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饥饿是‘公众认知’吗?

赛珍珠完美地捕捉到了饥饿作为人类原始动机的本质,她写道:“饥饿的人无法分辨是非对错。他眼中只有食物。”

因此,这位已故美国作家肯定不会同意社会福利部助理部长艾琳·杜姆劳的说法,后者将社会气象站(SWS)最新的饥饿调查描述为仅仅是“公众认知”。数百万贫困的菲律宾人也不会同意,饥饿只是个人观点或想象,而不是一场吞噬他们生命每一秒的危机。

在上周马拉卡南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社会福利和发展部(DSWD)官员被要求就SWS的民意调查发表评论,该民意调查显示,自认为贫困的家庭中,2月至3月的饥饿人数急剧上升。

“是的,但这是基于不同背景的公众认知,”杜姆劳说道,并补充说,政府自己的数据应该比独立民意调查机构收集的数据更有分量。

冷漠的语气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2025年3月的Stratbase-SWS民意调查发现,27.2%的菲律宾家庭在过去三个月中至少经历过一次非自愿饥饿——即挨饿却没有东西吃。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的饥饿发生率不同,但贫困人口的饥饿率通常更高。

但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自认为贫困的人群中,总体饥饿率急剧上升,从2月份的26.4%上升到3月份的35.6%。非贫困人口的饥饿率也略有上升,从16.2%上升到18.3%。

然而,杜姆劳对这项民意调查能否真实反映菲律宾的饥饿状况表示怀疑,并将其与菲律宾统计局的年度家庭收入和支出调查进行了不利的比较。

“他们的调查结果取决于他们向受访者提出的问题。虽然我们认可并承认这些研究,但我们也必须将其与政府进行的科学研究进行比较,”她说。

杜姆劳或许是想安抚公众,但面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菲律宾人日益恶化的困境,她的言论显得冷酷无情。

社会气象局的调查几十年来每季度进行一次,并被广泛用于衡量家庭状况。该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因贫困而至少有一次食物匮乏。这些受访者是否误解了自己空空如也的肚子?

社会现实的晴雨表
显然,社会福利与发展部(DSWD)了解并认识到饥饿问题的存在,但通过淡化该问题的可靠数据,它向公众传递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像社会气象局这样的调查当然并非绝对可靠,但它们也并非基于传闻或道听途说。

饥饿统计数据并非抽象概念,而是长期方法论的产物,例如面对面访谈、代表性抽样和仔细分析,并已被证明是衡量社会现实的可靠晴雨表。

忽视这些民意调查不仅有可能疏远公众,还会削弱政府的扶贫政策。每一个百分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位为了让孩子吃饭而节食的母亲,一个因营养不良而在学校晕倒的孩子,一个靠借来的钱和日益减少的口粮过活的家庭。这些亲身经历不能也不应该被当作一个认知问题而置之不理。

如果评估来自一个国际机构,官员们或许会更加关注。在2024年全球饥饿指数中,菲律宾在127个国家中排名第67位,得分为14.4,属于“中等”饥饿水平。

危机信号
根据三家欧洲非营利组织联合发布的同行评审年度报告,该分数基于四项指标:5.9% 的人口营养不良;26.7% 的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5.4% 的五岁以下儿童消瘦;2.7% 的儿童在五岁前死亡。

与社会气象站的数据一样,将这些数字仅仅视为公众认知问题,对民众而言是一种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杜姆劳在吹捧政府的社会保障计划(例如“菲律宾全民援助计划”、“危机中个人援助计划”以及备受争议的“帮助孩子成长计划”)时,确实澄清了她的言论。

但是,当危机就在眼前时,假装危机不存在,是阻碍进步的最快方法。

事实上,公众认知与确切的数字一样有用,因为它反映了现实,尤其是那些在统计数字中被政府忽视的人们的生存真相。当数百万人说自己贫困,数百万人说自己挨饿时,明智的政府会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抱怨,而是一声呼救:“给我们食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饥饿是‘公众认知’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尼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菲动态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