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07:50 阅读量:9.2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各位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我是安东尼。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比尔·盖茨的自传《源代码》。
上一节,我们讲述了盖茨家人对他的影响和托举,这种托举更多是一种人格上的影响、精神上的塑造、价值上的指引。
这些东西无形无影,却是盖茨从家庭获得的最珍贵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教育这个话题,来看看比尔·盖茨如何“从一个令人头痛的差生,成长蜕变为天之骄子”的。
那在开启这一节的讲述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当下的教育现状。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鸡娃群’就够了。”
现如今,家长们被焦虑无限裹挟,被迫走上“鸡娃”的道路。
只要是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便不遗余力,甚至一岁多就开始让孩子伏案桌前。
在这种高强度的教育之下,很多孩子成绩是上去了,但心理问题也跟着来了。
很多家长也开始反思,到底这样的“鸡娃”有没有必要?到底怎样才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
那么,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比尔·盖茨的人生经历。
令人头痛的课堂表现
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在家中三个孩子里排名老二。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小学低年级时就已经能够独立阅读大量图书。
外祖母家的地下室是他最爱的地方,那里有一满墙的杂志可以翻阅。
大部头的《世界百科全书》也让他爱不释手,九岁时他就已经一字不落地读完了。
每周,他还会从图书馆借来一大摞新书,作为一周的精神食粮。
读书让他迅速地掌握了大量新知识,系统地认知某一个领域。
他享受这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感觉,享受自己摸索探寻知识的旅程。
但正因为爱读书,他反而变得不喜欢学校。
那种“填鸭式”、“漫灌式”、“平铺直叙式”的教育方式,满足不了盖茨的探索欲,也很难让他产生兴趣。
他经常走神。
偶尔碰到喜欢的知识,他又表现得“不守规矩”。
比如他会兴奋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夸张地举手,大声地喊出答案。
他并不是有意扰乱课堂秩序,而是他的大脑面对感兴趣的事情时就是那样的不受控制。
他好奇心很强,总在课堂上无所顾忌地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占用老师大量的时间。
他不喜欢遵规守纪,对练字这样的事觉得毫无意义,脾气也十分暴躁,会跟其他孩子打架,尽管瘦小的他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
他喜欢标新立异,显示自己其实很独特、很聪明。
当别人在课堂展示环节吹长笛、讲旅行时,他选择带一叶牛肺来展示器官的构造,因为这样很酷。
很显然,盖茨有自己的思考节奏,也习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与传统教育相悖的表现,无疑会让许多家长感到焦虑。
如果是在“鸡娃”的教育模式下,很可能会遭受打压和批判。
但盖茨的父母没有这样做。
当他提出想在课堂展示人体器官时,父亲没有嘲笑、没有指责,只是建议他换成动物器官。
还主动帮他联系屠宰场,搞到了牛肺。
认知的觉醒
在幼年时,比尔·盖茨就开始了对自己的探索。
和外祖母玩牌的经历,让他发现自己在数字推理和逻辑判断方面有些天赋。
在学校的数学课堂上,他再次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他发现每次数学运算测试,他都是最早起笔、最早完成的那个。
甚至计算完毕还能悠然自得地观察一下别人的窘迫之状。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同龄人强。
对于他而言,数学简单又有趣,只需要遵循基本的运算法则就可以了,就像5乘以5,永远是25。
这雷打不动的确定性,可比与人社交容易多了,盖茨喜欢这种确定性。
比尔·盖茨愈发感觉到,这个世界是理性的,和数学一样,很多事物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纸牌游戏、桥梁、人体器官,以及其它的复杂问题,都是有答案可寻的。
只要他开动脑筋,收集信息,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理解、被掌握。
认知的变动,让盖茨对自己的智力越来越自信了,甚至觉得大人们的智力也不过如此。
比如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大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给出的答案也不能让人满意。
小小的盖茨觉得,大人也没厉害到哪里去,很多事情他自己通过思考和探寻也可以解决。
如果他自己就能替自己拿主意的话,为什么还要听父母的建议?
甚至为什么还需要父母呢?
从此,成人世界的权威不复存在,盖茨进入了叛逆期。
她觉得为什么总是父母说了算,为什么他们总是“手握大权、专横跋扈”。
于是他选择负隅顽抗,用故意拌嘴、咄咄逼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用父亲的话说:一夜之间,盖茨变成了一个特别难以相处的大人了。
可那时他其实只有9岁,比一般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要早得多。
家中叛逆引发鸡飞狗跳
当盖茨开始变得叛逆时,爱控制的母亲受到的打击最大。
为此两个人时常争吵,场面一度失控。
使得当律师的父亲白天在外断别人的官司,晚上回家断家里的官司,每天忙个没完。
有一段时间,盖茨会连续好多天不说一句话,也很少在家人面前露面。
只有吃饭和上学时,他才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
叫他吃饭?
他不理你。
让他把衣服捡起来?
没门儿。
让他清理桌子?
想都别想。
催促他赶快上车参加晚宴?
你催得有多急,他就有多拖拉……
当时的小盖茨真的是把父母折腾得够呛,他们在盖茨身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对大女儿都无暇顾及。
很多年后,当记者采访盖茨的父母时,他们还能绘声绘色地讲述盖茨当时的暴躁状态。
这种亲子间的冲突,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会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压制孩子的叛逆,试图维护家长的权威。
然而,盖茨父母并没有这么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
他们意识到,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关系出现了偏差。
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是他们爱的重要体现。
为了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帮助盖茨健康成长,父母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努力。
他们甚至去上课学习,参加教会组织的家庭教育课程,试图从中找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和相处的方法。
这些课程教授如何倾听子女需求,平等接纳子女,这与当时家长专制的育儿方式截然不同。
不仅如此,夫妇俩还带着盖茨去咨询心理医生,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盖茨认识到,他终究会长大,也一定会赢过父母,但认为他们做错了是个荒谬的想法。
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父母的对抗上,不如专注于获取一些专业技能,为踏入社会、赢得独立积聚力量。
最重要的是,心理医生让盖茨意识到,父母会永远爱他,他们是他的盟友而非敌人。
盖茨父母也做了心理辅导,并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改变强硬的态度,做出必要的让步。
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尊重、鼓励以及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尽管这对他们来说很艰难,但是他们依旧照做了。
从9岁起,他们便不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盖茨,而是尝试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其实,不止是小盖茨,所有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空间,而不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
盖茨父母这种为了孩子愿意自我改变、积极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为孩子找到合适的环境
父母充分了解了盖茨的个性特点,深知他在公立教育刻板僵化的环境中可能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帮他转学到更适合个性的湖滨中学,尽管这会让家里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
但湖滨中学里丰富多样的协会和兴趣班,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比尔·盖茨接触到了当时尚是稀罕物的计算机。
并在湖滨中学包容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母在行动上也给予比尔·盖茨最大的支持与包容。
他们尽可能地鼓励盖茨参加各种活动,为他提供增长见识、丰富生活经验的机会。
比如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外活动,让他在大自然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在盖茨痴迷于计算机时,父母没有说他“不务正业”,而是选择尊重他的兴趣爱好,支持他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这种对孩子兴趣的尊重和支持,为盖茨日后在计算机领域的巨大成就埋下了伏笔。
默默陪伴与适时支持
盖茨的父母还有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从不对他的行为妄加干预。
他们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探索世界、尝试新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
相反,当盖茨需要他们的时候,父母一定在他身后,给予他坚实的支持。
当盖茨在编程项目上遭遇不公和官司时,父亲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为他提供法律支持,用自己的能力为他的事业保驾护航。
从盖茨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爱”才是成就一个孩子的关键因素。
“鸡娃”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成绩,却无法给予孩子真正的动力和热爱。
真正的爱是理解、是包容、是尊重、是支持,是在孩子迷茫时给予引导,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帮助,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宽容。
比尔・盖茨的父母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没有压力,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推动着孩子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如今“鸡娃”盛行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
重新审视我们对孩子的爱,用更温暖、更包容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
因为只有爱,才能真正培养出像比尔・盖茨这样杰出的人才。
好,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先讲到这。
下一节,让我们走进盖茨自身,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幼年的“不普通”,又是如何进行破局的?
让我们下节不见不散。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