、州、市四级传承人梯队。

 

下关沱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擦亮金字招牌。自2013年起,下关沱茶不仅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1200多家全国连锁专卖店,而且在马来西亚、加拿大、韩国等地设立了专柜。下一步,下关沱茶计划在欧洲和美洲进一步推广非遗表演和老字号品牌,让更多人感受中华茶文化、爱上中国茶文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茶类老字号:守艺淬炼焕发时代芬芳》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