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18:57 阅读量:7k+
华人号:蓮花時報3月25日下午,《就做1400年沒人做過的事—昌馬石窟臨摹研究初探》講座在澳門科技大學大禮堂成功舉辦。
講座邀請中國藝文出版社副社長、昌馬石窟歷史首次復原性臨摹組工作組長、昌馬石窟特約研究員劉慶楊先生到訪澳門科技大學,為在校師生以及澳門民眾奉上精彩的演講。講座由澳門科技大學文體發展辦公室主辦,中國藝文出版社、玉門市博物館、酒泉市文物局支持。
昌馬石窟坐落於甘肅省玉門市,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被胡赳赳先生譽為「敦煌藝術的最後一塊拼圖」。劉慶楊先生研究發現石窟內保存有大量稀世罕見的「露齒菩薩」以及「戎裝菩薩」,其歷史、藝術及研究價值極高。2023年起,劉慶楊自籌經費並組織海內外學者、留學生、志願者等四十餘人對昌馬石窟展開研究以及歷史首次復原性臨摹工作,並將幾年來的部分工作成果捐贈昌馬石窟藝術博物館收藏展陳。
講座開始,劉慶楊對講座主題中的「發現露齒菩薩」進行瞭解釋,他認為,昌馬石窟中新發現大量出現的罕見的「露齒菩薩」以及「戎裝菩薩」對於敦煌壁畫藝術原有題材形式有極其重要的例證補充。在講座中,劉慶楊對昌馬石窟中功用型採光孔的設計與開鑿對於石窟中壁畫神性的塑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國石窟建築中罕見的奇觀。同時,社會各界志願者的積極參與也證明一代代年輕人的努力,從未止步。為石窟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路,為更多的年輕人帶來新的「使命召喚」。
劉慶楊先生在講座中詳細講解了昌馬石窟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兩期招募志願者工作駐留的工作情況。講座期間還在澳門首次播放了《笑從昌馬來》記錄短片,講座後應澳門科技大學之邀與在校師生座談交流。
在隨後的提問環節,觀眾們積極提問,涉及昌馬石窟壁畫臨摹與研究方法包括志願者團隊工作狀態等方面。劉慶楊先生和對談嘉賓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答和討論。
通過跨學科的視角和對昌馬石窟藝術的解讀,劉慶楊先生的講座不僅為我們鋪設了一條瞭解昌馬石窟的新路徑,也為我們展示了昌馬石窟藝術在歷史當中原有的地位以及在當代社會中新的生命力。他的研究實踐鼓勵從多角度和層面去理解和欣賞昌馬石窟藝術,發現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也鼓勵更多的「昌馬新青年」志願者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進一步深入發掘我國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劉慶楊先生也期待所主持的「昌馬世瑞」工作組能夠成為連接古今、傳承文化的重要平台,促進昌馬石窟藝術的研究和交流,呈現人類豐富多元的藝術和思想世界。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